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温三轴应力下花岗岩蠕变—渗透—热破裂规律与地热开采研究

作 者: 张宁
导 师: 赵阳升
学 校: 太原理工大学
专 业: 采矿工程
关键词: 高温 三维应力 花岗岩 蠕变 渗流 热破裂 羊八井 高温岩体地热 开采方案
分类号: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8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高温岩体地热是19世纪70年代才提出并开始试验开发的,在美、日、英、法等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被认为是几乎用之不竭的绿色的能源。高温岩体地热能主要蕴藏在花岗岩类岩体中,围绕着高温岩体地热开采一系列工程与技术难题,急需揭示高温三维应力条件下花岗岩体的蠕变渗流热破裂等一系列基本规律,为设计与制订高温岩体地热开采的技术方案提供指导,综合已有的各类成果,以中国西藏羊八井地热深部高温岩体地热开采为例,研究经济高效的开采方案,对中国和世界高温岩体地热开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中国矿业大学的“20MN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对ΦD200mm×400mm大尺寸花岗岩试件在高温下的蠕变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温度高达600℃,轴向应力最高达175MPa。围压最高达175MPa。本文详细介绍了三维应力作用下,花岗岩在高温条件下的蠕变试验方法和结果,结合理论与试验结果分析,发现了花岗岩在300℃时轴压94MPa围压75MPa时花岗岩经历蠕变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蠕变变形逐渐停滞,呈现明显的稳态蠕变的特征;在400℃,轴压125MPa围压100MPa时,呈现明显的非稳态蠕变特征。试验还揭示了花岗岩的蠕变性随温度和应力的升高而增强,蠕变性态转变的温度门槛值在300℃到400℃之间。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高温三维应力条件下平均主应力引发鲁灰花岗岩发生蠕变变形,提出了考虑平均主应力应力作用时稳态蠕变率的本构方程,得到了鲁灰花岗岩蠕变本构方程的参数A.、A2、△Q、m、n。研究还发现静水应力下的蠕变和差应力下的蠕变曲线特征相同,同样可以划分为初始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三个阶段,在300-400℃之间存在一个门槛值,当温度达到这个门槛值后,在静水应力作用下,鲁灰花岗岩蠕变曲线的初始蠕变阶段消失。鲁灰花岗岩的蠕变变形是温度,差应力和平均主应力应力的函数,温度、差应力和平均主应力应力的升高都会加速鲁灰花岗岩的蠕变变形。研究发现:(1)三维应力条件下鲁灰花岗岩300℃,500℃的轴向蠕变和300℃,500℃,600℃的体积蠕变变形均可划分为:瞬态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2)高温三维应力条件下,鲁灰花岗岩试样的体积、长度和半径随蠕变时间的增加出现增长,这是因为热破裂引起岩石的内部产生了大量的微裂纹,同时还发现试样的侧向比轴向变形增长的速度快。(3)以试验结果为依据将平均主应力应力引发体积蠕变,差应力引发轴向蠕变作为三维应力状态下黏弹塑性问题的假设,导出三维应力条件下Burgers体模型体积蠕变的本构方程。(4)通过对蠕变曲线的分析发现,可以用Burgers体模型来模拟鲁灰花岗岩300℃,500℃的轴向蠕变和300℃,500℃,600℃的体积蠕变,并且求出模型的参数。在花岗岩蠕变——渗流实验的同时,还实时测试花岗岩样在热破裂作用下的渗流规律,实验揭示了:(1)在三维应力的条件下,花岗岩发生了热破裂。在热破裂升温过程中,花岗岩样的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表现为正指数增大的规律。(2)在热破裂作用的初期,花岗岩样渗透率随温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在热破裂作用的后期,花岗岩样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升高直至达到渗透率峰值。(3)在整个热破裂升温的过程中,各花岗岩样的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加,渗透率变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加速。(4)在静水应力和热破裂作用下,花岗岩样渗透率峰值和初始值的比值最高可达93倍,渗透率的变化率最高达3.5×10-07d/℃,热破裂作用极大地增强了花岗岩的渗透特性。上述实验同时,还采用美国物理声学公司24通道声发射仪对蠕变实验期间的声发射数据进行了采集。实验得到了高温三维应力条件下,岩样在蠕变变形期间的声发射规律如下:在瞬态蠕变变形阶段此时声发射信号较强,随时间的延长声发射信号强度稍稍减弱。在岩样的稳态蠕变变形阶段,岩样的变形以粘塑性变形为主,声发射信号进入平静期。在稳态蠕变变形阶段的后期,岩样内部重新开始产生裂纹,声发射信号各参数越来越强。在岩样的加速蠕变变形阶段,声发射各参数的强度越来越大并最终达到峰值。在高温三维应力条件下,岩样声发射的能量事件比、事件计数率、振铃计数率、振幅计数率和能量计数率各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相似性。详细研究了中国西藏羊八井地区的高温岩体地热田形成的大陆动力学环境,念青唐古拉山南坡、当雄羊八井盆地的构造特征、地应力大小与方向,5-15km深部的高温熔融岩体结构、高温岩体热盆的温度场分布和热能资源量。羊八井高温岩体地热田可开发的高温岩体地热资源量达5.4×108万千瓦/年,是中国巨大的潜在的绿色能源。研究提出了利用高温熔融区附近的断层剪切滑移带作为人工储留层,沿断层倾斜方向的低处布置垂直注水井与高出布置倾斜生产井的羊八井高温岩体地热开采方案。深入分析了考虑地层应力作用的热流交换区:的渗流场特征、人工储留层特征,进行了工程实施与投资概算分析,该人工储留层的围岩体积量3×1011m3,是英国Cornwall高温岩体地热开采试验工程采用水压致裂建造的人工储留层体积量的360倍。由一口注水井和两口生产井组成的一套高温岩体地热开采系统,可建造一座1000万千瓦的电站,发电100年以上,具有极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31
  1.1 概述  11-12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15
  1.3 热破裂引起的岩石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5-29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9-31
第二章 高温三维应力下鲁灰花岗岩蠕变实验研究  31-53
  2.1 引言  31-32
  2.2 高温三维应力下鲁灰花岗岩的蠕变变形特性  32-43
  2.3 高温三维应力下鲁灰花岗岩的蠕变模型  43-52
  2.4 本章小结  52-53
第三章 静水应力下鲁灰花岗岩蠕变变形机理的实验研究  53-67
  3.1 引言  53
  3.2 实验介绍  53-54
  3.3 静水应力下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54-61
  3.4 静水应力下鲁灰花岗岩蠕变本构方程  61-62
  3.5 讨论  62-65
  3.6 本章小结  65-67
第四章 三维应力下花岗岩热破裂的渗透实验研究  67-90
  4.1 引言  67-68
  4.2 高温三维应力下,花岗岩渗透率的实验方法  68-70
  4.3 三维应力下温度对花岗岩气体渗流规律的影响  70-76
  4.4 三维应力对非均质岩石热破裂规律的影响  76-83
  4.5 不同孔隙压下花岗岩热破裂的渗流规律  83-86
  4.6 加温速率对花岗岩热破裂规律的影响  86-88
  4.7 本章结论  88-90
第五章 三维应力下花岗岩高温蠕变的声发射演化规律研究  90-100
  5.1 引言  90-91
  5.2 实验介绍  91-92
  5.3 高温三轴蠕变声发射的规律  92-98
  5.4 本章小结  98-100
第六章 西藏羊八井地区高温岩体地质特征与地热开采方案  100-110
  6.1 引言  100-101
  6.2 羊八井高温岩体地热温度场分布与热能资源估算  101-103
  6.3 羊八井地热田现今构造地应力场特征  103-105
  6.4 羊八井深部高温岩体地热开采技术方案分析  105-109
  6.5 本章结论  109-110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10-112
  7.1 结论  110-111
  7.2 展望  111-112
参考文献  112-125
致谢  125-12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26-127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127

相似论文

  1.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玻璃钢在高温高压水中分解回收的研究,TQ320.1
  2. 基于共面传输线法的高温超导薄膜表面电阻的测试研究,O484.5
  3. 60Si2Mn钢热机械损伤行为研究,TG142.15
  4.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M912.9
  5. 轴向磁通感应子式高温超导电机的基础研究,TM37
  6. 磷石膏还原制硫化钙工艺的优化及研究,X786
  7. 两个不同叶色棉花品种光合功能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差异及机理,Q945.11
  8.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9. 电厂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硫酸根溶出特性研究,TQ425.23
  10.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抗蠕变性能研究,TQ342.61
  11. ABA和H2O2对干旱高温复合胁迫诱导的玉米sHSPs和抗氧化防护酶的作用,S513
  12. 高温蛋白酶Pgsey及解旋酶Htc16特征的初步研究,Q814
  13. 陆地棉雄蕊发育耐高温种质资源筛选及农艺性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S562
  14. 根癌农杆菌介导ALA合酶基因转化‘红颊’草莓的研究,S668.4
  15. 五种不同甜樱桃砧木旱涝和高温胁迫适应性评价,S662.5
  16. 高温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S641.2
  17. 引发对茎用莴苣高温下幼苗生长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S636.2
  18. Ni/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的粒径效应,TB333
  19. 海上风电裙式吸力锚基础沉贯及渗流规律研究,P75
  20. 再生混凝土材料高温、碳化和受弯构件受弯性能试验研究,TU528
  21. 流固耦合下的土石坝稳定性分析研究,TV64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