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沉淀聚合合成高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

作 者: 孙应发
导 师: 杨万泰
学 校: 北京化工大学
专 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沉淀聚合 苯乙烯 马来酸酐 丁二烯 异戊二烯 醋酸乙烯酯 微球
分类号: O63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6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沉淀聚合合成了高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及其配比、反应时间、引发剂的浓度、搅拌、反应介质对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可到达159万。研究了反应介质和单体浓度对共聚物微球形貌及粒径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形貌微球的形成机理。利用沉淀聚合分别合成了马来酸酐-丁二烯共聚物微球和马来酸酐-异戊二烯共聚物微球。研究了搅拌、单体配比、反应时间、反应介质对马来酸酐-丁二烯共聚物微球形貌及其粒径的影响。研究了搅拌、单体浓度、引发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介质对马来酸酐-异戊二烯共聚物微球形貌及其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合成的马来酸酐-丁二烯共聚物微球和马来酸酐-异戊二烯共聚物微球为交联微球,利用马来酸酐-异戊二烯共聚物微球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微球和空心微球。通过沉淀聚合合成了交联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微球,并研究了引发剂种类、单体浓度及其配比、交联剂的浓度对共聚物微球的形貌及其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合成的共聚物的微观形貌为圆形粒子、椭圆形粒子和心形粒子,通过研究不同反应时间对共聚物形貌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共聚物形貌形成的机理。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8
第一章 绪论  18-34
  1.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18-26
    1.1.1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概况  18-21
      1.1.1.1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  19-20
      1.1.1.2 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  20-21
    1.1.2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聚合方法  21-26
      1.1.2.1 溶液聚合  21-22
      1.1.2.2 本体聚合  22-23
      1.1.2.3 本体悬浮聚合  23-24
      1.1.2.4 沉淀聚合  24
      1.1.2.5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24-25
      1.1.2.6 催化聚合  25-26
    1.1.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应用  26
  1.2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  26-34
    1.2.1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26-31
      1.2.1.1 悬浮聚合  27
      1.2.1.2 乳液聚合  27-29
      1.2.1.3 分散聚合  29-30
      1.2.1.4 沉淀聚合  30-31
    1.2.2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应用  31-33
      1.2.2.1 色谱填料  31
      1.2.2.2 标准物质  31-32
      1.2.2.3 工业催化  32
      1.2.2.4 生物医学  32
      1.2.2.5 核壳粒子  32
      1.2.2.6 反应模板  32-33
    1.3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33-34
第二章 高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  34-58
  2.1 实验部分  34-38
    2.1.1 实验药品  34-35
      2.1.1.1 单体  34
      2.1.1.2 引发剂  34-35
      2.1.1.3 其它药品  35
    2.1.2 实验仪器  35
    2.1.3 高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  35-36
    2.1.4 测试与表征  36-38
      2.1.4.1 共聚物的转化率  36
      2.1.4.2 共聚物的分子量  36-37
      2.1.4.3 共聚物的特性粘数  37
      2.1.4.4 共聚物的形貌  37
      2.1.4.5 共聚物微球的粒径以及粒径分布  37-38
      2.1.4.6 共聚物的化学组成  38
  2.2 结果与讨论  38-57
    2.2.1 影响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分子量的因素  38-50
      2.2.1.1 反应温度  38-40
      2.2.1.2 单体浓度  40-41
      2.2.1.3 单体摩尔配比  41-42
      2.2.1.4 反应时间  42-43
      2.2.1.5 引发剂浓度  43-45
      2.2.1.6 搅拌  45-46
      2.2.1.7 反应介质  46-50
    2.2.2 高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形貌  50-55
      2.2.2.1 反应介质  51-52
      2.2.2.2 单体浓度  52-54
      2.2.2.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的成球机理  54-55
    2.2.3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化学组成  55-57
      2.2.3.1 红外谱图  55-56
      2.2.3.2 核磁共振谱图  56-57
  2.3 小结  57-58
第三章 马来酸酐-共轭二烯烃共聚物的合成  58-82
  3.1 实验部分  58-61
    3.1.1 实验药品  58-59
      3.1.1.1 单体  58
      3.1.1.2 引发剂  58-59
      3.1.1.3 其它药品  59
    3.1.2 实验仪器  59-60
    3.1.3 马来酸酐-共轭二烯烃共聚物的合成  60
    3.1.4 测试与表征  60-61
      3.1.4.1 共聚物微球的扫描电镜测试  60-61
      3.1.4.2 共聚物微球的透射电镜测试  61
      3.1.4.3 共聚物微球的粒径以及粒径分布  61
  3.2 结果与讨论  61-80
    3.2.1 马来酸酐-丁二烯共聚物的形貌  61-68
      3.2.1.1 搅拌  61-63
      3.2.1.2 单体配比  63-64
      3.2.1.3 反应时间  64-66
      3.2.1.4 反应介质  66-68
    3.2.2 马来酸酐-异戊二烯共聚物的形貌  68-77
      3.2.2.1 搅拌  68-69
      3.2.2.2 单体浓度  69-70
      3.2.2.3 引发剂种类  70-71
      3.2.2.4 反应温度  71-72
      3.2.2.5 反应介质  72-75
      3.2.2.6 制样方法  75-77
    3.2.3 马来酸酐-共轭二烯烃共聚物的应用  77-80
  3.3 小结  80-82
第四章 交联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醋共聚物的合成  82-106
  4.1 实验部分  82-85
    4.1.1 实验药品  82-83
      4.1.1.1 单体  82
      4.1.1.2 引发剂  82-83
      4.1.1.3 交联剂  83
      4.1.1.4 其它药品  83
    4.1.2 实验仪器  83-84
    4.1.3 交联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合成  84
    4.1.4 测试与表征  84-85
      4.1.4.1 共聚物微球的形貌  84-85
      4.1.4.2 共聚物微球的粒径以及粒径分布  85
      4.1.4.3 共聚物的分子量  85
      4.1.4.4 共聚物的转化率  85
  4.2 结果与讨论  85-105
    4.2.1 交联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形貌  85-94
      4.2.1.1 引发剂种类  85-87
      4.2.1.2 单体浓度  87-89
      4.2.1.3 EGDMA浓度  89-92
      4.2.1.4 单体配比  92-94
    4.2.2 交联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形貌的形成机理  94-105
  4.3 小结  105-106
第五章 结论  106-108
参考文献  108-114
致谢  114-116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16-118
作者及导师简介  118-119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119-120

相似论文

  1. 水热法制备氧化物中空微球,TB383.4
  2. 在大肠杆菌内引入MVA途径高效合成抗疟药青蒿素前体—紫穗槐-4,11-二烯,TQ463
  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脱除牡蛎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研究,TS254.4
  4. Breath Figure法构建若干漆酚金属聚合物规则图案的研究,O634
  5. 益肾活血法防治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肾损伤的临床研究,R277.5
  6. 高性能聚丙烯腈的合成与表征,O631.3
  7. 聚苯胺—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O634
  8. 双重/三重响应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O631.3
  9. 灵芝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的研究,S567.31
  10. 日本血吸虫P14基因纳米微球-DNA疫苗的初步研究,R392.1
  11. 抑制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建立肾阳虚小鼠模型,R-332
  12.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R632.1
  13.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特性评价,O631.3
  14. 多孔氧化铜空心微球的制备及表征,O614.121
  15. 用于药物成分分离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性能及其检测应用研究,O631.3
  16. 烯烃环氧化高活性含钴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O643.32
  17. 玻璃体内注射用贝伐单抗PLGA缓释微球的合成及鉴定研究,R943
  18. 丝素微球的制备及其作为细胞载体的研究,R318.08
  19. 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球的合成、改性及应用,O631.3
  20. 基于磁流体组装的空心磁性碳微球及其功能性复合体,TB383.4
  21. 功能性黄原酸酯调控下非共轭乙烯基类单体的RAFT聚合,O631.5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 > 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化学 > 高聚物的化学性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