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过渡金属催化碳—氧和碳—碳偶联反应新体系研究

作 者: 王春平
导 师: 万结平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有机化学
关键词: 过渡金属 碳-碳键偶联 碳-氧键偶联 烯胺酮 配体
分类号: O621.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反应是近年来化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这一研究领域在有效构建碳-碳、碳-杂键中起到重要作用。含有不对称联苯类化合物、1,3-共轭二炔类化合物、芳基醚片断结构的分子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工业中许多药物、化工中间体以及功能材料的合成中。发展简单、高效、廉价、绿色环保和广泛适用性的偶联反应催化体系,是当前工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挑战性课题。基于我们课题组在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反应方面的研究,本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研究了在CuI催化下含有烯胺酮片段结构的苯酚促进的自身O-芳基化反应,合成了带有烯胺酮基团的二芳基醚类化合物,且该化合物在和醛以及硫脲的三组分反应中表现出特殊的区域选择性合成了1,3-噻嗪,为杂环化合物提供了新的骨架。2)在邻羟基苯基烯胺酮配体参与下,研究了E-溴代烯与芳基卤代物和酚类化合物反应生成芳基/烯基醚的反应,证实了邻羟基苯基烯胺酮作为配体对含有芳基、乙烯基的卤代烃的铜催化的C-O偶联反应中的化学选择性,建立了新的合成方法学。3)研究了无配体体系中,乳酸乙酯作为绿色溶剂与水共同促进的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的对称/非对称联苯类化合物;发展了新的绿色催化体系大大减少了这一合成过程带来的环境压力,并为后期继续开展基于生物质来源的溶剂的催化体系研究奠定了基础。4)研究了烯胺酮作为配体辅助下,铜催化的末端炔烃的温和条件下的脱氢偶联反应。在室温和空气氧化条件下,通过铜催化剂和烯胺酮配体的共同作用,实现了末端炔的自身和交叉偶联反应。有效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对称和不对称结构的二炔化合物。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绪论  7-18
  1.1 铜催化 C-O/C-C 偶联反应  7-12
    1.1.1 铜催化的 C-O 偶联反应简介  7-9
    1.1.2 铜催化的 C-C 偶联反应简介  9-12
  1.2 钯催化的 C-C 偶联反应  12-15
  1.3 论文设计  15-16
  参考文献  16-18
第二章 CuI 催化的含有烯胺酮片段的苯酚直接合成二芳基醚类化合物  18-29
  2.1 前言  18-22
  2.2 结果与讨论  22-25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2-23
    2.2.2 反应底物拓展  23-25
  2.3 结论  25-26
  参考文献  26-29
第三章 烯胺酮配体/铜催化体系选择性 C-O 偶联反应  29-42
  3.1 前言  29-33
  3.2 结果与讨论  33-37
    3.2.1 反应条件优化  33-34
    3.2.2 反应底物拓展  34-37
  3.3 结论  37-38
  参考文献  38-42
第四章 无配体参与的水-乳酸乙酯绿色催化体系中的 Suzuki 偶联反应  42-55
  4.1 前言  42-46
  4.2 结果与讨论  46-50
    4.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46-47
    4.2.2 反应底物拓展  47-50
  4.3 结论  50-51
  参考文献  51-55
第五章 烯胺酮配体辅助下的铜催化端炔偶联反应研究  55-66
  5.1 前言  55-59
  5.2 结果与讨论  59-62
    5.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59-60
    5.2.2 反应底物拓展  60-62
  5.3 结论  62-63
  参考文献  63-66
第六章 实验部分  66-93
  6.1 实验通则  66
  6.2 实验操作  66-90
    6.2.1 CuI 催化的含有烯胺酮片段的苯酚直接合成二芳基醚类化合物  66-78
    6.2.2 烯胺酮配体/铜催化体系选择性 C-O 偶联反应  78-82
    6.2.3 无配体参与的水-乳酸乙酯绿色催化体系中的 Suzuki 偶联反应  82-87
    6.2.4 烯胺酮配体辅助下的铜催化端炔偶联反应研究  87-90
  参考文献  90-93
附录:代表性的~1HNMR、~(13)CNMR 谱图  93-101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101-102
致谢  102

相似论文

  1. TRAIL对肿瘤侵润CD4~+CD25~+ Treg的调节作用,R730.2
  2. 柔性、刚性混配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表征,O621.1
  3. 聚吡咯—钴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H2O2电还原性能研究,O643.32
  4. 高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R587.2
  5. 二羧酸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O621.13
  6. 基于核酸适配体和纳米金的凝血酶检测新方法,Q55
  7. 巯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对CdSe量子点稳定性影响的研究,O649
  8. 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ACS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探讨,R541.4
  9. 含咪唑基配体钛锆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O627
  10. 含过渡金属的砷硫属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与表征,O611.4
  11. 含吡啶基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O627.2
  12. 芳香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O631
  13. 四吡唑配体与过渡金属的反应性研究,O621.13
  14. 新型缺位杂多钼酸盐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研究,O627
  15. Mg掺杂ZnO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表面功能化,O614.241
  16. 第VB(V,Nb,Ta)氧化物与H2及N2反应的基质隔离红外光谱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O657.33
  17. 硫磷酸盐玻璃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TQ171.1
  18. 血浆可溶性CD40和CD40L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肾脏功能损害的相关性,R714.256
  19. 改性活性炭脱除柴油中氮化物的研究,TE624.5
  2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vWF和高sCD40L水平与冠脉无复流相关性的研究,R542.22
  21. 过渡金属与乙腈自旋翻转反应的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研究,O621.13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有机化学 > 有机化学一般性问题 > 有机化合物性质 > 化学性质、有机化学反应 > 有机催化作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