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延长油田延长组深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作 者: 高鹏鹏
导 师: 孙卫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关键词: 延长油田 延长组深层 烃源岩评价 储层特征 成藏主控因素 有利区预测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技术手段更新和勘探领域扩大,陆续在延长组深层发现了一批油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长庆油田在盆地西南部西峰地区长8水下扇发现多达4亿吨整装优质储量,在安塞地区的长10钻探了高52井高产油流井(日产油64.7t/d);延长油田在吴起-志丹地区在长8、长9、长10油层组也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本文以延长组深层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大量地质、钻探等资料的基础上,以石油地质学、成藏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重点分析了延长组深层沉积类型、储层特征、烃源岩特征、油气运聚动力及成藏组合,揭示了成藏主控因素,总结成藏规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1.通过地层对比,搞清了研究区地层展布及变化规律:长101亚油层中上部地层厚度变化不大,平均厚度在50-70m之间,西北部地层厚度相对较大,由北部及中部向西部及东南部逐渐减小;长9油层组厚度变化平均厚度在90-130m之间,地层厚度及电性特征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变化较明显,顶部“李家畔”页岩主要发育于研究区东部;长8油层组厚度平均厚度在50-100m之间,地层厚度由北向南逐渐增厚,由东向西逐渐减薄的趋势;长7油层组厚度变化平均厚度在70m-110m之间,地层厚度由北向南逐渐增厚,由西向东呈先减薄后又逐渐增厚。2.延长组深层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仅长7发育有深湖相和湖底扇沉积;浅水三角洲砂体沉积具有受“湖岸线控砂”的规律。含油砂体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微相中。3.延长组深层储层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整体分选好、磨圆较差;除长101-2浊沸石胶结物含量相对均比较高以外,其它层主要以方解石胶结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孔隙结构类型主要为小孔-微喉型和中孔-微细喉型;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是控制和影响研究区储层发育和展布的主要因素。依据试油层位声波—电阻关系,基本确定了不同区域延长组深层油层的电性标准。4.明确了延长组深层共发育有长7、长9、长10三套烃源岩,其中长7为主要烃源岩,主要位于研究区西部及南部;长9次要烃源岩主要位于研究区的东南部;长10次要烃源岩主要位于研究区中西部;其中,长7烃源岩干酪根多为Ⅰ型,高成熟度,属好烃源岩;长9、长10干酪根多为Ⅱ型,高成熟度,为较好烃源岩。从烃源岩来源分析,延长组深层地层存在单向源供成藏、双向源供成藏两种成藏类型;从源储关系看,具有上生下储和下生上储两种成藏组合。5.揭示了长7、长9过剩压力及邻层过剩压力差是石油运移的主要动力,平面上延长组深层各层过剩压力相对低值区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纵向上延长组深层各层源储过剩压力差低值背景下的相对高值区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6.认为延长组深层油藏主控因素存在差异,可分为过剩压力主控油藏、古构造主控油藏以及过剩压力与古构造共控油藏三类;认为延长组深层具有“源控区、相控带、势控向、压控位”的油气聚集规律,即深部油藏多分布于近烃源区,发育在三角洲前缘和重力流沉积相带,过剩压差低值区为油气运聚的有利地区。7.综合运用砂厚等值线与烃源岩厚度叠合图,结合过剩压力、录井、电测解释和试油成果建立了油气有利富集预测区分类标准并预测了有利区,其中Ⅰ类有利区3个、Ⅱ类有利区4个,并进行有利区储量计算,结果表明延长组深层勘探潜力巨大。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引言  9-20
  1.1 选题的依据和研究意义  9-10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0-14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6
  1.4 完成工作量  16-17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7-20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0-40
  2.1 构造特征  20-21
  2.2 地层特征  21-30
  2.3 沉积特征  30-33
  2.4 砂体展布特征  33-40
第三章 延长组深层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  40-55
  3.1 烃源岩分布特征  40-42
  3.2 烃源岩评价  42-48
  3.3 油源对比  48-55
第四章 延长组深层储层发育特征  55-76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5-61
  4.2 储层物性特征  61-63
  4.3 孔隙结构特征  63-69
  4.4 储层综合评价  69-74
  4.5 储层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74-76
第五章 延长组深层成藏动力与输导体系分析  76-98
  5.1 过剩压力与油气成藏  76-96
  5.2 输导体系研究  96-98
第六章 延长组深层油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98-113
  6.1 油藏特征分析  98-101
  6.2 油藏解剖与主控因素分析  101-111
  6.3 成藏模式  111-113
第七章 延长组深层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区预测  113-120
  7.1 油气富集规律  113-117
  7.2 有利区预测  117-120
结论与认识  120-122
参考文献  122-13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31-132
致谢  132-133
作者简介  133

相似论文

  1.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2. 罗27井区长6油藏精细描述与地质建模,P618.13
  3. 安塞地区延长组长101储层特征及有利目标优选,P618.13
  4. 庆新油田葡萄花油藏主控因素研究,P618.13
  5. 喇嘛甸油田北东块各类储层单砂体特征研究,P618.13
  6. 临南洼陷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含油性定量评价及预测,P618.13
  7. 松辽盆地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油气成藏规律研究,P618.13
  8.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来源研究,P618.13
  9. 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塔南凹陷油气来源研究,P618.13
  10. 贝尔凹陷油气成因机制研究,P618.13
  11. 鄯善油田储层特征,P618.13
  12. 广北区沙四段一砂组剩余油分布及开发潜力研究,P618.13
  13.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14. 双河油田Ⅶ下单元油藏精细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P618.13
  15. 安塞梅塌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P618.13
  16. 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固井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的研究与应用,TE256.7
  17. 黔南—桂中地区石炭纪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P618.13
  18. 辽西凹陷齐108块沙三下段莲花油层组沉积体系与储层特征,P618.13
  19. 白豹281区长6_3油层组储层评价,P618.13
  20. 盐家地区盐22块沙四段砂砾岩体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21. 沙特鲁卜哈利盆地"B"区块古生界Unayzah组储层综合评价,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