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农产品加工类农业产业化项目社会评价研究

作 者: 徐燕
导 师: 古永红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社会评价 可持续发展 OPSIR模型 DEA模型
分类号: F32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一种种加养、产加销、农工商贸一体化一条龙式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它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为导向,联结当地农户,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商品生产基地,进行一体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系列化服务,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且提供系列化服务,将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将分散的农户的引导联结起来,形成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使农业发展更加协调,更具可持续性。农业产业化项目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的而提出的。从1994年开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切出一块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主要以财政补贴,财政贴息等方式给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经营项目资金支持。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出现了投入资金的龙头企业缺乏强劲的带动功能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现有制度缺陷的原因,也有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立项的程序和方法的问题引起的项目择优不当,资源优化配置不力的原因。根据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发布的龙头企业项目可研报告大纲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大纲,以及作者多次参与编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可研报告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申报书的经验以及经历得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立项的过程的方法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注重经济评价、财务评价,而弱化环境评价、社会效益评价,且可行性研究只在项目层次,仅从项目单位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盈利性,几乎很少涉及从地区层次分析项目与项目区环境的互适性,项目与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系统的融合性,以及项目给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二、在专家评估论证阶段,根据项目可研报告或项目申报书来综合评价打分,有一套完善的财务评价体系与方法,但是在对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的社会评价方面却比较粗略,没有一套完善的方法体系。由于以上两个问题的存在,导致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绩效不高、实施效果不好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试图探索一套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对比评价的社会评价体系与方法,建立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为目的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决策方法。以期尽量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立项程序,使财政资金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农业产业化项目真正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性投入。论文首先界定了研究的范围。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其领域和范围极广,农业产业化项目种类较多,各个种类的经营项目特点不一样,因此在社会评价中就关注的问题不一样。农产品加工类农业产业化项目占每年的申报项目的总数的大部分,且也是历年投入财政资金最多的方向,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进一步定位于加工类农业产业化经营投资项目。论文在回顾已有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社会评价基本框架进行了梳理,并沿用此框架进行农产品加工类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社会评价研究。论文在详细介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及其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研究了可持续发展观,及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研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社会评价的思想理论,研究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评价的必要性和特点,及其原则和主要内容,进一步充实了社会评价理论基础。在建立农产品加工类农业产业化项目社会评价的指标体系时,研究了农产品加工类农业产业化经营投资项目的特点及其功能和作用,同时研究了DPSIR概念框架模型及其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评价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论文借用DPSIR概念框架,建立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农业产业化项目DPSIR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指标体系的评价时,论文采用了三步骤评价法。第一步,先分别对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进行评价。定量指标的评价比较简单,根据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行定量计算即可。定性指标的评价则在研究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理论,以指标隶属度为输入输出变量,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的DEA定性指标评价模型。该方法能将定性指标的评价的操作性和客观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能使指标的评价更客观、全面、系统,从而更接近项目表现的真实情况。第二步,在指标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效果层的评价。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确定各效果层下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将第一步得到的指标评价得分与指标权重相结合,得到效果层评价得分。第三步,在效果层运用DEA模型,得到社会评价综合评价结论。在该DEA模型中,根据DPSIR指标体系的含义,选择驱动力效果D作为输入变量,PSIR效果作为输出变量,可以在一个相对客观、准确的基础上比较各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相对社会评价。在论文的最后,运用2009年四川省农发办项目,对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了运用研究,并对结论作出分析,演示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体系。案例实证研究结果说明,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能较准确地对农产品加工类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评价,为农发办的项目决策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使财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本文的研究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一、在原有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了综合社会评价的研究,建立了农业产业化项目社会评价体系和方法步骤,为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投资决策方法提供了可借鉴的体系,为完善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立项程序提供参考。二、本文的研究为社会评价应用的研究作了一定的贡献,为社会评价在农业领域,针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应用做了一定的探索。另外在社会评价理论思想上,结合可持续发展观,采用DPSIR概念框架,探讨了新的建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模型,将社会评价内容从项目层次延伸到地区层次,使社会评价更全面、更系统。本文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创新:一、应用创新。在本文之前,没有过对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评价的研究。本文在农业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的基础上,沿用社会评价的框架,研究了社会评价在农业产业化项目中的运用,探索了农业产业化项目社会评价的方法体系,为农业产业化项目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二、将单个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融入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大环境,形成一个整体,并把这个整体看作一个系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该系统进行社会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DPSIR概念框架建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因而更全面、更具体地分析社会评价的各因素。三、将多目标综合评价分为两步进行,即指标评价与综合评价。在指标评价中,结合模糊理论与数据包络分析法,各自取长补短,建立了以定性指标隶属度为输入输出变量的指标评价模型,使难以量化的定性指标在较客观、全面的情况下进行了量化。在社会评价综合评价时,再次运用DEA模型,根据DPSIR指标体系间的因果作用关系,将评价指标分为投入与产出,建立评价模型,评价各项目间的优劣,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四、在社会评价中,建立指标体系是基础也是关键,评价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全面性是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建立社会评价时,将以往的局限于项目本身的社会评价眼光延伸到地区层次的社会评价,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社会评价的思想理论。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4
1. 绪论  14-24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4-16
    1.1.1 选题背景  14-16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6-19
    1.2.1 研究对象及内容  16-17
    1.2.2 研究思路及结构  17-19
  1.3 社会评价基本框架及文献综述  19-23
    1.3.1 社会评价的涵义  19-20
    1.3.2 社会评价的主要内容  20-21
    1.3.3 社会评价的方法  21-23
  1.4 本章小结  23-24
2.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社会评价理论探讨  24-36
  2.1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产业化项目  24-26
    2.1.1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及发展  24-25
    2.1.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25-26
    2.1.3 农业产业化项目  26
  2.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26-28
    2.2.1 可持续发展观  26-27
    2.2.2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7-28
    2.2.3 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战略  28
  2.3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社会评价  28-34
    2.3.1 国内社会评价研究与应用现状  28-30
    2.3.2 农业产业化项目社会评价研究与应用现状  30
    2.3.3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社会评价  30-31
    2.3.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农业产业项目社会评价的必要性及特点  31-33
    2.3.5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社会评价原则  33-34
    2.3.6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社会评价主要内容  34
  2.4 本章小结  34-36
3.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农产品加工类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36-51
  3.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及方法  36-39
    3.1.1 农产品加工类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内涵及特点  36-37
    3.1.2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37-38
    3.1.3 DPSIR模型及其在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社会评价中的应用  38-39
  3.2 基于DPSIR模型的加工类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39-43
    3.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39
    3.2.2 驱动力因素分析及指标  39-40
    3.2.3 压力因素分析及指标  40
    3.2.4 状态因素分析及指标  40-41
    3.2.5 影响因素分析及指标  41
    3.2.6 响应因素分析及指标  41-43
  3.3 指标的说明与计算  43-50
  3.4 本章小结  50-51
4. 基于DEA模型的社会评价模型  51-64
  4.1 DEA模型介绍  51-55
    4.1.1 DEA模型  51-53
    4.1.2 DEA方法应用于社会评价的思路  53-55
  4.2 基于模糊理论和DEA的定性指标评价模型  55-59
    4.2.1 DEA模型用于定性指标评价的适用性  55-56
    4.2.2 定性指标模糊综合评判  56-57
    4.2.3 DEA模型的输入输出变量的确定  57-58
    4.2.4 基于DEA模型的定性指标评价模型  58-59
  4.3 基于DEA模型的社会评价综合评价模型  59-63
    4.3.1 计算定量指标值  59-60
    4.3.2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的效果层评价  60-62
    4.3.3 DEA综合评价模型的投入产出指标  62
    4.3.4 DEA模型综合评价  62-63
  4.4 本章小结  63-64
5.2009年四川省农发办项目社会评价实例研究  64-76
  5.1 项目介绍  64-69
    5.1.1 广元市剑阁县1500吨辣椒果蔬酱系列产品新建项目  64-65
    5.1.2 宜宾市宜宾县300万只肉兔屠宰及精深加工新建项目  65-66
    5.1.3 达州市大竹县3000吨醪糟加工扩建项目  66-67
    5.1.4 乐山市井研县3万吨原竹加工新建项目  67-69
  5.2 基于模糊理论的定性指标DEA评价模型  69-71
    5.2.1 构建指标隶属度矩阵  69-70
    5.2.2 DEA评价模型  70-71
  5.3 DEA模型综合评价  71-75
    5.3.1 计算定量指标  71-73
    5.3.2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的效果层评价  73-75
    5.3.3 DEA综合评价及结论  75
  5.4 本章小结  75-76
6. 结论与展望  76-79
  6.1 本文主要工作成果及政策建议  76-77
  6.2 研究创新点及其意义  77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77-79
参考文献  79-82
附录  82-88
  附录一 定性指标专家评语统计结果表  82-86
  附录二 求解模型4-5的MATLAB程序  86
  附录三 求解模型4-8的MATLAB程序  86-88
后记  88-89
致谢  89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4.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5.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6.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7.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8.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9. 大学社会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G647
  10.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1.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F326.2
  12. 论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可持续发展,G641
  13.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研究,G841-4
  14. 生态消费的哲学思考,X2
  15. 河南省城市中学排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G842
  16. 可持续发展观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实证研究,F224
  17. 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F832;F205
  18. 基于能源效率视角的重庆经济发展转型研究,F206
  19.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20.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X2
  21. 新疆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部门经济 > 农家副业、农产品加工工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