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两型社会”视角下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

作 者: 杜林燕
导 师: 董捷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 SOM神经网络 武汉城市圈
分类号: F3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地是最宝贵、特殊和稀缺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由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以及质量差异的普遍性,各个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决定了土地属性和土地利用方式都存在着区域差异。正是由于土地差异性的存在,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结构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空间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城市运行的效率。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圈逐渐面临土地资源紧张、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问题,要加快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对合理调整和优化其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布局提出迫切的要求。本文基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视角,研究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背景下的土地资源空间结构和布局问题,探寻相应的优化策略,对于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的有效和合理配置,加快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两型社会、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阐述了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着重探讨了两型社会与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布局的内在联系。其次,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综合比较、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景观、经济和生态等几个角度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现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究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现存的问题。最后,在理论研究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构建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理念的指标体系,运用SOM神经网络对武汉城市圈进行土地利用分区,将其划分为为中东部沿江城镇集中发展用地区、西北部平原集约土地利用区和东、南部山区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区,以实现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优化,并从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图表目录  7-8
摘要  8-9
Abstract  9-11
1 绪论  11-20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3
    1.2.1 研究目的  12
    1.2.2 研究意义  12-13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7
    1.3.1 两型社会的研究概况  13-14
    1.3.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研究概况  14-17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7-19
    1.4.1 研究内容  17-18
    1.4.2 技术路线  18
    1.4.3 研究方法  18-19
  1.5 论文可能创新点  19-20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0-28
  2.1 相关概念  20-21
    2.1.1 城市群  20
    2.1.2 两型社会  20-21
    2.1.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21
    2.1.4 土地利用分区  21
  2.2 基础理论  21-24
    2.2.1 区位理论  21-22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3
    2.2.3 比较优势理论  23
    2.2.4 生态经济理论  23-24
  2.3 两型社会与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布局的内在联系  24-28
    2.3.1 两型社会的内涵  24-25
    2.3.2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布局的内涵  25-26
    2.3.3 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布局与两型社会的内在联系  26-28
3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条件下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28-44
  3.1 武汉城市圈概况  28-31
    3.1.1 行政区划及人口  28-29
    3.1.2 社会经济概况  29
    3.1.3 土地利用概况  29-30
    3.1.4 资料、数据来源  30-31
  3.2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景观空间结构特征  31-34
    3.2.1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程度分析  31
    3.2.2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31-34
  3.3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经济空间结构特征  34-37
    3.3.1 土地利用比较优势度量  34-35
    3.3.2 土地利用比较优势的空间差异分析  35-37
  3.4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生态空间结构特征  37-40
    3.4.1 生态空间特征  37-38
    3.4.2 土地利用生态效应的空间分异分析  38-40
  3.5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土地利用面临的压力  40-43
    3.5.1 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整体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  40-41
    3.5.2 土地利用方式粗放,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  41-42
    3.5.3 生态空间结构紊乱,污染严重  42-43
  3.6 本章小结  43-44
4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模式构建  44-66
  4.1 优化目标与原则  44-45
    4.1.1 优化目标  44
    4.1.2 优化原则  44-45
  4.2 构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模型  45-57
    4.2.1 建立具有两型社会理念的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  46-47
    4.2.2 构建土地利用分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47-57
  4.3 土地利用分区优化方案及土地统筹利用  57-62
    4.3.1 中东部沿江城镇集中发展用地区  57-59
    4.3.2 西北部平原集约土地利用区  59-60
    4.3.3 东、南部山区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区  60-62
  4.4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优化的政策建议  62-65
    4.4.1 整体协调,构建均衡发展的空间布局  63
    4.4.2 加强规划控制,统筹土地集约节约  63
    4.4.3 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组合  63-64
    4.4.4 践行"两型",探索新型产业发展道路  64
    4.4.5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64-65
    4.4.6 体制创新,加强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  65
  4.5 本章小结  65-66
5 结语  66-68
  5.1 研究结论  66-67
  5.2 讨论  67-68
参考文献  68-72
致谢  72-7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73

相似论文

  1. 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学思考,B82-058
  2. 由“两个和解”到“两型社会”,D61
  3.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家的道德责任研究,B82-053
  4. 两型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G641
  5. 基于数据挖掘的城市圈比较研究,O212.1
  6. 武汉城市圈政府对医院监管的机制研究,R197.3
  7. 集群式发展武汉市低碳产业研究,F205
  8. 基于偏最小二乘的武汉城市圈经济研究,F299.2
  9. 建设“两型社会”语境下对政府行为的环保监管模式研究,D922.68
  10. 建设“两型社会”语境下对立法机关环保监管模式研究,D921.11
  11.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TU982.29
  12. 中部地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422.6
  13. 武汉、长沙两市的政府网站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作用之比较,D630
  14. 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资源共享及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G80-05
  15. 武汉城市圈政府间横向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C912.81
  16. 珠三角城市圈与武汉城市圈区域外向型媒介比较,F299.2
  17. 长株潭两型社会科技成果转化中介组织发展对策研究,G322.7
  18. 建设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方向研究,F293.3
  19. PPP模式在武汉城市圈廉租住房建设中的应用研究,F293.3
  20. 武汉城市圈环境金融体系的构建研究,F205
  21. 绿色金融支持两型社会问题研究,F205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