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作 者: 王玮
导 师: 黄春华
学 校: 湖南工业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两型社会” 新农村 景观规划 株洲
分类号: TU982.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论文以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契机,研究“两型社会”建设理论在株洲新农村的渗透和运用。通过对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借鉴国内外有关乡村景观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从人类聚居环境学、景观生态学、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学的角度,阐述了“两型社会”的发展给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发展走向及定位,构建了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新体系和景观规划发展新模式。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动态以及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简述新农村景观规划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三章在理论基础前提下分析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基本现状和问题,并对其发展条件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株洲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范围进行界定。第四章提出“两型社会”建设下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契机目标、基本内涵、设计原则、理念思路,着重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保护农业生态功能等方面,并针对性提出乡村景观“两型”建设的建议措施。第五章是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仙庾村、攸县、醴陵及云田乡作为研究对象,构筑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模式的整体和谐框架。最后是结论与展望,对本文进行了回顾,总结与未来展望。本文创新点:首先,探讨了景观规划专业理论同建设两型社会这样的社会学命题之间的关联性,角度独特新颖。其次,借鉴国外景观规划的先进理论,通过乡村景观资源的分析和评价、开发和利用、保护与管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最后,首次提出了“两型景观”建设的思想,探讨了株洲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护农业生态功能的具体措施,完善了株洲“两型”村庄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景观。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绪论 12-26 1.1 缘起 12-13 1.2 研究背景 13-14 1.2.1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13 1.2.2 “两型社会”建设的提出 13-14 1.3 研究意义 14 1.4 乡村景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1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17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7-21 1.4.3 结语 21 1.5 研究内容和理论框架 21-24 1.6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4-26 1.6.1 研究方法 24 1.6.2 创新点 24-26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6-38 2.1 相关概念 26-33 2.1.1 两型社会 26-27 2.1.2 新农村景观 27-33 2.2 理论基础 33-37 2.2.1 AVC 理论在新农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33-34 2.2.2 “人类聚居环境学”在新农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34-35 2.2.3 “景观生态学”在新农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35-36 2.2.4 “生态农业”理念在新农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36 2.2.5 “乡村旅游学”在新农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36-37 2.3 小结 37-38 第三章 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基本现状和问题 38-51 3.1 株洲概况 38-42 3.2 株洲乡村自然景观资源现状分析与评价 42-43 3.2.1 现存的良好乡村自然景观资源 42-43 3.2.2 城市产业结构的失衡对乡村景观的消极影响 43 3.2.3 株洲乡村地区受城市化的冲击 43 3.3 株洲乡村人文景观资源现状分析与评价 43-47 3.3.1 现存的良好乡村人文景观资源 43-44 3.3.2 乡土文化遗产景观面临严重破坏 44-45 3.3.3 株洲乡村人类聚居环境现状 45-47 3.4 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现状 47-49 3.4.1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观念落后, 功能不健全 47-49 3.4.2 新农村规划中传统难传承,特色不鲜明 49 3.5 小结 49-51 第四章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51-80 4.1 契机目标 57-58 4.1.1 新农村景观发展趋势 57 4.1.2 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57-58 4.1.3 广大农民的意愿 58 4.1.4 生态环境和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8 4.2 基本内涵 58-61 4.2.1 新农村资源节约型景观——开发推广可再生能源 58-60 4.2.2 新农村环境友好型景观——保护农业生态功能 60-61 4.3 设计原则 61-62 4.3.1 整体规划原则 61 4.3.2 保护和发展乡土文化原则 61 4.3.3 生态优先原则 61-62 4.3.4 公众参与原则 62 4.3.5 可持续发展原则 62 4.3.6 科学创新原则 62 4.4 理念和思路 62-64 4.4.1 基本理念 62-63 4.4.2 基本思路 63-64 4.5 “两型社会”建设与株洲新农村景观规划具体措施 64-79 4.5.1 株洲新农村景观专项规划 64-66 4.5.2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66-73 4.5.3 保护农业生态功能 73-79 4.6 小结 79-80 第五章 实例分析 80-99 5.1 仙庾村“两型”村庄创建 80-84 5.1.1 仙庾村基本情况 80 5.1.2 “两型”村庄创建 80-83 5.1.3 仙庾岭旅游发展概述 83 5.1.4 仙庾岭旅游开发主要内容 83-84 5.2 攸县“两型”村庄创建 84-86 5.2.1 建设具体措施 84-85 5.2.2 攸县“两型”村庄未来展望 85-86 5.3 醴陵“两型”村庄创建 86-88 5.3.1 建设具体措施 86-88 5.3.2 醴陵“两型”村庄未来展望 88 5.4 云田乡“两型”村庄创建 88-98 5.4.1 云田旅游度假区休闲垂钓基地规划 88-98 5.5 小结 98-99 结论与展望 99-102 参考文献 102-105 附录 105-106 致谢 106
|
相似论文
-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 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学思考,B82-058
- 由“两个和解”到“两型社会”,D61
- 丽江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67
- 南京农村青年创业问题研究,D432.6
-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422.6
-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制教育研究,D920.0
- 盐城市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422.6
-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研究,G718.5
-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F320.1
-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F327
-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研究,G812.42
-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家的道德责任研究,B82-053
- 两型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G641
- 城郊型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探讨,S-2
-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G725
-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公众信息系统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TP393.09
-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区域规划 > 中国区域规划 > 农村乡镇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