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作 者: 李亚
导 师: 张志新
学 校: 山东理工大学
专 业: 世界经济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分类号: F32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比较分析中国和印度(下文简称中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正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发达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但由于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不大。中印两国在发展历史、人口规模、国土面积、走向现代化的起点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横向地比较中印两国的转移进程不仅突破了传统的纵向比较模式,而且能够从印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借鉴。论文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从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两个方面对中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之所以选择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主要是基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人力资本即劳动者自身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观因素,也是其适应非农就业岗位的条件之一,经济增长能够提供大量的非农就业岗位,从而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现提供客观条件。本文采用相关变量构建计量模型,在模型中加入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变量的滞后项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推动作用,经济增长具有不确定性影响,中国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较印度显著,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而印度的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不显著甚至还会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印度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和较低的劳动力素质是造成中印差异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资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9
第一章 绪论  9-15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9-10
    1.1.1 选题背景  9
    1.1.2 研究意义  9-10
  1.2 文献综述  10-13
    1.2.1 经济增长农村劳动力转移  11
    1.2.2 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11-12
    1.2.3 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12-13
    1.2.4 制度因素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13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13-14
    1.3.1 主要内容与结构  13-14
    1.3.2 研究方法  14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  14-15
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回顾与运用  15-21
  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理论  15-17
    2.1.1 刘易斯理论  15
    2.1.2 拉尼斯—费景汉理论  15-16
    2.1.3 乔根森理论  16-17
    2.1.4 托达罗理论  17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运用  17-20
  2.3 本章小结  20-21
第三章 中印两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21-26
  3.1 中印两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的相同点  21-23
    3.1.1 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  21-22
    3.1.2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22
    3.1.3 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22-23
  3.2 中印两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的差异  23-25
    3.2.1 劳动者素质差异  23-24
    3.2.2 政府引导方式不同  24
    3.2.3 转移模式上的差异  24-25
  3.3 本章小结  25-26
第四章 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检验  26-33
  4.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26-28
    4.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  26
    4.1.2 人力资本存量  26-27
    4.1.3 经济增长  27-28
  4.2 模型构建  28-31
    4.2.1 因果关系检验  28-30
    4.2.2 构建计量模型  30-31
  4.3 实证检验与估计结果  31-32
  4.4 本章小结  32-33
第五章 中印农村劳动力转移差异的原因分析  33-38
  5.1 产业结构与行业准入门槛  33-35
  5.2 劳动者素质与非农就业  35-37
  5.3 本章小结  37-38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38-41
  6.1 主要结论  38
  6.2 政策建议  38-41
参考文献  41-44
致谢  44-45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45

相似论文

  1.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2.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原因研究,F224
  3. 青海省公路网时空演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F127;F224
  4.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5.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6. 高新技术企业柔性财务管理研究,F275
  7. 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F124;F224
  8. 吉林省与广东省经济增长问题比较研究,F224
  9. 基于技术创新的辽宁经济增长点研究,F127;F224
  10.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以潍坊为例,F323.6
  11. 创业风险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F124;F224
  12. 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分析,F752.68
  13. 几个宏观经济模型的改进,F015
  14. “人力资本”视角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策略,F124
  15.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研究,G717.38
  16. 重庆市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分析,F224
  17. 人力资本股权化的计量模型,F224
  18. 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G647.38
  19.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F124.7;F224
  20. 我国三次产业变化与就业之研究,F249.2
  21. 国际工程领域人才培训体系构建,F426.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