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宏观压力测试研究
作 者: 张静茹
导 师: 陈永生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信用管理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压力测试 情景分析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产品的种类不断剧增,资金流动性大大提升,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和资金的周转运作,也使得全球金融市场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联系的日益紧密,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也大幅增加。几十年以来,共有93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112次系统性的银行危机,最为严重的要数2007年爆发的金融风暴,它的影响程度大、波及范围广,给全球人民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到了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即便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投入巨额资金,还是无法阻止这场金融风暴的波及和破坏威力,与此同时多家大型金融机构相继倒闭或者由政府接管。由此可见金融危机不仅破坏一国的经济稳定,同时也使全球财富大大损失,带来一系列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的连锁反应。因此怎样来对风险正确评估以及合理的控制风险,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压力测试是一种定量风险分析方法,能够度量在假设的极端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承受能力。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均可通过压力测试方法进行测量。压力测试在国外已被广泛使用,并已经成为国外政府当局金融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方式。巴塞尔委员会也提出,压力测试应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成为内部评级模型的重要补充。在巴塞尔协议Ⅱ中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在构建内部模型时,必须定期进行压力测试。2009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又公布了《稳健压力测试实践和监管原则》,从监管的角度,进一步的肯定了压力测试方法对于处理复杂风险方面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总的来说,以上条款和规定在理论上、制度上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和指导,对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基础。而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全面风险管理思想较晚,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相关工作的开展也还处在雏形阶段,目前只有极少数大型银行能够利用内部数据进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大多数银行照搬银监会下发的测试模型机械操作。因此,深入研究压力测试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实践和应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和完善适合我国银行的压力测试体系,对于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还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企业的融资渠道仍以银行融资为主要,因此加强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压力测试研究来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是: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信用风险管理基础差、资本充足率不理想、呆账准备金低等状况。截至2010年12月末,主要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646.1亿元,比上一年年末减少618.4亿元;不良贷款率1.15%,比上一年年末下降0.44个百分点。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8.6亿元,比上一年年末减少13.2亿元;不良贷款率0.53%,比上一年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虽然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双降”,但是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差距,我们仍需继续努力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技术、管理、理念上与国际先进银行缩小差距。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着来自全球金融化的巨大挑战,我们必须研究如何测量和监控各项用传统方法无法衡量的金融风险。因此,压力测试方法在我国的推广使用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压力测试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受限于经验的不足和人才的匮乏,我国商业银行对压力测试认识不足、模型和方法的使用较盲目,压力测试结果的应用性不强。因此,本文拟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进行系统的介绍,通过在宏观经济冲击下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来实证影响我国银行体系稳定的因素,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抵御宏观经济冲击的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压力测试、更多的银行管理者重视压力测试,正确理解并运用压力测试,使压力测试真正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利器,为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保驾护航。本文以压力测试为主线,通过五个部分来阐述压力测试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期待在总结国内外学者所做贡献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可行性操作。文章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进行,即:“为什么要选择压力测试来计量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理论分析——压力测试的模型构建和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运用——结论建议”这个角度来阐述,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别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实证分析来分别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压力测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第一节介绍本篇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金融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我国目前信用风险存在的问题,引出压力测试出现的时代背景,并说明进行压力测试具有给信用风险衡量提供技术支持、营造良好安全金融环境、改善我国银行业风险状况的现实意义;第二节通过国内外的研究综述的介绍,总结了国外和国内学者所做出的贡献;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方法、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理论分析。分析介绍了“什么是商业银行的压力测试”,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概念特征和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接着对压力测试的理论以及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方法、流程和传导模型机制进行了介绍,对研究主题进行理论性、系统性阐述。第三部分,实行压力测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分析了进行压力测试的必要性,通过新巴塞尔协议对压力测试的新规定、VaR模型的缺陷、压力测试对VaR的补充来阐述商业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的必要性;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的可行性主要是从压力测试理论的发展逐步成熟和压力测试的辅助技术条件的逐步完善两方面论述,提出用压力测试方法进行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现实可行性。第四部分,压力测试运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本部分首先分析了一下我国信用风险的现状,指出信用状况存在的问题;接着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构建符合我国经济形势的信用风险模型,接着通过模拟GDP增速减缓到8%,6%,4%和CPI增长到105.76,107.8,109.9的宏观压力情景,看两者在相同的变动幅度下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带来的冲击,通过实证得出结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抵御宏观经济的冲击能力有限,同时也说明了通货膨胀率的确是破坏银行稳定性的关键性因素。第五部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根据以上几个部分的分析总结结论,首先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制约因素是由压力测试体系不健全、压力测试技术不成熟、压力测试方法认可度不高等因素决定了;接着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面临的主要挑战:全面开展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难度问题、宏观层面系统性压力测试模型问题、单个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系统的衔接问题、“第二轮效应”模型的研究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建议:一是需要尽快完善压力测试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二是不断完善压力测试技术,三是加强压力测试开展的有效性,并且分别作了详细分析。本文的创新:第一,通过构建模型,用最新一期的数据(2010年12月31日的不良贷款率)为基础,分析了受到较大冲击(GDP的大幅下降和CPI的大幅减小)来对未来季度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预测;第二,通过模拟压力情景在GDP的下降和CPI的上升在同等幅度下,分别考虑对宏观经济综合指标Y的影响进而得到在压力情景下不良贷款PD的大小,从而得到通货膨胀是影响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第三,通过实证模型分析某具有代表性的国有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存在的问题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第四,通过研究、评判压力测试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实践水平及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应用实施的方法与建议。
|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4 1. 绪论 14-24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4-17 1.1.1 研究背景 14-17 1.1.2 研究意义 17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21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7-20 1.2.2 国内文献综述 20-21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21-22 1.3.1 研究方法 21 1.3.2 研究框架 21-22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2-24 1.4.1 本文的创新 22-23 1.4.2 本文的不足 23-24 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理论分析 24-35 2.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理论 24-26 2.1.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24-25 2.1.2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25-26 2.2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理论 26-35 2.2.1 压力测试的概念 26-27 2.2.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压力测试方法 27-30 2.2.3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流程 30-32 2.2.4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传导模型选择 32-35 3. 实行压力测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5-42 3.1 新巴塞尔协议对压力测试的规定 35-37 3.2 压力测试对VaR的补充 37-40 3.2.1 VaR的计算方法 37-38 3.2.2 VaR模型的缺陷 38-39 3.2.3 压力测试对VaR的补充 39-40 3.3 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的可行性 40-42 3.3.1 压力测试理论发展已经比较成熟 40 3.3.2 压力测试辅助技术条件的逐步完善 40-42 4. 压力测试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实证研究 42-55 4.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分析 42-46 4.1.1 银行不良贷款总额数量大 42-43 4.1.2 信用风险集中程度高 43-44 4.1.3 银行存贷错配加剧 44 4.1.4 银行资本充足率情况良好 44-45 4.1.5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45-46 4.2 宏观压力测试模型构建 46-50 4.2.1 信用风险模型的建立 46-47 4.2.2 变量和数据选取 47-48 4.2.3 宏观压力测试模型构建 48-50 4.3 情景构建与压力测试 50-55 4.3.1 压力测试的步骤 50-51 4.3.2 压力测试情景设定 51 4.3.3 压力测试的执行及结果分析 51-53 4.3.4 研究结论 53-55 5. 建立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政策建议 55-62 5.1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制约因素 55-58 5.1.1 压力测试体系不健全 55-56 5.1.2 压力测试技术不成熟 56-57 5.1.3 压力测试方法认可度不高 57-58 5.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面临的主要挑战 58-59 5.2.1 全面开展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难度问题 58 5.2.2 宏观层面系统性压力测试模型问题 58 5.2.3 单个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系统的衔接问题 58-59 5.2.4 "第二轮效应"模型的研究问题 59 5.3 建立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建议 59-62 5.3.1 尽快建立和完善压力测试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 59-60 5.3.2 不断完善压力测试技术 60 5.3.3 加强压力测试开展的有效性 60-62 参考文献 62-65 后记 65-66 致谢 66-67 研究生阶段学术成果 67
|
相似论文
- 碳排放演化动力系统理论及演化情景分析,X502
- 出版社赊销信用风险控制问题研究,G231-F
- 基于分布式环境压力测试问题的研究,TP311.52
- 基于DEA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研究,F224
- 商业银行内部营销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F832.2
- 商业银行会计政策选择的信息含量研究,F830.42
-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30.42
-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控制评价体系研究,F239.45
-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下绩效考核研究,F832.2
- 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绩效考评与管理的改进研究,F832.2
- 城市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及其优化选择,F832.33
-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策略研究,F832.4
-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分析,F832.2
- 交通银行零售信用风险管理研究,F832.3
- 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研究,F832.4
- CD商业银行IT风险管理研究,F832.2
-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创新研究,F832.4
- 国内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控制及流程再造,F832.2
- 农村信用社零售信用风险管理研究,F832.4
-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衍生品应用研究,F224
- 农户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管理,F83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