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盈余质量研究-来自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经验证据

作 者: 赵盼
导 师: 焦薇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会计学
关键词: 高阶理论 高管背景特征 盈余质量
分类号: F2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9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众所周知,美国能源大亨安然公司在2001年12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请对其进行破产保护。无独有偶的是,世界通信公司2002年因发生巨额的财务造假事件而轰然倒塌。世界被这一系列的公司丑闻(Scandals)震惊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一夜之间骤降。在中国也出现了琼民源、红光实业等财务造假事件。在这些舞弊事件背后,往往是因为公司治理机制出现了问题。但是,如果反思这些事件,我们会发现我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在评估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时,只看到了盈余的“量”,却未看到盈余的“质”。现代企业的典型特征是所有权和控制权两权分离。公司制下,股东由于知识、能力等的限制无法有效的管理企业,因而需要委托代理人(即管理层)代其经营公司。因此,企业的资源配置权便由管理层来掌握和行使。由于管理层拥有公司的控制权,那么管理者也便自然而然的控制了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根据“经济人”假设,管理层也是自利主义者,由于其具有公司控制权,因而企业管理者为了满足个人私利具有强烈的动机对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进行操控,尤其是公司的盈余信息(包括盈余水平和盈余质量两个方面)。随着人口学研究在管理学的逐渐应用,国内外学者也开始从心理特征和人口学特征的角度来研究管理者行为,其中从管理者背景特征角度所进行的研究是近年来刚兴起的一个热点问题。上市公司的高管直接控制着盈余信息的生成过程,因而盈余质量的高低直接受到高管的影响。以往学者从高级管理层的角度对盈余质量进行了研究,如高管持股、高管变更等,然而以往关于高级管理层与盈余质量的研究均假设高管是同质的、没有个体差别的。那么,两个问题便产生了:如果我们放宽高管同质性的假设,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是否依然成立呢?高管背景特征(即高管异质性)是否对盈余质量产生了影响呢?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至今尚无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据以往的研究和理论,本文认为,研究公司盈余质量,如果没有考虑到管理者的背景特征,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结论的有效性。管理层的人口背景特征可能会对公司的盈余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对管理者背景特征与盈余质量之间关系的探讨能够丰富现在关于高管背景特征的研究,并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盈余质量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根据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以深沪两市2007-2009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高管背景特征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本文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实施了盈余操控行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的盈余质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高管背景特征(包括高管团队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任职年限、团队规模)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国有企业高管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任职年限、团队规模均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本文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本文提出的五个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多元回归结果表明:高管团队特征会对企业盈余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在全样本情况下:高管年龄与盈余质量(DA)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年龄越大,盈余质量则越好;高管性别与盈余质量(DA)显著正相关,即同男性高管相比,女性高管更有助于提高盈余质量;高管任职年限与盈余质量(DA)显著正相关,即高管任职年限越长,盈余质量越差,任期越长,高管在公司中的人脉和关系也越多,其操控盈余时,得到的“助手”和同谋者也越多,关系也越牢固。本文未发现高管教育背景和高管团队规模对盈余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在对样本按照企业性质分组并分组进行多元回归后,本文有了更多的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组,本文发现,高管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任职年限与盈余质量(DA)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高管年龄、学历与盈余质量(DA)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管性别、高管任期与盈余质量(DA)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组,高管性别、任职年限与盈余质量(DA)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必须考虑到高管背景特征,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应进一步考虑不同企业性质下高管背景特征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的差异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导论、正文以及研究结论与启示三个部分共五章组成。第一部分,即第1章:导论。本章首先对本文的研究目的、拟采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陈述。然后,本章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创新。为了能够提携全文和表明本人的研究思路,我列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正文。正文部分包括第2章-第4章。其中,第2章: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首先,本章对盈余质量、高管、高管背景特征等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对于盈余质量,本文是从决策有用观的角度来定义的,借鉴特鲁伯罗德报告(Trueblood Report)如果盈余信息有助于投资者提高和增强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则认为其具有较高的盈余质量,反之则盈余质量较低。本文将高级管理层界定为担任管理职位的人员,(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主要包括董事、监事、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或财务负责人)、总经济师、董事会秘书等。本文选取了高管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任职年限、团队规模五个方面对高管背景特征进行了界定。然后,本文对本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根据研究目的,本文选择了团队理论、高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四个理论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在高管背景特征的文献综述中,本文根据目前学者的研究分别对高管背景特征与企业绩效、高管背景特征与公司投资、高管背景特征与战略选择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在盈余质量的文献综述中,本文分内部公司治理与外部公司治理两个角度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分析。在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五个研究假设:高管年龄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正相关、女性高管占高管团队规模的比例越高,盈余质量越高、高级管理层的学历越高,盈余质量越高、高管任职年限与盈余质量负相关、高管团队规模与盈余质量正相关。第3章:研究设计。在此部分,本文对数据来源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相应的变量。根据研究目的,本文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前文的假设进行检验。对数据的选取和变量设计,本文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原因。最后,本文列示了本文多元回归所使用的模型。第4章:实证结果分析。本文首先对样本的总体状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本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本文所涉及的变量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相关性分析的结果也初步证明了本文的研究假设。最后,本文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对回归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释。为了确保本文的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采用了三种方法(变量替代法)对本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结果未发生显著变化,本文的模型和变量设计是合理的,研究结论也是稳健的。第三部分,结论与启示部分。本章为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本章首先对本文的研究发现进行了总结,列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本章根据本文的研究发现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上市公司以及政策制定部门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当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研究缺陷之处。最后,本文为后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主要有:第一、在以往关于高管背景特征、盈余质量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拓展,从高管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任职年限、团队规模等五个方面分别考察其与盈余质量的关系,从而发现哪些特征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高级管理层第二、以多种理论为基础,如高层梯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团队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从多个视角对拟探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第三、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问题;第四、本文充分考虑了我国“一股独大”以及“所有者缺位”等特殊的股权特征,并对其加以控制。在研究过程中,按照产权性质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盈余质量、高管背景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更多的研究成果,使得本文的研究更加丰满和完善。根据本文的研究发现,本文建议:(1)在招聘高级管理层时,上市公司应将高管的年龄、性别、任职年限等背景特征纳入考察范围之内,从而为投资者提供具有较高质量的盈余信息;(2)在高管任命时上市公司应大胆启用女性管理者,适当增加女性高管比例,促进管理层人员的多样化;(3)对我国国有企业高管的任命方式进行改善,尤其是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的高管任命缺乏竞争性,适当地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我国国有企业高管的任命中来,从而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的“铁饭碗”制度,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高管任命的最优化;(4)进一步加快我国经理人市场建设,完善经理人档案的管理,形成充分竞争机制。通过完善经理人市场,对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形成制约;(5)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我们更好地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9
Abstract  9-17
1. 导论  17-24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7-20
    1.1.1 研究背景  17-18
    1.1.2 问题的提出  18-20
  1.2 研究思路及创新  20-21
    1.2.1 研究思路  20-21
    1.2.4 研究创新  21
  1.3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21-24
    1.3.1 研究框架  21-23
    1.3.2 研究方法  23-24
2. 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24-42
  2.1 相关定义的界定  24-27
    2.1.1 盈余质量的涵义  24-25
    2.1.2 高管及其背景特征的界定  25-27
  2.2 理论基础  27-31
    2.2.1 高阶理论  27-28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8-29
    2.2.3 团队理论  29-30
    2.2.4 人力资本理论  30-31
  2.3 文献综述  31-37
    2.3.1 高管背景特征的文献综述  31-34
    2.3.2 盈余质量的文献综述  34-37
  2.4 研究假设  37-40
    2.4.1 高管团队年龄与盈余质量  37
    2.4.2 高管团队性别与盈余质量  37-38
    2.4.3 高管团队学历与盈余质量  38-39
    2.4.4 高管团队任职年限与盈余质量  39
    2.4.5 高管团队规模与盈余质量  39-40
  2.5 本章小结  40-42
3. 研究设计  42-49
  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42-48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43
    3.1.2 变量设计  43-48
  3.2 模型选择  48
  3.3 本章小结  48-49
4. 实证结果分析  49-67
  4.1 描述性统计  49-50
  4.2 单变量分析  50-53
  4.3 相关性分析  53-57
  4.4 实证分析  57-62
    4.4.1 高管背景特征与盈余质量  57-60
    4.4.2 分组检测  60-62
  4.5 稳健性检验  62-65
  4.6 本章小结  65-67
5. 研究结论、建议、局限性与展望  67-74
  5.1 研究结论  67-69
  5.2 政策建议  69-72
    5.2.1 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69-71
    5.2.2 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71-72
  5.3 研究的局限性  72-73
  5.4 未来研究方向  73-74
参考文献  74-79
后记  79-80
致谢  80-82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2

相似论文

  1. 控股股东行为对会计盈余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F832.51;F224
  2.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控制权特征对会计盈余质量影响研究,F276.5;F224
  3. 公司内部治理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影响研究,F276.6;F224
  4. 名人CEO对组织吸引力的影响研究,F224
  5. 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与盈余质量,F224
  6.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与盈余质量相关性实证研究,F275;F224
  7. 基于现金流的盈余质量实证研究,F275
  8. 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F270
  9. 高管团队特征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F275;F224
  10. 企业家背景特征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F224
  11.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F224
  12. 盈余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F224
  13. 企业盈余质量与资本成本关系的实证分析,F275
  14. 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F224
  15. 基于高管报酬的盈余管理研究,F272.92;F224
  16. 制造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F224
  17. 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F276.6;F224
  18. 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F425;F224
  19.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研究,F224
  20. 沪深上市商业银行盈余质量实证研究,F224
  21. 股权激励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F276.6;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财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