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内在关联性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为例

作 者: 李强
导 师: 刘毅华
学 校: 广州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社会经济 关联 协调度 主导要素
分类号: F301.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要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加强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性研究,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与特点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关联的系统层面和主导要素层面入手,全面深入地对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根据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选取广州、珠海、东莞为典型城市,首先,从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关联的系统层面进行分析,运用协调度模型对其关联进行测度,并分析两者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演变特点及规律;其次,以政策变化、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为主导因素,分别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关联分析,找出各主导因素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关系。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协调度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综合水平和社会经济综合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两者的协调发展度逐步提高,并且经历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演化过程,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利用程度的加强,促进了两者的协调发展。土地利用综合水平与社会经济综合水平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交替领先的发展状态,说明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互反馈、相互促进的机制。从主导要素关联的角度对经济发展因素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联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发展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会从数量和结构两方面对土地利用变化产生影响,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阶段有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与之对应。通过对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耕地面积变化与外资利用、工业总产值呈显著负相关。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密切,随着经济发展土地利用集约水平不断提高。以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为主导因素与土地利用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发展起始阶段,工业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进入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加速阶段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发现,土地利用程度与工业化城市化因素的关联度很高,两者相互促进。以广州市近年来行政区划调整为例,对政策主导因素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关联性研究发现,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优化了城市土地利用空间,为实施新的城市发展战略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有利于城市总体发展;为广州市新的产业布局提供了用地保障,促进了产业的合理布局;加强对郊区土地利用的监管,提高对土地利用的全局统筹能力,使得土地利用趋向合理高效。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目录  9-12
Contents  12-15
第一章 绪论  15-27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24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6-18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8-23
    1.2.3 研究现状评述  23-24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4-25
    1.3.1 研究内容  24-25
    1.3.2 研究方法  25
  1.4 研究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25-27
    1.4.1 研究数据来源  25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5-27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及其典型城市发展概况  27-42
  2.1 珠江三角洲地区总体发展概况  27-29
    2.1.1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  27-28
    2.1.2 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特点  28-29
  2.2 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发展概况  29-42
    2.2.1 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  29-34
    2.2.2 珠海市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特点  34-38
    2.2.3 东莞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效益变化  38-42
第三章 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关联的系统分析  42-55
  3.1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42-48
    3.1.1 指标体系的选取  42-44
    3.1.2 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44-48
  3.2 评价结果及分析  48-53
    3.2.1 协调发展度阶段划分  48-49
    3.2.2 评价结果分析  49-53
  3.3 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关联系统分析的特点  53-55
    3.3.1 两者综合发展水平共同提高  53-54
    3.3.2 两者协调发展度加强  54
    3.3.3 两者相互反馈相互促进  54-55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主导因素的关联性  55-75
  4.1 珠海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因素的关联  55-64
    4.1.1 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因素的关联机制  55-56
    4.1.2 经济发展主要要素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联关系分析  56-62
    4.1.3 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因素的关联特点及其规律  62-64
  4.2 东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联及其表现  64-70
    4.2.1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联  64-65
    4.2.2 东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联及其表现  65-69
    4.2.3 土地利用变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关联的特点及规律  69-70
  4.3 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政策的关联  70-73
    4.3.1 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70
    4.3.2 90 年代以来广州市行政区划的变动  70-72
    4.3.3 土地利用变化与行政区划调整的关联性表现  72-73
  4.4 小结  73-75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75-78
  5.1 主要结论  75-76
  5.2 主要创新点  76
  5.3 主要不足与讨论  76-78
参考文献  78-8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3-84
致谢  84

相似论文

  1.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2.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S451
  3. 三坊七巷旅游景区与周边环境协调度评价研究,X820.3
  4. 洛阳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研究,X171
  5. 福建省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X826
  6.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水污染效应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X52
  7. 基于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研究,X24
  8. 曲靖清香型烤烟风格形成的土壤因素和烟叶品质特点分析,S572
  9. 黄淮和南方地区大豆育成品种籽粒性状遗传构成的分子标记解析及等位变异优选,S565.1
  10. 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S565.1
  11. 基于尺度转换提高MODIS影像耕地解译精度的方法研究,S127
  12. 基于同化能力杂种优势早期评价的桃光合特性研究,S662.1
  13. 论环境艺术系统中的城市家具设计,TS664.01
  14. 线性回归与灰关联在山西老陈醋质量体系检测中的相关性研究,TS264.22
  15. 农村社会救助中村集体对民间救助资源的整合,F323.89
  16. 灰色系统理论及相关模型的分析比较,N941.5
  17. 高分辨率SAR影像裸土信息提取及土壤含水量反演初探,S152.7
  18. 山西果园杂草数量生态与管理策略研究,S451
  19. 小麦蛋白磷酸酶TaPP2Aa/c的功能标记开发、作图和关联分析,S512.1
  20. 太原东山油松人工林数量特征与生物多样性研究,S791.254
  21. 基于土地环境与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对策研究,F301.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 土地开发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