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省级地区绿色工业发展模式及其路径选择研究-基于生态经济效率视角的分析

作 者: 刘师嘉
导 师: 朱南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绿色工业 生态经济效率 发展模式 发展路径
分类号: F4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0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绿色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尽量少的资源,同时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绿色发展的本质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而绿色工业是我国绿色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微妙时期,内外因素的双重压力使得中国必须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工业革命”。即由传统的工业化向绿色工业化转型,由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黑色工业”向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工业”转型。本文在对新型工业化与向绿色工业转型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经济效率视角,选取我国31个省级地区2005-2010年面版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模型)和Malmq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31个地区的工业发展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建议,以期望对我国地区的绿色工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本文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即文献综述,以及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全文框架,最后指出本文的可能贡献和不足。第二章理论基础综述。本章首先梳理了前人对工业化的理论成果,包括工业化的定义、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以及工业化的战略。然后回顾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国工业从传统工业化走向本世纪的新型工业的演进历程,以及绿色工业化的提出。最后给出效率、经济效率、生态效率的定义,分析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的关系,并提出了生态经济效率的概念。第三章DEA方法与地区绿色工业的生态经济二维模式。本章首先给出效率分析的DEA模型和反映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Malmqist生产率指数模型。然后提出地区绿色工业的生态经济二维模式的分析思路,给出4种工业发展的模型。第四章中国地区绿色工业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本章为全文的核心。首先确定31个省级地区的生态经济投入指标体系,并将2005年至2010年共6年的投入产出指标划分为2005年-2007年、2008年-2010年两个阶段和2010年共三个时段,分别对31个省级地区的经济效率、生态效率和生态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并以测得的平均经济效率值和平均生态效率值为依据,划分出各地区在三个时间段上所处的模式。本文还在生态经济效率分析的基础上,运用Malmq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31个地区的Malmqist生产率指数即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进行测算,由此分析生态经济效率、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从而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关系进行进一步的验证。本文所给出的地区绿色工业发展模式不仅能从横向比较各地区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竞争能力的高低和绿色化的进程,同时具有动态特征,能够从纵向观察各地区从一种模式到另一种模式的路径变化,从而作出各地区在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方面是退步还是进步的判断。在工业化的4种发展模式中,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两高”的模式A无疑为工业绿色化的最优模式。然而,基于各地区的自然禀赋、区位特征、历史和经济条件,以及当前所处的工业化模式和状态不同,其发展路径也不尽相同。最后,分析了可达到发展模式A的不同发展路径。第五章案例分析:四川与重庆绿色工业发展模式比较。本章以四川与重庆工业模式为重点进行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探索其由D模式走向A模式的发展路径。第六章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章先给出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然后提出我国不同地区走向绿色工业化的政策建议,希望能为后续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本文的不足之处是由于受指标和数据可得性限制,可能使本文结果有一些偏差。因此,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一定要更加注重指标数据的长期跟踪和收集。并且,随着我国各行政区域内部相关指标数据的完善和公布,对地区内的不同功能区、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生态经济效率的研究,也是笔者所期盼的。由于笔者知识有限,文中难免出现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在此,笔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2
1. 绪论  12-25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17
    1.1.1 选题背景  12-13
    1.1.2 选题意义  13-17
  1.2 文献综述  17-21
    1.2.1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地区工业发展研究  17-18
    1.2.2 关于地区工业效率研究  18-21
  1.3 本文研究方法及框架  21-23
    1.3.1 研究方法  21-22
    1.3.2 本文框架  22-23
  1.4 本文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23-25
    1.4.1 可能的贡献  23
    1.4.2 不足之处  23-25
2. 理论基础综述  25-36
  2.1 工业化的理论  25-28
    2.1.1 工业化的定义  25-26
    2.1.2 工业化的演进及战略理论  26-28
  2.2 中国的工业化  28-32
    2.2.1 从传统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  28-32
    2.2.2 中国传统工业向绿色工业转型  32
  2.3 经济效率、生态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率  32-36
    2.3.1 效率的概念  32-33
    2.3.2 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  33-34
    2.3.3 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的关系  34
    2.3.4 生态经济效率  34-36
3. DEA方法与地区绿色工业的生态经济二维模式  36-42
  3.1 DEA方法慨述  36-40
    3.1.1 效率分析的DEA模型  37-38
    3.1.2 Malmqist生产率指数模型  38-40
  3.2 地区工业的生态经济二维模式  40-42
4. 中国地区绿色工业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  42-51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2-44
    4.1.1 指标选择  42-44
    4.1.2 数据来源  44
  4.2 地区工业生态经济效率组合与发展模式分析  44-47
    4.2.1 地区工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44-45
    4.2.2 地区工业生态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45-46
    4.2.3 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46-47
  4.3 地区工业模式特征及战略路径选择  47-51
    4.3.1 地区工业模式特征分析  47-48
    4.3.2 地区工业模式战略路径选择  48-51
5. 案例分析:四川与重庆绿色工业发展模式比较  51-62
  5.1 四川与重庆工业发展现状  51-53
  5.2 四川与重庆工业投入产出指标分析  53-57
  5.3 四川与重庆工业生态经济效率比较分析  57-60
  5.4 四川与重庆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60-62
6.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62-67
  6.1 研究结论  62-63
  6.2 政策建议  63-67
结束语  67-69
参考文献  69-72
致谢  72-73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3

相似论文

  1. 当代中国汽车类杂志的发展路径与对策分析,G239.2
  2. 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研究,G812.4
  3. 中国第三次社会转型以来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研究,G812.0
  4. 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研究,D665
  5. 第四方物流在青岛港中的应用研究,F552
  6. 山西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F327
  7. 甘肃省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F323.22
  8. 我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发展路径研究,G659.2
  9. 生物网络的逆向建模与分析,R734.2
  10. 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G729.2
  11. 中国发展模式与政府管理的改革和创新,D630
  12. 企业新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研究,F272.92
  13. 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发展模式研究,F752.8
  14. 科技创新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地位作用探析,D820
  15. 现阶段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G122
  16.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对策研究,D412.6
  17. 重庆市黔江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F727
  18. 《讲述》在新传播环境下的传播模式和发展路径,G222
  19.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实证研究,F273.1
  20. 内蒙古“呼包鄂”经济区物流发展模式研究,F224
  21. 科学发展模式与后波普尔证伪主义研究,N0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建设与发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