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糖有氧供能条件下不同训练周期的游泳训练后骨骼肌恢复规律的研究

作 者: 姜燕
导 师: 殷劲
学 校: 成都体育学院
专 业: 运动人体科学
关键词: 超量恢复 糖有氧 骨骼肌 运动训练
分类号: G80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为了更好地将“超量恢复”理论应用到运动实践中,本研究在糖有氧游泳运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大鼠不同训练周期(每周单、双、三次大强度训练)的游泳训练,观察并测定运动后不同时段骨骼肌的能源物质及代谢指标的变化,以期掌握糖有氧供能为主的运动后骨骼肌的恢复规律,为运动员合理的安排训练,增强机体能力,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雄性SD大鼠132只,按不同周期负荷随机分为4组:S1组(42只,单周期训练组)、S2组(42只,双周期训练组)、S3组(42只,三周期训练组)和S0组(6只,作为安静对照组)。将训练组大鼠先进行一周的适应性游泳,然后按前述分组安排进行为期一周的训练,负重为体重的6%,大运动量为每组3次,中运动量为每组2次,小运动量为每组1次,每次游泳时间以糖有氧系统供能为主16分钟为标准。连续训练一周,分别观察训练后即刻、12h、24h、36h、48h、60h和72h的指标变化。测定大鼠腓肠肌中肌糖原、琥珀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指标。并分析探讨糖有氧供能为主运动后超量恢复的变化规律。结果:1.各训练组运动后即刻的肌糖原水平均明显下降,S2、S3两组呈显著性(P<0.01);S1组在训练后12小时恢复正常,在48小时含量上升超过了安静水平,并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S2组在训练后12小时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60小时肌糖原含量明显升高,出现超量恢复并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S3组在训练后24小时才恢复至安静水平,60小时含量高于安静水平(P<0.05)。2.训练后即刻S3组大鼠骨骼肌的SDH活性有所升高;S1组与安静值基本持平,在48小时SDH活性显著下降至安静值以下(P<0.01);S2组训练后48小时活性下降,出现超量恢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S3组训练后36小时才恢复至正常值,48小时显著下降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3.运动后即刻S1、S3组CK活性升高,S1组在训练后24小时恢复并降低于原有水平(P<0.05);S2组在训练后12小时基本恢复正常,48小时出现超量恢复降至安静水平之下,并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S3组恢复较慢,至训练后36小时才恢复至安静水平,60小时CK值降至低于对照组(P<0.01)。但在72小时S2、S3周期组的活性又有所上升。4.运动后即刻SOD活性降低,S1、S2组下降较明显(P<0.05),S2组24小时恢复正常水平,48小时活性继续上升高于安静值(P<0.01);S3组即刻稍有下降(P>0.05)从24小时起SOD活性持续升高,在48h时SOD的活性明显超过对照组(P<0.01)。结论:1.糖有氧供能条件下,大鼠游泳训练后单周期/周训练组,CK的活性在24小时恢复,肌糖原、SDH指标的超量恢复时段在48小时左右,有显著性意义;而SOD无明显恢复。2.糖有氧供能条件下,大鼠游泳训练后双周期/周训练组骨骼肌各指标的超量恢复出现在48小时左右,有极显著性意义;此组训练模式更适合于糖有氧供能型运动。3.糖有氧供能条件下,大鼠游泳训练后三周期/周训练组骨骼肌各指标超量恢复的时段在48至60小时之间,有显著性意义;该组的训练强度过大,不宜安排训练。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1 前言  11-12
2 文献综述  12-15
  2.1 超量恢复的发展过程  12-14
    2.1.1 超量恢复理论的提出  12
    2.1.2 超量恢复的质疑与重新审视  12-13
    2.1.3 超量恢复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13-14
  2.2 糖有氧运动的供能特点  14
  2.3 糖有氧运动后骨骼肌生化指标及酶活性的变化  14-15
    2.3.1 有氧运动对骨骼肌糖原含量的影响  14
    2.3.2 糖有氧运动对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14-15
    2.3.3 糖有氧运动对肌酸激酶活性的影响  15
    2.3.4 对骨骼肌 SOD 活性的影响  15
3. 研究对象与实验方法  15-21
  3.1 研究对象  15-16
  3.2 实验材料  16
  3.3 实验分组  16-17
  3.4 实验步骤  17-18
  3.5 样本采集  18
  3.6 指标检测  18-20
    3.6.1 肌糖元  18
    3.6.2 肌酸激酶  18-19
    3.6.3 琥珀酸脱氢酶  19
    3.6.4 超氧化物歧化酶  19-20
  3.7 光镜照片的制作  20-21
    3.7.1 石蜡包埋  20
    3.7.2 HE 染色  20-21
  3.8 数据处理  21
4 实验结果  21-30
  4.1 S_1组运动后 72 小时内指标变化及恢复趋势  21-22
  4.2 S_2组运动后 72 小时内指标变化及恢复趋势  22-23
  4.3 S_3组运动后 72 小时内指标变化及恢复趋势  23-24
  4.4 不同周期训练后大鼠同一指标的恢复情况  24-28
    4.4.1 不同周期训练后大鼠的肌糖原水平变化  24-25
    4.4.2 不同周期训练后大鼠的肌酸激酶水平变化  25-26
    4.4.3 不同周期训练后大鼠的 SDH 水平变化  26-27
    4.4.4 不同周期训练后大鼠的 SOD 水平变化  27-28
  4.5 安静对照组与 S1、S2、S3各组大鼠运动结束即刻的腓肠肌病理切片  28-30
5 分析与讨论  30-39
  5.1 糖有氧供能运动及其运动模型的建立  30-31
    5.1.1 糖有氧运动的供能特征  30-31
    5.1.2 糖有氧供能条件下运动模型的建立  31
  5.2 各实验组运动训练后骨骼肌的恢复规律  31-32
  5.3 不同周期的糖有氧训练对骨骼肌有氧代谢酶的影响  32-36
    5.3.1 琥珀酸脱氢酶与糖有氧供能运动  32-33
    5.3.2 肌酸激酶与糖有氧供能运动  33-35
    5.3.3 SOD 与糖有氧供能运动  35-36
  5.4 不同周期的糖有氧训练对骨骼肌糖原的影响  36-38
    5.4.1 糖原的供能  36-37
    5.4.2 糖原超量补偿对耐力运动的影响,  37
    5.4.3 耐力训练对运动后糖原恢复的影响  37-38
  5.5 各组大鼠运动训练后骨骼肌细胞微结构损伤的状况与机制  38-39
6 结论  39-40
7 参考文献  40-44
致谢  44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4

相似论文

  1. 蛋内注射瘦素对肉鸡出雏后早期骨骼肌生长的影响,S831
  2. β-酷啡肽-5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3.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骨骼肌内肿瘤的应用价值研究,R445.2
  4. 我国体育(大学)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研究,G807.4
  5. 女子100米优秀短跑运动员陈珏竞技能力结构诊断评价,G822.1
  6. 猪脂肪组织特异表达基因adiponectin调控元件的功能验证,S828
  7. 长春市中学体育特长生自我概念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G633.96
  8. 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与比赛负荷的研究,G845
  9. 江苏省普通高校定向越野队训练组织与管理模式研究,G826
  10. 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O629.1
  11. 壳聚糖和壳寡糖的抗氧化特性及其抑制苹果果汁褐变机理的研究,TS255.44
  12. 无锡市高级中学课余田径运动训练的调查研究,G633.96
  13. 游泳运动训练对中学生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G861.1
  14. 地塞米松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骨骼肌及运动终板修复作用的研究,R651.3
  15. 音乐调节法对缓解普通高校网球队员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G845
  16. 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并应用于葡萄糖催化氧化反应,O643.36
  17.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再生修复过程中FGF6的变化研究,R87
  18. 运动训练强度及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机制和功能影响的研究,R743.3
  19. 活性氧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介导高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R587.2
  20. 我国部分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现状研究,G807.4
  21. 近10年北美运动训练学研究分析,G808.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基础科学 > 运动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