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地理学特征解析

作 者: 邹兰
导 师: 程传银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关键词: 区域 竞技体育 项群理论 优势项目
分类号: G80-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体育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生活的大自然,从地理环境角度来讲,体育是人与大自然互相交融、互相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和其它范畴的文化活动一样,在其发展过程中,总要受到产生它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体育项目的地理学现象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中国历届全运会奖牌分布的分析统计,以项群理论为竞技体育的划分依据,通过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各个区域的竞技体育,通过统计各个区域的优势项目,对该项目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经济地理的优劣势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竞技体育的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相对应;2、中国竞技体育南北方地区差异表现在项目结构上;3、中国竞技体育东西部差异不仅体现在项目结构上,而且还表现在发展水平上;4、西部地区竞技体育项目区域性表现与自然地理更为紧密;5、中国竞技体育的区域性特征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6、区域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受人文环境与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根据各个区域的优劣势分析,扬长避短的提出发展竞技体育建议:均衡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以带动竞技体育的平衡发展;中西部地区要合理安排各区域的运动结构,利用有利条件,有重点、有步骤的科学发展本地区的优势项目;国家要注重教练员业务素质能力的培养,多为教练员的能力培养与经验交流提供场所和机会;平衡各区域饮食,注重运动员饮食习惯等。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前言  8-16
  1.1 选题依据  8-10
  1.2 研究目的  10
  1.3 研究意义  10-11
  1.4 研究对象  11-12
  1.5 研究方法  12
    1.5.1 文献资料法  12
    1.5.2 数理统计法  12
    1.5.3 逻辑分析法  12
  1.6 文献综述  12-16
    1.6.1 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5
    1.6.2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15-16
第2章 中国区域划分与各区域竞技体育优势项目项群分布  16-36
  2.1 竞技体育项目划分——项群理论  16-18
    2.1.1 项群理论概念  16
    2.1.2 项群理论划分依据  16-18
  2.2 中国的区域与南北方、东西部划分概述  18-21
    2.2.1 中国区域划分  18-21
    2.2.2 中国南北方划分  21
    2.2.3 中国东西部划分  21
  2.3 全运会奖牌分布  21-26
    2.3.1 全运会奖牌计算方法  21
    2.3.2 全运会奖牌分布  21-23
    2.3.3 第十、十一届全运会奖牌分布  23-26
  2.4 优势项目的定义及各区域优势项目的确定  26-36
    2.4.1 优势项目定义  27-34
    2.4.2 各区域优势项目确定  34-36
第3章 各区域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地理学现象分析  36-51
  3.1 东北地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地理学现象分析  36-39
  3.2 北部沿海地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地理学现象分析  39-41
  3.3 东部沿海地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地理学现象分析  41-43
  3.4 南部沿海地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地理学现象分析  43-45
  3.5 黄河中游地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地理学现象分析  45-46
  3.6 长江中游地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地理学现象分析  46-48
  3.7 西南地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地理学现象分析  48-49
  3.8 大西北地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地理学现象分析  49-51
第4章 结论和建议  51-53
  4.1 结论  51-52
    4.1.1 中国竞技体育的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相对应  51
    4.1.2 中国竞技体育南北方地区差异表现在项目结构上  51
    4.1.3 中国竞技体育东西部差异不仅体现在项目结构上,而且还表现在发展水平上  51
    4.1.4 西部地区竞技体育项目区域性表现与自然地理更为紧密  51
    4.1.5 中国竞技体育的区域性特征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51
    4.1.6 区域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受人文环境与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  51-52
  4.2 建议  52-53
    4.2.1 利用各区域有利环境拔尖优势项目  52
    4.2.2 均衡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以带动竞技体育的平衡发展  52
    4.2.3 西部地区要合理安排各区域的运动结构  52
    4.2.4 国家政策优惠  52
    4.2.5 努力提高教练员业务素质水平  52
    4.2.6 注重运动员饮食与饮食习惯  52-53
参考文献  53-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2. 基于多示例学习的用户关注概念区域发现,TP391.41
  3. 中山市区域性推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451.1
  4. 幼儿混龄区域活动管理研究,G617
  5.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开发与收益分配研究,G812.0
  6.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7. 中国政府惠农政策实证研究,D422.6
  8. 环境脆弱区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区域布局研究,X321
  9.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G644
  10. 中国区域性网上社区的舆情研究,G206
  11. 中国第三次社会转型以来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研究,G812.0
  12. 我国武术国际化发展障碍研究,G852
  13. 2008年北京奥运后江西省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研究,G812.13
  14. 青岛市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研究,X51
  15. 闻喜县镁工业区镁生产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特点,X53
  16. 经济模式变革下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G812.0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覆盖控制算法的研究,TN929.5
  18. 基于水平集区域分割的医学图像融合算法研究,TP391.41
  19. 基于三螺旋的区域创新系统效率评价研究,F224
  20.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2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区域发展研究,X32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