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信任问题研究
作 者: 王兆瑞
导 师: 高桂云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新媒体 网络 大学生 人际交往 人际信任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快速发展,衍生出新的社会生活场景,也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在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最基本特征是身体在场,然而,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却具有身体缺场和匿名性的特征。加大了交往中预期的难度,促使在交往领域中产生许多新的变化。时值20世纪末叶,信任的研究逐渐成为了显学,专著层出不穷,论文难以计数。然而,中国的的信任问题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系统性,对网络或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个案访谈的形式,得出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信任的基本状态和影响因素,并基于动机理论和政策理论,重点考察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交往动机、觉悟以及国家采取法律法规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并不高,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信任呈现出高风险事件低信任度和低风险事件高信任度的特征。与现实环境相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更注重事理而非关系,同时,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的匿名性和身体缺场状态助长了大学生在交往中的权宜和越轨行为。新媒体自身的环境、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以及国家对新媒体或网络的政策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总之,与现实环境相比,新媒体环境自身独有的特征,将长期影响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除了要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以及改进新媒体技术,更重要的是还要注重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注重从制度上去化解信任风险,出台一系列的与新媒体有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宣传,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以及新媒体环境的和谐有序发展而努力。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9 绪论 9-22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9-10 二、本课题研究综述 10-19 (一) 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10-12 (二) 信任相关理论及界定 12-17 (三) 大学生人际信任及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信任研究 17-19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9-20 (一) 研究内容 19 (二) 研究方法 19-20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20-22 (一) 本研究的重点 20 (二) 本研究的难点 20-21 (三) 本研究的创新点 21-22 第一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特点 22-34 一、事理影响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 22-25 (一) 高风险事件的低信任度 24 (二) 低风险事件的高信任度 24-25 二、关系影响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 25-29 (一)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度高于熟悉的人的信任度 25-27 (二)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差序格局 27-29 三、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特点 29-32 (一) 在不同的载体上呈现出不同的信任度 29-31 (二) 人际信任受同辈群体的影响较大 31-32 本章小结 32-34 第二章 人际信任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活动的影响 34-41 一、人际信任缺失对大学生活动的影响 34-36 (一) 信任缺失与大学生的权宜和越轨行为 34-35 (二) 信任缺失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脆弱 35-36 二、人际信任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受害现象分析 36-37 (一)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信任的轻信行为 37 (二)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求新、求异心态 37 三、人际信任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受益现象分析 37-39 (一)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促进了自身完善 38 (二)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促进了人际交往 38-39 本章小结 39-41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 41-51 一、大学生个人因素 41-44 (一) 社会信任危机加深了大学生的信任危机 41-42 (二) “杀熟”现象影响了大学生的信任行为 42-43 (三) 大学生安全感的缺乏产生信任危机 43-44 二、新媒体环境因素 44-47 (一)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隐蔽性缺乏高信任度的基础 44-45 (二)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虚拟性降低交流双方言行的可信性 45-46 (三) 新媒体环境下的身体的缺场性助长了人际信任的危机 46-47 三、社会环境因素 47-50 (一) 现实社会环境中约束性机制的缺失 47-48 (二) 现实社会中非约束性机制的淡漠 48-49 (三) 社会利益分配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信任形成 49-50 本章小结 50-51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对策分析 51-58 一、新媒体发展的角度 51-53 (一) 强化新媒体的责任意识,建立信任平台 51-52 (二) 构建大学生新媒体行为的社会时空边界,强化自律意识 52-53 二、大学生自身角度 53-55 (一) 加强对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规范交往行为 53-54 (二) 改变大学生生存状态,引导大学生需要满足场域的转移 54-55 三、现实社会环境的角度 55-57 (一) 完善立法,强化制度管理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教育培育 55-56 (二) 弘扬传统文化,以“信”立人 56-57 本章小结 57-58 结语 58-60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60-61 参考文献 61-62 致谢 62-63 案例附录 63-65
|
相似论文
-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过程中物性研究及数据处理,TE644
- 复合超声振动拉丝的理论与实验研究,TG663
-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 调频式电容位移传感器高速测频与非线性校正技术研究,TH822
- 基于多Agent理论的卫星协同定轨技术研究,V474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综合测试技术研究,U469.72
- 基于感性负载的车身网络控制系统,U463.6
- 复杂边界条件下多体结构的瞬态热分析,TK124
- 基于MODBUS的发电厂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TM621
- 配电网故障定位与网络重构算法的研究,TM727
- 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疾病相关miRNA挖掘方法的研究,R341
- 多端口网络通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TN929.5
- 宽带卫星网络中的TCP拥塞控制机制的研究,TN927.2
-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 多基地高频雷达固定站中央主机软件研制,TN957.5
- 卫星网络中移动IP路由选择的研究,TN929.5
- 基于OLSR的Ad Hoc网络功率意识路由协议,TN929.5
- 并行分布式网络模拟器PDNS容错技术的研究,TP302.8
- 基于NS2的PeerCast模拟平台设计与实现,TP311.52
- 中医舌诊中舌形与齿痕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