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WTO反倾销规则中的损害认定制度探究

作 者: 王佩
导 师: 邹龙妹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经济法学
关键词: WTO规则 损害认定 实质损害 因果关系
分类号: D99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反倾销制度是WTO许可使用的贸易保护措施之一,因其启动简便、作用有效、直接且隐蔽的特点,日益得到各成员方的重视和援用。反倾销制度的目的在于抵制对进口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倾销,而非普遍地打击倾销本身。反倾销措施的启动须以调查机关对倾销进口产品致使国内产业遭受损害的肯定性结论为前提。因此,产业损害认定的相关问题在反倾销调查中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调查的核心内容,更是限制反倾销措施滥用的重要环节。中国作为WTO成员方,反倾销立法及实践均须符合WTO规则。为此目的,制度上明确《反倾销协定》第3条“损害认定”的含义是充分运用国际规则的前提。调查机关对事实、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审慎分析则是规则得以适用的必要条件,也是合理利用国际反倾销法律制度,维护进口国产业良好发展环境、合法利益及全球公平贸易秩序的重要环节。本文立足WTO《反倾销协定》现有规则的合理性及通行解释,以求对《反倾销协定》规则中的模糊与不确定性之处加以明晰。文章亦将从实践的视角和操作的层面关注和讨论如何描述、体现倾销损害,以得到争端解决机构的采纳与认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和实践,对有关问题提出改进的参考方案。本文的论述逻辑如下:第一章介绍倾销、反倾销的含义、特征;损害认定制度的概要内容,及其在反倾销中的价值,为后文的展开提供框架。第二章通过分析同类产品与国内产业来构建损害认定客体的确立标准。第三章在总结WTO争端解决机制及成员方实践的基础上,对损害的审查(包括实质损害、实质损害威胁和实质阻碍)的具体因素和要求进行解释和明确,并探讨了累积评估的适用。第四章通过比较WTO框架下规则标准的变迁及中国实践经验,探讨了倾销进口产品与国内产业损害间因果关系程度及真实性的标准问题,并讨论了中国运用策略上的转变。第五章以欧盟的实践为例,对损害幅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探讨中国采纳适用的可能性及步骤问题。结论部分总结了各章关于中国立法和实践完善的要点。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4
第一章 反倾销损害认定制度概说  14-19
  第一节 倾销性质的界定  14-15
    1.1.1 价格歧视是倾销的本质  14
    1.1.2 倾销的动机及影响分析  14-15
    1.1.3 判断构成倾销应考虑的因素  15
  第二节 反倾销法律制度的特征  15-16
    1.2.1 反倾销规则的法律渊源广泛  16
    1.2.2 反倾销规则程序法与实体法界限的模糊性  16
    1.2.3 反倾销规则的性质为行政法  16
  第三节 损害认定是反倾销规则的核心组成部分  16-19
    1.3.1 损害认定的主要内容  17-18
      1.3.1.1 损害客体的界定  17
      1.3.1.2 损害的种类及衡量因素分析  17-18
      1.3.1.3 因果关系的认定  18
      1.3.1.4 损害幅度的确定  18
    1.3.2 损害认定制度在反倾销法中的价值  18-19
第二章 反倾销损害认定的客体表现形式及其分析  19-35
  第一节 “同类产品”的界定分析  19-27
    2.1.1 同类产品的认定属成员方调查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范畴  19-21
      2.1.1.1 欧盟关于同类产品认定标准的规定  19-20
      2.1.1.2 中国关于同类产品认定标准的实践与立法存在的问题  20
      2.1.1.3 同类产品认定的实证分析  20-21
    2.1.2 同类产品认定标准中相似性的基础要素——物理特征  21-23
      2.1.2.1 美国立法与实践的客观物理标准  21-22
      2.1.2.2 欧盟立法与实践的客观物理标准  22
      2.1.2.3 中国立法与实践的客观物理标准存在的问题  22-23
    2.1.3 同类产品认定标准中的产品的用途与竞争关系的考量  23-27
      2.1.3.1 同类产品是“直接竞争或可替代产品”的一个子概念  23
      2.1.3.2 同类产品认定中产品用途与竞争关系的评估  23-26
        2.1.3.2.1 产品用途及其互换性因素对同类产品认定的影响  23-25
        2.1.3.2.2 消费者的意见对同类产品认定的影响  25
        2.1.3.2.3 产品价格对同类产品认定的影响  25
        2.1.3.2.4 同类产品认定中产品用途与竞争关系分析示例  25-26
      2.1.3.3 半成品分析法在同类产品认定时的作用  26-27
  第二节 “国内产业”的界定分析  27-35
    2.2.1 合格的国内生产者认定标准的立法与实践  27-29
    2.2.2 “一个主要部分”认定标准的立法与实践  29-30
      2.2.2.1 同类产品国内总产量可能存在多个主要部分  29-30
      2.2.2.2 中国在国内产业界定中的立法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30
    2.2.3 申请人代表性与国内产业的独立关系  30-35
      2.2.3.1 申请人代表性条款与国内产业的认定无关  31
      2.2.3.2 对调查机关自由裁量权的限制  31-32
      2.2.3.3 中国申请人代表性与国内产业认定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2-35
第三章 反倾销损害的审查  35-48
  第一节 对倾销进口产品数量及价格影响的考虑  35-37
    3.1.1 倾销进口产品数量标准中“大幅”不是一项量化标准  36-37
    3.1.2 倾销进口产品数量及价格不是明确裁决要求  37
  第二节 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影响的评估  37-46
    3.2.1 强制性评估清单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38-39
    3.2.2 “评估(evaluation)”的含义及要求分析  39-41
      3.2.2.1 产业指标相关性与全面评估义务  39-40
      3.2.2.2 中国反倾销法产业损害审查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0-41
    3.2.3 实质损害威胁的审查标准分析  41-44
      3.2.3.1 认定实质损害威胁的特定要素与持续性倾销的影响  42-43
      3.2.3.2 实质损害威胁审查因素实证分析  43-44
    3.2.4 实质阻碍的审查标准分析  44-46
      3.2.4.1 处于萌芽期的国内产业的认定标准  44
      3.2.4.2 新兴产业的认定标准  44-45
      3.2.4.3 WTO有关实质阻碍规则的发展与完善建议  45-46
      3.2.4.4 中国反倾销法中实质阻碍审查标准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6
  第三节 对多成员方倾销进口产品的累积评估  46-48
    3.3.1 累计评估不须以对单个国家的评估作为条件  46-47
    3.3.2 强制累计评估的利弊分析  47-48
第四章 倾销进口产品与国内产业损害的因果关系的界定  48-52
  第一节 WTO框架下因果关系标准的沿革  48-50
    4.1.1 因果关系程度的认定  48-49
      4.1.1.1 “主要原因”标准的利弊分析  49
      4.1.1.2 “原因之一”标准的利弊分析  49
      4.1.1.3 强化“非归因要求”的利弊分析  49
    4.1.2 明确“已知”其他影响因素的范畴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  49-50
  第二节 中国关于因果关系标准的立法与实践分析  50-52
    4.2.1 中国关于因果关系标准的规定与实践变化  50-51
    4.2.2 中国对因果关系认定标准的立场分析  51
    4.2.3 因果关系认定标准的宽严程度对损害认定的影响分析  51-52
第五章 损害认定中损害幅度的确定  52-55
  第一节 《反倾销协定》中的从低征税规则与欧盟的实践  52-53
    5.1.1 从低征税规则的要求分析  52-53
    5.1.2 欧盟从低征税经验利弊分析  53
  第二节 从低征税规则在中国的前景  53-55
    5.2.1 对从低征税规则在中国的现状分析  53-54
    5.2.2 中国对计算损害幅度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54-55
结语:WTO框架下中国反倾销损害认定规则与实践的完善  55-57
参考文献  57-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逻辑视野内的因果关系探析,B812
  2. 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认定问题研究,D923
  3. 论环境犯罪,D924.3
  4. 不作为渎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93
  5. 刑法中事实错误问题研究,D914
  6. WTO框架下中俄贸易发展研究,F752.7
  7. 论大规模人身侵权,D923
  8. 中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关系的实证研究,F224
  9. 我国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6;F822.5
  10. 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研究,H146
  11. 休谟因果关系之谜,B561.291
  12. 肖志军不作为致人死亡案法理分析,D914
  13. 增进产业竞争优势的地方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F224
  14. 我国医疗损害举证责任研究,D923
  15.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股票市盈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51;F822.5
  16. 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领先滞后关系研究,F832.51
  17. 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触发复杂网络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O157.5
  18. 复杂脑效用性网络研究,O157.5
  19. 基于长记忆过程的中国通胀率与通胀不确定性关系研究,F822.5
  20. 不作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914
  21. 论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D91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国际法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