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学生语用知识对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影响的研究

作 者: 鲁旭晗
导 师: 李颖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语用知识 听力理解 CET4
分类号: H3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已实施二十多年,它是一项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传统的英语教育注重对词汇、语法与语言结构的培养,而当今环境下的英语教育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尤其强调对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四级考试在经历了第一次改革之后,于2006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革新。在新教学大纲中,更加注重对考生交际能力的测试,因此在听力理解部分增加了推理判断题和语意理解等方面的内容,对听力中所应测试的技能做出如下要求:第一,要测试对大意的理解;第二,理解具体细节;第三,能辨识说话者的态度和意图,第四,能根据对话进行推理和演绎,第五,能识别话语中的交际功能,第六,理解语音特点,如重音、语调等;第七,理解句子关系,如比较,原因,结果,程度和目的等。新四级听力更加强调对说话者态度、意图等的理解和推测,更多的要求测试者能够理解对话的“弦外之音”;并相应减少了对语音和句子结构上的测试。针对这一变化,高校一线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第一,应进一步研究新四级听力的性质,找到其出题的侧重点和方向;第二,应该根据新四级听力的性质,从相关语言研究理论出发,找到适合新四级听力的解题方法,继而把其应用于今后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使用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说者和听者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只按一定的语言形势与其交际功能一一对应,往往会影响交际的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的语法和词汇基础过硬,但听说能力偏弱。何自然(1991)教授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之所以出现英语语用失误与我们的英语教学没有注意语用能力的培养有关。那么什么是语用能力呢?1963年Chomsky在《句法理论若干问题》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能力”这个概念,他还区分了能力(competence)与表现(performance)。“能力是指一个语言使用者关于语言系统的基本理解,或者说是语言使用者的内在语言知识或内有语法;而表现则是指具体场景中语言的真实使用”。(Chomsky 1963:3-4)。Chomsky所谓的能力也可以称之为“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在1977年,Chomsky又将能力分为: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和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他认为语法能力指的是语言形式的准确性,而语用能力则体现为具体情景中语言运用的合适性(appropriateness)。Leech(1983)认为社交语言学和语用语言学是有区分的。在此基础上,Thomas将语用能力定义为:“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有效使用语言的能力和在语境中理解语言的能力”(Thomas 1983:94)。语言使用者在掌握了一定量的语言知识,既语法能力之后,他们才能根据这些知识辨音、用词、造句和交流。而语用能力能让他人在特定的语境下理解会话人所表达话语的真正含义,从而实现某种交际目的。语用学,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的是语言的运用,特别是语言使用者和语言发生的具体环境的关系,这门学科揭示了话语及语境的关系。语用学中的理论知识如“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间接性”、“合作原则”、“关联性”及“礼貌用语”,也对听力理解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鉴于以上情况,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学生自身的语用知识与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成绩的关系。这个问题主要想解决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否会对四级英语听力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即学生在掌握了一定语用知识之后,是否会在四级听力测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第二,如何在课堂中传授学生语用知识。这个研究问题主要想解决在传统大学非英语专业听力课堂中教授语用学知识的一些方法和手段。本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和背景,提出了两个主要研究问题,阐述了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且介绍了文章的大体结构。第二章是对本论文所涉及理论的总体概述,为下几章的讨论提供了研究背景参考和理论框架。这一章首先概括性地介绍了在中国传统英语教学中对于语法知识的强调,从而导致了学生语用能力的缺失。继而又介绍了语用能力这个重要的概念。Chomsky(1963)最早提出了“能力”这个概念,并把能力进一步划分为“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两类。另一位语言学家Hymes(1972)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个概念。在此基础上,Bachman(1990)把交际能力划分为三类,其中的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中又可分为结构能力和语用能力两种,他又进一步把语用行为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行事行为。除此之外,本章还对Thomas (1983),Bialystok(1997),和我国语言学者何自然(1997)及刘绍忠(1997)等人对语用能力的阐述进行了归纳。此外,本章也对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关联理论等理论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本论文通过前测(pre-test)和后测(post-test)分别来测试学生在实证研究前和研究后的英语听力水平。并把两次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以回答本论文第一个研究问题。用来进行测试的试题由本论文作者自己给出,为了保证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所有题目均选自历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理解部分。测试所用试题包括2个部分,第一部分由8个短对话和2个长对话组成,共15道题;第二部分由3个篇章组成,共10道题。两次测试中,分别有12道题测试学生的语用能力,题目所占比例为总测试的50%左右。试题类型的平均分配有利于客观的比较、分析和总结。在前测之后,是为期15周的实证研究。本论文选取长春某二级学院大学一年级会计专业的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证过程所用书籍为《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在90分钟课堂中,主要讲解10个短对话,1个长对话和1个篇章,还选用2006—2011的四级听力真题为课堂补充材料和练习之用。除此之外,每四周讲解一个语用知识,如“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间接性”、“合作原则”、“关联性”及“礼貌用语”,并辅以练习以强化学生对于该语用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应用。并在后测之后对所有40名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以掌握他们对课堂所学语用知识的理论性和使用性的掌握情况,进一步证明语用知识与听力理解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对所收集的研究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回答了提出的两个研究问题并分析了产生结果的原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总结、分析,本论文发现,学生的后测成绩高于前测成绩,在前测中学生对于测试语言知识的题目掌握尚可,但对测试语用知识的题目普遍丢分较多;而经过15周的系统学习,在后测中,不但听力测试总体成绩有了提高,在测试学生语用能力的题目上学生有明显的进步。并且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补充说明了学生在经过了15周的学习后,其语用知识得到了有效的积累和提高。因而也证明了学生的语用能力对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测试的成绩有促进的作用。之后本文并通过总结实证研究中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经验,提出了在课堂上讲授语用知识的方式和手段。第一,要总结出在听力理解测试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语用知识作为课堂上所传授的主要内容;第二,教师要注重积累相关的语用知识和相应的教学手段;第三,总结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测试中测试语用知识的题目,把题目汇总,作为巩固语用知识理论的实践练习。第五章阐述了本次研究的主要发现,为今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出启示,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给今后的研究提出的一些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英语听力教学中往往由于不注重语用知识而只强调语法知识的作用导致了听力过程中的语用失误。如不注重对语用失误的纠正,学生很有可能在强调交际能力的听力测试中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在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上一章得出的研究结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用知识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此外教师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有效地把语用知识的教授融入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中。最后,提出了本论文存在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相关研究的一些建议。首先,本论文只选取了某二级学院一个班的同学作为实验对象,因为二级学院学生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因此实验对象具有一定局限性。其次,对于本文所提出的教授语用知识的方法并没有真正应用于除本次实证研究之外的真实课堂中,因此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还可以继续探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8
Abstract  8-14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4-18
  1.1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14-15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5-16
    1.2.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15
    1.2.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15-16
  1.3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16-18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18-31
  2.1 Theoretical Definition of Pragmatic Knowledge and Pragmatics  18-23
    2.1.1 Review of Pragmatic Knowledge  18-21
    2.1.2 Review of Pragmatics  21-23
  2.2 Summary of the Theories in Pragmatics  23-31
    2.2.1 Speech Act Theory  23-24
    2.2.2 Cooperative Principle  24-26
    2.2.3 Politeness Principle  26-28
    2.2.4 Relevance Theory  28-31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38
  3.1 Research Questions  31
  3.2 Research Subjects and Classroom Procedure  31-32
    3.2.1 Subject Selection  31-32
    3.2.2 Classroom Procedure  32
  3.3 Instrumentation  32-34
    3.3.1 Testing  32-33
    3.3.2 Questionnaire  33-34
  3.4 Data Collection  34-35
  3.5 Data Analysis  35-38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38-50
  4.1 The Effects of Pragmatic Knowledge on CET4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8-48
    4.1.1 Characteristics of New CET4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9-43
    4.1.2 Participants’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43-47
      4.1.2.1 Pre-test and Post-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43-47
      4.1.2.2 Participants’Responses to the Questionnaire  47
    4.1.3 Conclusion  47-48
  4.2 Best Ways to Teach Students Pragmatic Knowledge in Class  48-50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0-56
  5.1 Major Findings  50-52
    5.1.1 Pragmatic Failure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50-51
    5.1.2 Implication for Learning  51-52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2-54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54-56
Bibliography  56-61
Appendix I  61-65
Appendix II  65-69
Appendix III  69-70
Acknowledgements  70-71
作者简介  71

相似论文

  1. 基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认知听力策略培训模式研究,G633.41
  2.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H319
  3. 背景知识和语篇知识对大学英语听力理解影响的对比研究,H319
  4.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提高会话含义理解能力的实验研究,H319.9
  5. 使用听力辅助法降低学生听力理解焦虑的实证研究,H319
  6. 焦虑对高职院校学生听力成绩的影响,H319
  7. 语篇长度对英语新闻听力任务难度的影响,H319
  8. 会话含义及其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H319.9
  9. 语境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作用,H319
  10. 一项基于网络听力环境的学习自主性调查,G434
  11.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与其整体水平的相关性研究,H319.3
  12. 提高大英学生听力能力的新探索,H319.9
  13. 从交际性语言测试看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测试的效度,H319
  14. 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之研究,H319
  15. 论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H319
  16.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on Listening of Chinese College Non-English Majors,H319
  17. 关于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障碍及策略运用的调查研究,G633.41
  18. 以图式理论为指导探析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提高与改善,H319.3
  19. 可理解性输入理论的应用研究,G633.41
  20. 我国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语用教学,G633.4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语文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