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作 者: 周先行
导 师: 郭院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海洋环境污染 公民诉讼 司法实践 法律制度构建
分类号: D922.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0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国家机关、法人、公众团体或公民以维护环境公益为目的,针对触犯环境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我国日益凸显的环境污染问题,引发了对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研究热潮,虽然这一制度尚未形成,但我国对这一制度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为构建这一制度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我国传统法律制度往往重视“对人的损害”,很少关注“对环境的损害”,因此,我国未形成环境损害赔偿的有关制度或量化标准。同时,传统诉讼法中的“直接利害关系”理论,将大多数社会公众拒之于环境公益诉讼门外,致使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面临巨大阻碍。由于海洋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其污染具有明显的公益特征,因此,顺应国际环境保护趋势,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引入海洋环境保护领域,建立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尤为必要。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是国家机关、法人、公众团体或公民为维护我国海洋环境公共利益,针对损害海洋环境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的法律制度。我国现有环境公益诉讼理论、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及实践,对我国构建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的有关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第一部分从现有环境公益诉讼的定义中,析出判断环境公益诉讼的关键,并概括了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和主要制度。第二部分简要概述了海洋环境污染的特征、危害,总结了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保护中存在的立法、行政问题,从而论证了构建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则以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为借鉴,重点阐述了公民诉讼中有关制度,同时对“墨西哥湾”漏油事故进行评析,认为美国在海洋环境保护中采用了双重保护模式。第四部分概括了我国有关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及障碍,并结合“塔斯曼海轮”案件进一步阐明构建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本文在第五、第六部分以美国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司法实践为借鉴,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主要对被告范围、原告资格标准及次序问题、滥诉限制问题以及污染损害赔偿的范围、量化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更好的指导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及司法实践。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前言  11-12
一、环境公益诉讼基本理论  12-16
  (一) 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  12-14
    1、环境法学界界定  12-13
    2、司法实务界界定  13-14
  (二) 判断之关键  14-15
  (三) 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  15-16
  (四) 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制度  16
二、从海洋环境污染看我国构建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16-21
  (一) 海洋环境污染的特征  17-18
  (二) 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  18
  (三)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8-20
    1、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19
    2、行政上存在的问题  19-20
  (四) 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20-21
三、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基本理论与实践  21-25
  (一) 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概述  21-23
    1、公民诉讼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21-22
    2、公民诉讼制度主要内容  22-23
  (二) 美国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实践  23-25
    1、“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案例评析  23
    2、相关方的司法回应及美国海洋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借鉴  23-25
四、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与实践  25-32
  (一) 涉及海洋污染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有关法律依据概述  25-27
  (二) 建立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障碍  27-29
    1、现行法律对原告主体资格认定的限制  27-28
    2、明确原告主体类型存在争议  28-29
    3、损害赔偿范围及损失量化问题  29
    4、诉讼费用承担问题  29
  (三) “塔斯曼海”轮漏油事件案例分析  29-32
    1、案情简介  29-30
    2、诉讼请求及判决  30
    3、案件之环境公益诉讼性质分析  30-31
    4、本案延伸思考  31-32
五、对构建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公益诉讼制度几点思考和建议  32-37
  (一) 主体制度  32-35
    1、被告范围的确定  32-33
    2、原告资格的明确  33-35
  (二) 鼓励起诉制度  35
  (三) 滥诉限制  35-36
  (四) 损害赔偿制度  36-37
六、结论  37-38
参考文献  38-44
致谢  44-45
个人简历  45
发表的学术论文  45

相似论文

  1. 论环境权的可诉性,D922.68
  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925.1
  3. NGO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922.68
  4.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925
  5.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践与建议,D923.4
  6. 国际海洋法面临的新挑战,D993.5
  7. 网络诽谤刑事问题研究,D924.3
  8. 我国假释制度司法实践研究,D926
  9. 从刑事司法实践看我国陪审制重构,D926.2
  10. 社会危险性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D925.2
  11. 论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D923.6
  12. 论日常家事代理权,D923.9
  13. 交强险若干问题探讨,D922.284
  14. 减刑、假释司法实践若干问题研究,D924.1
  15. 我国环境保护法庭建设之研究,D926.2
  16. 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研究,D922.29;X32
  17. 我国刑事和解的实践及制度建构,D925.2
  18. 公司法人格混同的理论和判例研究,D922.291.91
  19.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现状及问题研究,X820.3
  20. 我国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定位及制度构建研究,D926.3;D922.6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 环境保护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