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先秦篆书的形式秩序建构

作 者: 莫鞠聪
导 师: 黎东明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先秦 篆书 形式秩序 建构
分类号: J29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类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人类理性精神的积淀以及对形式秩序的向往与建构。中国书法在形式秩序方面的发展进程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中,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极为相似的同步性。书法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外化显现形式,随着人类理性精神的提高以及对形式秩序认识的逐步提升,在形式秩序方面也逐步发展成熟。本文以形式秩序的发展演变为主线,以商、西周、秦各时代的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对从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秦刻石等篆书艺术的历史发展轨迹进行考察,论证篆书艺术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书法形式秩序的建构历程,揭示对书法形式秩序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具体分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线条样式的确定。提出以线代面、以直代曲的观点,对仿形线条样式进行具体论述;运用篆引的发现与成熟对准仿形线条样式进行论证,提出肥笔的消亡、锐笔的消退、书写特性的确立的观点进行具体论述;提出几何抽象式线条样式的观点对图案化仿形线条样式进行具体论述。最终论证中国书法艺术的核心表现形式——线条样式的发现与发展过程以及书写性线条样式的秩序化过程。第二章,字形结构的秩序建构。提出图画式仿形、符号化简化、同字异形的观点对甲骨文阶段进行具体论述;提出字形的规范化、符号化对金文阶段大篆典范的建立进行论证;运用文字结构的规范统一、字形结构的几何式抽象对秦刻石文字阶段进行论证。第三章,构形空间的秩序建构。提出形体大小较大差异、构形空间的不稳定性、构形的抽象性与形象性共存的观点对甲骨文阶段进行具体论证;提出文字大小的逐步统一、文字形体空间的规范、文字象形特征的逐渐消退观点进行具体论证;提出垂直重心的建立、对称与均衡的形式法则、上紧下松的构形图式、预成图式的建立的观点进行具体论证。第四章,章法秩序的建构。提出随形布势、多块面的篇章、自上而下、纵向成列的观点对甲骨文阶段章法进行具体论证;提出预置空间、下行而左、纵向垂直、横向行列的观点对金文阶段章法进行具体论证;提出整体空间的静态的平衡感与抽象的几何装饰性特征构成整饬简洁的平衡图式论证秦刻石章法秩序典范的建立。最后得出结论,篆书艺术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形式秩序的建构的历程,为书法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期抛砖引玉,希望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书法形式秩序研究产生兴趣并推进对中国书法史的进一步研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0
一、先秦时期的文字建构概述  10-12
二、线条样式的确认  12-18
  (一) 甲骨文—仿形线条样式  12-13
    1. 以线代面  12-13
    2. 以直代曲  13
  (二) 西周金文—准仿形线条样式  13-16
    1. 肥笔的消亡  13-14
    2. 锐笔的消退  14-15
    3. 书写特性的确认  15-16
  (三) 秦刻石—图案化仿形线条  16-18
三、字形结构的秩序建构  18-23
  (一) 甲骨文—文字的开创之功  18-20
    1. 从图画式仿形到符号化简化  18-19
    2. 同字异形  19-20
  (二) 西周金文—大篆典范的建立  20
  (三) 秦刻石—字形结构的标准化  20-23
    1. 文字结构的统一规范  21
    2. 字形结构的几何抽象  21-23
四、构形空间的秩序建构  23-30
  (一) 甲骨文的构形空间  23-24
    1. 形体大小差异显著  23
    2. 构形空间的不稳定性  23-24
    3. 构形的抽象性与形象性共存  24
  (二) 西周金文的构形空间  24-26
    1. 文字大小的逐步统一  25
    2. 文字形体空间的规范  25-26
    3. 文字象形特征的逐渐消退  26
  (三) 秦刻石的构形空间  26-30
    1. 垂直重心的建立  26-27
    2. 对称与均衡的形式法则  27-28
    3. 上紧下松的构形图式  28
    4. 预成图式的建立  28-30
五、章法秩序的建构  30-36
  (一) 甲骨文—章法秩序的初步建立  30-32
    1. 随形布势  30
    2. 多块面的篇章  30-31
    3. 自上而下、纵向成列  31-32
  (二) 西周金文—章法秩序的逐渐成熟  32-34
    1. 预置空间  32
    2. 下行而左  32-33
    3. 纵向垂直  33
    4. 横向行列  33-34
  (三) 秦刻石—章法秩序典范的建立  34-36
结语  36-38
注释  38-39
参考文献  39-40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40
读研期间获奖情况  40-41
致谢  41-42

相似论文

  1.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2. 古希腊与先秦美学思想比较,B83-09
  3. 建构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社会背景指标研究,D669
  4. 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建构研究,D820
  5. 基于思维导图的网络讨论式教学研究,G434
  6. 《大公报》舆论建构途径研究(1925-1932年),G219.29
  7. 学生课程意识研究,G423
  8. 建构主义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究,G633.2
  9. 先秦儒家义利观与现代经济伦理的架构,B82-09
  10. 先秦时期旌表制度研究,K22
  11. 公诉引导侦查制度研究,D925.2
  12. 论先秦儒家之“义”的道德精神,B222
  13. 论我国法官解释机制的建构,D926.2
  14.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G633.3
  15. 高中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G633.6
  16. 先秦儒家文学传播思想研究,G206
  17. 被建构的“中国形象”,I106
  18. 合作学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的研究,H319
  19. 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模式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H319
  20. 未成年人监禁刑行刑模式探究,D926.7
  21. 基于Moodle的《网页设计与制作》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中图分类: > 艺术 > 书法、篆刻 > 中国书法、篆刻 > 书法作品:按书体分 > 篆书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