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态移民与牧民文化变迁研究-以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德格村为例

作 者: 才多吉
导 师: 干木滚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藏学
关键词: 生态 牧民 移民 文化变迁
分类号: C9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加之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导致三江源地区雪线上移,冰川后退,降水和径流减少,草场退化,土壤沙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为了遏制这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态势,国家已经启动了相应的许多措施,其中规划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针对这一环境恶化现象的直接对应措施。这一规划的基本思路为,从划分的区域内退出一切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或方式,妥善安排三江源区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逐步减轻天然草场的生态负荷,使自然生态和牧业生产相对保持平衡为目的。规划区包括三个省份及自治区,17个县市,总人口占55.72万,保护区内的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为藏族。也就是说,保护区内的主要移民对象为藏族牧民。计划搬迁安置牧民2066户,总人数11000人,移民安置方式按照《总体规划》中的适度聚集和异地搬迁(跨县,跨州)来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使得大量的牧民群众离开他们生息繁衍的牧场,来到县城边相对陌生的地方生活。它不仅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它还将延伸到个体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包括: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不同社会环境中的理想、价值观和伦理观,这些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针对上述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某些状况,笔者从诸多移民中选取了较具代表性的德格村作为个案,运用文化适应,族群认同,文化变迁等方面的有关人类学理论,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口述等人类学研究方法,在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德格村生态移民中的文化变迁与调适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生态移民”近年来作为牧区的热点话题,不仅对藏族牧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使牧民们在迁移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同时,为了保护环境,生态移民政策已在西部获得了大力实施,使牧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及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随着变迁的加深,生态移民政策也受到了广大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笔者作为一个藏族对牧民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首先,学术意义。通过对德格村文化变迁的调查研究可知,数千年传承和积淀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行为等不仅都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迁,而且随着生态移民政策的实施,这种变迁的速度将更为迅速。其次,历史意义。藏族牧民文化是整个藏族文化的核心,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录音、摄影等方式将传统文化变迁的过程真实地记录并保存下来以预防其消失,而且可以使已遭破坏甚至会在将来消失的传统文化资料保留下来,以为后人留下重要的真实历史资料。再次,社会意义。通过对德格村变迁过程的调查研究,可以反映出整个藏族牧区社会结构、社会交往、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所出现的问题。目前国内对生态移民问题的研究已有大量的专著出版,如程瑜在其所著的《白村生活——广东三峡移民适应性的人类学研究》一书中,从人类学的角度,通过对三峡外迁移民在广东迁入地生活初期的基本生活生产状况的调查,分析了他们与当地人、当地政府的社会关系的互动与移民初期生活的种种不适应情况,并对引发移民所面对的困难的原因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和分析。又如苏发祥在其所著的《安多牧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一书中,通过对安多藏族的调研,真实反映了藏族所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书中主要对生态移民后的经济状况进行了研究,但其对社会文化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在对生态移民问题的研究上仍有很大的空白。另外,青海省近期成立了专门对生态移民问题进行研究的小组,由此可见政府对生态移民问题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但此研究小组成立至今也并未从学术层面对这一生态工程进行过研究因此在此研究方面至今并未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特别是在藏文学术领域至今可以说空白因此本论文将有利于填补此领域的空白。本文将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以德格村为例,在对迁移的牧民群众进行细致的采访和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以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理论为依据,对德格村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演变进行了对比核实。同时,本论文通过对材料的搜集、拍照、摄影、文字等方式,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扬弃的基础上,将为论文提供有力的论据。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绪论部分阐明了选题意义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就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移民的定义,以及移民政策下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及理论上的阐述。同时对调查对象(德格村)做了简要介绍。第一章为生态移民的内涵。本章主要论述了“生态移民”概念的产生,“生态移民”政策套用,以及相互翻译,并且对政策推广领域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青藏高原生态现状、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现状、政策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研究。生态移民中的“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其本义为“生活环境”,不同国家和民族对于“移民”的定义历来有着不同的解释。中国国《辞海》中对“移民”就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在国外或他乡定居,二是大量群众有组织性地一起移民。“生态移民”在藏文中被翻译为“(?)”“(?)”即生物界的缩写,“(?)”即从一个地方到另一地方的迁移,但在“(?)”中生物界不会自己迁移,因此藏文对“(?)”的翻译还不够清晰。按照汉语的解释,“生态移民”指人们为了保护环境而做出的迁移。因此“(?)”才能更清楚地表达“生态移民”的涵义。但目前“(?)”一词仍被普遍应用于学术研究中,因此本文仍沿用此种翻译。第二章为德格牧民村与其生态观。本章主要介绍了德格村的概况,阐述了传统文化价值观在生态保护意识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德格村被选为移民村的相关背景政策,客观细致地探讨了从游牧到定居的过渡期的种种问题。德格村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南部。本调查之所以以德格村为个案,一是由于德格村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之内;二是由于德格村距离县城很远,其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对传统文化的保存较为完整,没有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三是由于德格村进行移民后的定居地距离县城很近,其在移民后的文化变迁较为明显,能够反映整个藏区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在对德格村移民前后的同一村民的采访中,得知他们是自愿移民,但在自愿移民的过程中,由于牧民的文化程度不高,没有经过仔细的考虑就盲目地选择了移民。第三章和第四章利用人类学研究方法,将文化变迁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研究。第三章为聚居(社区)中的牧民物质文化变迁。本章主要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对该村牧民迁移前后的物质生活变化进行了研究。在进行大量田野调查、采访的基础上,对牧民迁移前后的生活,包括饮食、服饰、运输生产方式等领域的变化进行了对比与理论解读。第四章为聚居(社区)中的牧民意识变迁。本章主要以该村牧民迁移前后在精神领域发生的变化为研究对象,对宗教信仰、人生仪礼、语言词汇等在迁移过程中的调适过程进行了研究。例如:从游牧到定居,从定居到群居(社区生活)过渡中的心理调适以及对于自身身份认定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研究。在人生礼仪一节中,通过对德格村四年移民生活期间所举行的结婚仪式的调查,得知在该村移民后的婚礼中,由于经济、地理等原因而无法举行传统的结婚仪式。在宗教仪式一节中,通过表格说明了移民前不同的村庄和部落有不同的宗教仪式,但在迁移聚居到一起后,由于来自不同的村庄而无法建立起共同的仪式。例如牧民在移民后由于空间问题而无法设立“桑池”“(?)”在煨桑的过程中收集不到牛粪和柏树。因此移民后的牧民为了避免冲突而丢失了本村庄原有的宗教仪式。同时,随着聚居后居住空间的狭窄和经济浪潮的影响,使得牧民的心态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亲情与道德,以致出现了种种问题。

全文目录


藏文摘要  3-7
摘要  7-12
目录  12-19
正文  19-110
参考文献  110-115
致谢  115-11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16

相似论文

  1.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3.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4.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研究,F592.7
  5. 人为季节性河流水量恢复的生态补偿研究,X143
  6. 青山湖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及其功能评价研究,Q948
  7. 稻—蛙、瓜—蛙—鱼生态种养及养分平衡的研究,S-0
  8. 基于生态足迹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研究,F592.7
  9.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10.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11. 羊栖菜、半叶马尾藻生态学特性的初步研究,S917.3
  12. 虾池一株微藻对尿素和甲硫氨酸利用效率的研究,S968.22
  13. 古田溪水库移民的历史考察,D632.4
  14.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15.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16. 基于GIS的保山市土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X826
  17.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综合应用研究,X826
  18.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19.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20.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21.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民族学 > 民族起源、发展、变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