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古村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研究
作 者: 莫星
导 师: 千庆兰
学 校: 广州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创意产业集聚区 古村落 创意阶层 发展模式 小洲村
分类号: G1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3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城市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是城市更新和转型的关键。广州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创意产业成为必然选择。创意产业集聚区是创意产业在空间上的投影,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空间组织已成为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学者和政府关注的焦点。论文在综述国内外创意产业集聚机制及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比照国内典型的村镇创意产业集聚区——宋庄和大芬村的案例,对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以实证分析和案例解剖为主线,从创意阶层和空间组织视角出发,梳理小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历程和特征,剖析其形成影响因素,揭示村镇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动力机制。对比宋庄、大芬和小洲发展特征的异同,对小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解析,旨在为微观层面的村镇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首先,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对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村镇创意园区——宋庄和大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起源发展,产业特征、空间组织、创意阶层特征进行案例解读。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梳理小洲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定量分析小洲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创意阶层(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培训机构)与辅助成员(中介和经营机构)的行为规律和空间轨迹;从创意阶层和村民的不同角度,对小洲创意环境的满意度和重要度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作为以古村落为载体、以原创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共生发展的小洲创意产业集聚区独具特色,创意阶层集聚优势突出,艺术创作、艺术培训和创意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区基本形成,核心创意阶层的创意活动频繁,政府支持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第三,在逐一解析影响创意产业集聚的一般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小洲创意产业集聚区不同发展阶段其主导因素的变化及互动关系,揭示小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动力机制。小洲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基础、产业活动主体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萌芽阶段,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吸引了最初创意阶层的集聚;而城市南拓和大学城建设等政策是促成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小洲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是原生态古村落的引力、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推力、创意阶层和本地村民的互动合力、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带来的土地、资金缺乏的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基于小洲、宋庄、大芬三个村镇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比较视角,给出小洲创意产业集聚区未来发展定位、战略重点、空间优化和发展模式。将小洲创意产业集聚区定位为“以古村落环境为基础,以多元创意生态为特色的国内知名原创艺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空间和创意阶层孵化基地”。继续发挥核心创意阶层作用,通过“创意核心主体驱动模式”,实施特色、集群、原创三大战略,打造创意展演、创作、展销、教育和综合配套五大空间,实现村镇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5 第一章 绪论 15-33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5-16 1.1.1 研究背景 15 1.1.2 研究意义 15-16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区概况 16-18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6 1.2.2 研究区概况 16-18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趋势 18-28 1.3.1 相关概念辨析 18-19 1.3.2 创意产业的分类及特征 19-21 1.3.4 创意阶层的研究 21-22 1.3.5 创意产业集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22-26 1.3.6 创意环境的研究 26-28 1.3.7 对目前创意产业研究的总体评价 28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8-29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29-33 1.5.1 研究内容 29-30 1.5.2 创新之处 30-33 第二章 国内村镇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案例分析 33-57 2.1 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案例 33-40 2.1.1 区位概况 33 2.1.2 发展历程 33-35 2.1.3 产业特征 35-36 2.1.4 空间结构 36-38 2.1.5 创意阶层特征 38-40 2.2 大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案例 40-54 2.2.1 区域概况 40-41 2.2.2 发展历程 41-42 2.2.3 产业特征 42-43 2.2.4 空间格局 43-46 2.2.5 创意阶层中核心主体特征 46 2.2.6 创意阶层中辅助成员特征 46-54 2.3 本章小结 54-57 第三章 小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组织 57-95 3.1 小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外部空间 57-62 3.1.1 宏观层面——广州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57-60 3.1.2 中观层面——海珠区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60-62 3.2 小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内部空间 62-70 3.2.1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历程 63-65 3.2.2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格局 65-70 3.3 创意阶层中核心主体特征 70-75 3.3.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71 3.3.2 艺术工作者基本情况 71-73 3.3.3 艺术工作者创意行为的空间轨迹 73-74 3.3.4 美术培训机构基本情况和行为特征 74-75 3.4 创意阶层中辅助成员特征 75-78 3.4.1 小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小洲艺术节 75-77 3.4.2 小洲艺术区的原创性与公益化 77 3.4.3 小洲文联的推广作用 77-78 3.5 创意环境的评价 78-91 3.5.1 艺术工作者对小洲创意环境的评价 78-83 3.5.2 美术培训机构对小洲创意环境的评价 83-86 3.5.3 不同创意核心主体对小洲创意环境评价的异同 86-88 3.5.4 小洲村民对小洲创意环境的评价 88-91 3.6 小洲文化创意产集聚区发展构架 91-94 3.7 本章小结 94-95 第四章 小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机制和发展模式 95-119 4.1 小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影响因素分析 95-98 4.1.1 影响创意产业的一般因素 95-96 4.1.2 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变化 96-97 4.1.3 主要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97-98 4.2 小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动力机制分析 98-107 4.2.1 岭南水乡广府文化的古村落引力 99-101 4.2.2 广州城市扩张南拓发展战略的推力 101-102 4.2.3 经济发展缓慢对于集聚和分散的双重效应 102-103 4.2.4 创意阶层和村委会、村民的良性互动合力 103-105 4.2.5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带来的土地资金缺乏等阻力 105-107 4.3 古村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构想 107-112 4.3.1 明确创意产业发展定位 107-108 4.3.2 选择创意产业发展战略 108-109 4.3.3 确定创意产业发展重点 109-110 4.3.4 优化创意产业空间组织 110-112 4.4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重塑 112-117 4.4.1 宋庄、大芬和小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比较 112-114 4.4.2 宋庄模式——交互影响联动型 114-115 4.4.3 大芬模式——市场需求拉动型 115-116 4.4.4 小洲模式——创意核心主体驱动型 116-117 4.5 本章小结 117-119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19-123 5.1 主要结论 119-121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121-123 参考文献 123-12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27-129 致谢 129-131 附录 131-136
|
相似论文
- 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研究,G812.4
- 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研究,D665
- 第四方物流在青岛港中的应用研究,F552
- 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G729.2
- 中国发展模式与政府管理的改革和创新,D630
- 南昌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研究,F259.27
- 乡村旅游的社会影响研究,C912.82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研究,F832.51
- 福建省农业保险发展研究,F842.6
-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研究,F832.35
- 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发展模式研究,X26
- 京广高速铁路沿线“高铁新城”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对策研究,TU984.113
- 高要市蚬岗镇八卦村传统聚落研究,K928.5
-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F49
- 高铁站点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及景观特色策略研究,TU984.113
- 新疆屯垦戍边型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TU984
- 上海时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F426.8
- 我国设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F224
- 国际视野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模式的选择研究,F124.3
- 明代海防卫所型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K248
- 社会转型期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发展模式研究,C924.2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 中国 > 文化产业、文化市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