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代中俄大黄贸易研究

作 者: 吴丽娟
导 师: 刘建生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经济史
关键词: 清代 大黄 制夷 资源禀赋
分类号: K2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清代是中国大黄外销的兴盛时期。大黄是我国一种重要的中药药材,在清代的对外贸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清代前期,在世界大黄市场的需求拉动和国内大黄生产的发展下,中国大黄的出口量迅速增长,成为中西贸易的核心商品之一,并获取了丰厚利润。大黄贸易对发展大黄生产、改善交通运输、活跃金融、繁荣经济等,产生了积极影响。清政府开始把大黄作为控制外夷的手段运用于对外贸易政策实践中,并使大黄成为军事斗争和外交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在乾隆五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七年(1786-1792)关闭中俄恰克图互市中,清朝就实施了种种查禁大黄的措施,在国家边境贸易控制上收效明显,这对大黄制夷(俄)观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黄制夷观念盛行,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时期,在鸦片战争时期茶黄制夷(英)实践的失败开始导致大黄制夷观念的全面衰落。在此之后,清政府在五口通商时期的大黄制夷实践中不时泛起,咸丰时期大黄在制夷实践中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彻底的无可挽回的衰落了。本文主要叙述了清代的大黄贸易的贸易概况、社会背景、政府管理、交易方式等,分析大黄贸易形成的原因及资源禀赋,揭示了形成不同时期大黄制夷观念所造成的影响和启示。重点介绍了中俄恰克图互市中,乾隆年间三次闭关与大黄贸易的联系与制约,以及贸易在曲折中的发展情况。在大黄制俄实践中,清政府为查禁大黄而禁止毛皮贸易,这其中的联动反映与利益关联引人深思。大黄制夷观念的发展演变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值得深思。首先,强化了大黄对于俄罗斯的意义;坚定了清政府认为的大黄为俄国必需品的观念,加强了对必需品进行查禁的威力;其次,通过从陆路大黄制夷的实践扩展至海路大黄贸易限制,出现了多种演进模式,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大黄制夷观念;再次,乾隆朝查禁大黄的影响下,推动了大黄制夷观念的发展和普及,乾隆朝对大黄的查禁不仅使大黄制夷观念从原来的西北地区全面传播至中国沿海各省,并使“大黄制夷”观念进一步发展为“茶黄制夷”观念,清代史学家赵翼称之为“天若生此二物为我朝控驭外夷之具也”的茶黄制夷论。本文研究认为通过一系列禁运事件进行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限制大黄贸易、禁运毛皮等事件不是由单纯的商务纠纷所引发的,它还涉及了中俄之间的政治冲突。对于清政府与地方官员以及外国商人对诸此的贸易摩擦事件的态度,可以看出清政府的夷务管理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出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政治所制约的。虽然恰克图与广州两个口岸相隔万里,但存在相互牵连。本文还将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出发,运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相互需求理论和H-O理论,分析的清代中俄大黄贸易行为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两国的贸易往来所遵循的相互需求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从而揭示出清代中俄大黄贸易中隐藏的深层内因和动机,以及由其产生的各种影响,并做出相应的客观评价。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第一章 导论  12-17
  1.1 选题目的与学术回顾  12-14
  1.2 研究方法与理论综述  14-15
  1.3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5-17
第二章 中俄边境的大黄贸易概况  17-29
  2.1 中俄大黄贸易的兴起  17-21
    2.1.1 贸易背景和政策环境  17-18
    2.1.2 乾隆年间的三次闭关  18-21
  2.2 中俄大黄贸易的发展  21-24
    2.2.1 贸易活动范围  21-23
    2.2.2 政府严查私贩大黄  23-24
  2.3 中俄大黄贸易的衰落  24-29
    2.3.1 禁运大黄后的系列反应  24-26
    2.3.2 以商制夷造成全面衰败  26-29
第三章 大黄贸易的市场分析  29-39
  3.1 大黄的交易方式和政府管理  29-35
    3.1.1 贸易交易方式  29-33
    3.1.2 政府管制与市场管理  33-35
  3.2 三次闭关对贸易的影响  35-39
    3.2.1 恰克图贸易的地位  35-36
    3.2.2 市场贸易额分析  36-39
第四章 大黄贸易的经济关联分析  39-51
  4.1 清代大黄的资源禀赋  39-45
    4.1.1 大黄的产地分布  39-42
    4.1.2 大黄的社会价值  42-43
    4.1.3 大黄的丰厚利润  43-45
  4.2 国际贸易理论分析  45-51
    4.2.1 相互需求理论分析  45-47
    4.2.2 资源禀赋理论分析  47-49
    4.2.3 贸易的需求与供给关系分析  49-51
结语  51-52
参考文献  52-56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6-57
致谢  57-58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8-60

相似论文

  1.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2. 清代医家治疗虚劳(白血病相关病症)用药规律的研究,R255.5
  3.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特性评价,O631.3
  4. 大黄、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对比研究,R576
  5. 清代满族婚姻习俗变迁,K892.22
  6. 清代前期旌表制度研究,K249
  7. 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研究,I207.22
  8. 借助远缘杂交构建大黄鱼微卫星标记连锁图谱,S917.4
  9. 通关藤、虎杖与消瘤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R286
  10. 大黄蛰虫丸对S_(180)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R285
  11. 清代江南寺田初探,K249
  12. 清代淮河流域交通路线的布局与变迁,K249
  13. 清代前期口北三厅地区政区体制研究,K249
  14. 威县乱弹研究,J825
  15. 魏燮均辽宁景物诗研究,I207.22
  16. 清代法律公布制度的局限与革新,D926
  17. 若干大黄鱼性腺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S917.4
  18. 大黄鱼PPARβ基因的cDNA克隆和组织表达,S917.4
  19. 清后期四份嫁妆清单中的服饰研究,TS941.1
  20. 大黄鱼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GST融合表达,S917.4
  21. 杂色鲍和大黄鱼微卫星标记的筛选,S917.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清前期(1616~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