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国家—社会”视野下的梁漱溟研究

作 者: 刘旺华
导 师: 陈先初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梁漱溟 国家 社会 团体组织
分类号: D0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直以来,梁漱溟被视作新儒家的开山人物名动天下。实际上,他最具原创性也是最有价值的思考还在于其中国问题研究,尤其是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现代化是近代中国的绝对主题,自号“问题中人”的梁漱溟之问题意识正是由此而来。可是,一直以来,他却被当成反现代化的典型。本文借用“国家——社会”的研究框架,不仅诠释了他一生一以贯之之道——致力于自下而上地从社会入手的另类现代化,而且对其“反思现代性的现代性”有同情之理解。在西方的逼使和范导之下,古老的中国也自觉不自觉地开始现代转型。原本的强国家弱社会体制松动,资产阶级和新知识群体等新兴社会力量得以生长,独立的经济领域、公共领域成型,标志着独立于国家的“society”的萌生。这一新生的社会反过来又推动着中国的现代转换。在西方原发地,正是国家政权建设和公民社会之间的漫长地良性互动推动着现代化进程。但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的时代精英们基本都倾向于急就章地自上而下政治权威的现代转型,而无意于缓慢地启蒙培育仍太过弱小也不成熟“社会”(“五四”新文化时期或许是唯一的例外,也是因为现实政治的不可为)。他们这一单向度激越推进的现代化进路一再地遭遇挫败,势所当然。面对新者未立旧者已坏的转型乱局,原本也对政治变革寄予甚深的梁漱溟意识到,转换时局的关键在下而不在上——社会的无力使看似堂皇的政治上层建筑始终建立不起来。由是,他选择并且坚持(在风云变幻的现代中国,“坚持”还真不是很容易的事)以自下而上“造社会”为其终生志业。他的“造社会”主要体现在其“乡建”理论与实践中。受洛克、卢梭以至奥本海关于国家、社会善恶对立的西方社会思想影响,其“乡建”坚持与现政府分离的社会本位立场。而且,它又以培育独立自治的团体组织为己任,如村学乡学。村学乡学既是独立自由的经济性社团,奠定了“社会”的经济基石;亦是地方自治团体,培育着自由、民主的乡村公共领域。无论是按照洛克之国家与社会分离,或孟德斯鸠之独立社团,或斯密之自由经济领域,或哈贝马斯之公共领域等市民社会定义,都可以见出梁漱溟的“乡建”体现了市民社会的核心内涵。并且他不是对西式市民社会的亦步亦趋,而有反思和超越。一是,他强调社会与政府分离对立的同时,也承认两者合作的必要。而其理想的未来式社会与国家关系,则是有社会无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二是,他意识到经济之于社会的基石作用,又对个人本位自由竞争经济不苟同,倡导自由的合作经济;三是,他借鉴了西方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团体组织,却对其团体组织之道个人主义心有不满,欲融以更高的“人生向上”“伦理本位”的中国固有精神。他的中国问题(政治社会方面)与其人生问题(文化方面)也由此合流成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其公民社会呈现出显然的儒家色彩。凡此种种,其实与梁漱溟以乡村为公民社会之重心密切相关。中国庞大的乡村社会底座固是其建构乡村公民社会的客观现实考虑,更深层的缘由还在于其对西方现代性的反思。乡村经济的高度分散、细碎,乡土社会安土重迁的熟人社会传统,和合作社经济、儒家文化相适应的。而西方原初意义上高度集中、流动性的工商业城市社会即civil society,却和利己主义、竞争、强制性的法等等联系在一起。对于后者,梁漱溟也不是不承认,只不过他的理想是“城市为中心”“乡村为重心”二者并行不悖的新型文明。可以说,他寻求的是一种“反思现代性的现代性”。那些将他当成反现代化之典型的人,正因不察转折之后的这一层深言大义。当然,“乡建”虽是其“造社会”之核心,但他面向“社会”的努力并不仅如此。之后的“民众动员”,参与创建“民盟”、《光明报》等等都是其“造社会”之继续。可惜的是,他一生致力地自下而上从入手的种种现代化努力都在时势逼使下无疾而终,其意义也因具象的失败不彰。本文意在挖掘梁漱溟在中国问题——即中国的现代转型上被湮没的价值,对今天尚在现代化路上的我们,他自下而上从社会入手的现代化路径和其对西式现代化的批判继承实在是值得珍视的思想资源。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1章 绪论  12-25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12-16
    1.1.1 学术意义  13-15
    1.1.2 现实意义  15-16
  1.2 研究状况  16-20
  1.3 创新之处  20-23
  1.4 研究思路  23-25
第2章 梁漱溟转向“社会”  25-69
  2.1 “社会”(society)萌生成形及其不足  26-46
    2.1.1 独立经济领域的出现与新兴社会力量的初步形成  28-32
    2.1.2 新知识群体的出现与公共领域的成型  32-39
    2.1.3 社会运动风起云涌  39-46
  2.2 徘徊于政治与社会之间的中国现代化及梁漱溟的转向  46-69
    2.2.1 清末民初政治权威现代转型的失败及梁漱溟的反思  47-53
    2.2.2 自下而上启蒙之社会意识  53-59
    2.2.3 “五四”之后社会与政治两途与梁漱溟对“社会”路向的坚持深化  59-69
第3章 梁漱溟“社会”本位的立场  69-105
  3.1 梁漱溟国家社会思想的渊源  70-84
    3.1.1 西方国家社会思想的投影  70-75
    3.1.2 历史传统——对古代中国的伦理社会误读  75-84
  3.2 梁漱溟对“社会本位”立场的坚守  84-105
    3.2.1 “乡建”从理论上明确界分社会与政府的关系  84-90
    3.2.2 抗战及之后继续执着于“社会”一面努力  90-105
第4章 梁漱溟的“造社会”  105-154
  4.1 “造社会”的核心——建立独立自治的团体组织  105-132
    4.1.1 经济性社团——合作社  107-117
    4.1.2 地方自治团体——村学乡学  117-119
    4.1.3 梁漱溟对以往地方自治的检讨  119-121
    4.1.4 以村学乡学为地方自治团体  121-132
  4.2 梁漱溟“造社会”的特色——中西沟通融合  132-154
    4.2.1 对己讲求人生向上  132-144
    4.2.2 对人讲求伦理情谊  144-154
结论  154-158
参考文献  158-166
致谢  166-167
附录 A  167

相似论文

  1.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2.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3.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4.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5.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6.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政策的实证研究,G818.2
  7.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8. 语文教材性别文化研究,G633.3
  9.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点与治理研究,D917
  11.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12.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3.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14. “社会代理人”:于有为和无为之间,D625
  15.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研究,D632.1
  16.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17.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18.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9.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20. 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研究,D09
  21.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 中国政治思想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