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及其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

作 者: 关志界
导 师: 赵西方
学 校: 河南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社会进步 评价标准 和谐社会 启示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社会进步是近年来专家学者都很关注的热门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那么社会进步问题就是一个永远值得人们关注的话题。在我们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又怎样确认社会进步的标准呢?对社会进步标准的确定,无论对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四部分对社会进步评价标准及其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的启示进行分析,在第一部分通过对古今中外社会进步标准的回望,总结出道德标准、自然标准、功利标准和自由标准,说明古代已有关于社会进步标准的评定。第二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思想,主要包括(1)社会进步是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的有机统一;(2)生产力尺度是马克思主义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3)人的发展尺度是马克思主义评价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4)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第三部分是我国当代对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探索,主要包括(1)党的几代领导核心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探索;(2)学者们对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探索。第四部分是社会进步评价标准及其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主要包括(1)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界定;(2)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进步评价标准;(3)社会进步评价标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笔者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讨论,通过对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历史追溯,指出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确定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围绕上述命题展开了大量的论述。虽深知远不能揭示其全貌,甚至不及“冰山一角”,但相信文中所涉及的一些内容还是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笔者也期待本文能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添砖加瓦。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9
绪论  9-11
第一章 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历史沿革  11-17
  1.1 孔子的道德标准  11-12
  1.2 老子的自然标准  12-13
  1.3 墨子的功利标准  13-14
  1.4 黑格尔的自由标准  14-17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  17-23
  2.1 社会进步是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的有机统一  17-19
    2.1.1 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的一致性  17-18
    2.1.2 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的不一致性  18
    2.1.3 社会主义社会是实现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社会  18-19
  2.2 生产力尺度是马克思主义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  19-20
    2.2.1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19
    2.2.2 生产力尺度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  19-20
  2.3 人的发展尺度是马克思主义评价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0-22
    2.3.1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20-21
    2.3.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1-22
  2.4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  22-23
第三章 我国当代对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探索  23-33
  3.1 党的四代领导核心对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探索  23-31
    3.1.1 毛泽东对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最初探索  23-26
    3.1.2 邓小平对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总体探索  26-27
    3.1.3 江泽民对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进一步探索  27-29
    3.1.4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探索  29-31
  3.2 学者们对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探索  31-33
    3.2.1 生产力标准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  31
    3.2.2 文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综合标准  31-33
第四章 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及其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  33-45
  4.1 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界定  33-36
    4.1.1 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内涵  33-34
    4.1.2 社会进步评价标准建构的原则  34-36
  4.2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进步评价标准  36-42
    4.2.1 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36-37
    4.2.2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37-38
    4.2.3 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体系  38-42
  4.3 社会进步评价标准对和谐社会建构的启示  42-45
    4.3.1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  42-43
    4.3.2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客观需要  43-44
    4.3.3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社会文明为内容体现  44-45
结论  45-47
参考文献  47-49
致谢  49-50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3.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5.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6.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7.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8. 全闽师范学堂与清末福建师范教育,G659.29
  9.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10.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11.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12.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13.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4.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5.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16.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17. 论列宁公仆思想及当代意义,D262.6
  18.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农业思想研究,F091.93
  19.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20. 政府和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博弈分析,D630
  21. 法国成人学习权利保障策略研究,G72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