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历史生成及其对传播学的影响

作 者: 李芸
导 师: 许正林
学 校: 上海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卡尔·马克思 交往思想 历史生成 奠基性影响
分类号: A81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交往”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点之一。作为一种共时性理论资源,它在不同的话语中都得到反映,体现着人与社会的结构、组织方式。“交往”是马克思在他所处的环境下,考察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他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关系的思想前提,更是他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规范性价值基础,这三点共同构成了理解马克思传播思想的重要环节。受教科书影响,国内曾一度认为马克思不存在交往思想;作为马克思解读社会历史的三个基本概念:经济因素、阶级分析和交往,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在前两者,而交往思想的研究明显不够。本研究以马克思交往思想为研究对象,以文本解读与语境还原相结合为基本路径,对马克思交往思想形成、演变轨迹进行了细致的历史梳理,概括了其在不同时期下的异质变化,归纳了交往思想中以人、社会关系为主体的内涵和实践性的特征。论文的结构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模式,以历史事件和思想文本的双重维度,实现从微观文本分析向宏观思想把握、从表象的社会观察向深层的透视、从对事实的描述向意义的阐发。“社会是个人交往活动的产物和结果,是人与人之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语),在传播学视域下,充分体现了其原有和应有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关注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历史生成和演进过程;其二,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是一种发展的、生命力极旺盛、永不过时的思想体系,是传播学发展的思想动力。全文分为8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交往形态和早期交往哲学的历史考察;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初探索阶段,即交往从哲学走向社会;第三部分是探讨交往的理论基点:“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第四部分是剖析资本逻辑如何构成不平等的社会交往;第五部分是“大历史观”视野下,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第六部分是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交往思想的传承;第七部分讨论交往是传播学的奠基性思想。这也是本文重要观点的呈现:人、社会关系是交往思想的内涵,实践性是其特征;交往是传播学发展的思想动力。第八部分是重新评价交往思想在马克思思想体系的地位、对传播学的影响以及其面临媒介新语境的变化。基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完成对马克思交往思想的历史考察,本文认为,马克思交往思想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也不是对西方哲学思想的简单传承,而是承载着马克思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等多重因素的复杂历史过程;本文认为,作为马克思解读社会历史的基本概念,交往体现的是人与社会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是马克思考察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他批评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关系的思想前提,更是他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价值基础;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确实传承了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并将其引入到传播学领域,但却因过分强调“物质生产”,忽视了“人”,尤其是忽视了对人的现实境遇的关切,这与马克思交往思想的根本主旨不相符合;本文还认为,作为人的社会生存方式,交往是历史地发生和发展着,是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不断扬弃并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式,在反作用于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制约着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交往思想是关于人的社会活动的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条最基本的规律,至今仍然具有思想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传播学科的发展,尤其如此,它促成传播学两大核心问题回归(“人的境遇”和“基于社会关系下的媒介角色定位”),为传播研究新范式提供理论来源和思想依据,并展开传播学内传统话语体系外的省视。交往思想不仅使得传播学具有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还使得传播思想本身变得日益成熟化、丰富化。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5
导论  15-36
  (一) 研究背景:  15-22
  (二) 研究现状  22-28
  (三) 提出问题:交往是传播学的奠基性思想  28-29
  (四) 研究路径:文本解读与语境还原结合  29-32
  (五) 研究内容:交往思想历史生成、对传播学的影响  32-36
一、 交往的历史考察  36-61
  (一) 具象的交往形态  36-42
    1. 贸易形态的经济交往  37-38
    2. 战争形态的暴力交往  38-39
    3. 宗教传播:最主要的交往形态  39-41
    4. 文化交往  41-42
  (二) 早期交往哲学的思考基点:人  42-50
    1. 理解论:17 世纪英国的交往思想  43-44
    2. 需要和满足:18 世纪法国的交往思想  44-46
    3. 辩证思维和以劳动为中介:19 世纪德国的交往观  46-50
  (三) 19 世纪的德国语境  50-61
    1. 古典人文主义传统  51-54
    2. 德意志浪漫主义  54-57
    3. 格丁根七教授事件和大学生协会  57-61
二、 初探索:从哲学走向社会的“交往”  61-97
  (一) “人与外界”的交往:1841 年《博士论文》  61-68
    1. 社会化“交往”出现的社会环境  61-66
    2. 《博士论文》中的交往思想:离开环境的人将孤立  66-68
  (二) “人与社会”的交往:1842-1843 年《莱茵报》实践  68-76
    1. 《论书报检查令》:出版自由  72-73
    2. 《摩塞尔记者的辩护》:讨论社会问题  73-76
  (三) 交往与异化:《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76-94
    1. 《克罗茨纳赫笔记》:从历史研究到财产所有制  76-78
    2. 《德法年鉴》的文章:探寻社会现象背后的力量  78-81
    3.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人的解放  81-94
  (四) 其他文本的交往思想:《穆勒摘要》  94-97
    1. 在经济领域内,交往即交换  94-95
    2. 交换是交往的“异化”手段  95
    3. 异化交往的中介是货币  95-97
三、 理论基点:“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  97-118
  (一) 实践中的社会关系——《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97-104
    1. 实践是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  98-101
    2. 实践视角下的社会关系  101-103
    3. 以社会关系为观察点的改变世界的活动  103-104
  (二) 现实的人——《德意志意识形态》  104-114
    1. “现实的人”的内涵  107-108
    2.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108-112
    3. 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  112-113
    4. 货币是任何交往形式和交往本身成为……偶然的东西  113-114
  (三) 同时期其他文本中的交往思想  114-118
    1. “交往”的含义明确说明:《致安年科夫的信》  114-115
    2. 阶级对立中的交往:《共产党宣言》  115-118
四、 资本逻辑:不平等的社会交往  118-126
  (一) 经济拜物教——《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  118-121
    1. 货币是物的外壳下隐蔽的社会关系  118-119
    2. 人永远不是独立的  119-120
    3. 资本也是一种社会关系  120-121
  (二) 颠倒与假象——《资本论》  121-126
    1. 倒立跳舞的桌子:颠倒的社会关系  121-123
    2. 人体与猴体:三大社会形态  123-126
五、 “大历史观”视野: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  126-138
  (一) 交往是文明的动力  126-133
    1. 交往的前提:婚姻制度和财产所有权  127-129
    2. 文明社会交往的强制规范:法制  129-132
    3. 交往的暴力形态:殖民入侵  132-133
  (二) 交往在历史中的推动作用  133-134
    1. 新的交往形式——国际战争、国际贸易和宗教  133-134
    2. 国际关系:交往与世界历史  134
  (三) 交往是俄国实现“跨越论”的途径  134-138
    1. 交往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内在机制  135
    2. 交往是俄国“跨越论”的立足点  135-138
六、 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思想的演变  138-152
  (一) 卢卡奇:物化是人的生存困境  138-142
    1. 物化的具体形式  140-141
    2. 物化的内化:物化意识的产生  141-142
  (二) 葛兰西:文化霸权的“同意说”  142-145
    1. 大众媒介属于市民社会  142-144
    2. 同意说:文化霸权的途径  144-145
  (三) 法兰克福学派:人向人的回归  145-148
    1. 技术理性批判  146-147
    2. 现代人性格结构批判:人的工具化  147-148
  (四)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合理化  148-152
    1. 消除技术异化  148-150
    2. 交往行为的合理化  150-152
七、 交往是传播学的奠基性思想  152-188
  (一) 交往思想的内涵  153-174
    1. 人是交往的本体  153-164
    2. 关系也是交往的主体  164-168
    3. “实践”的交往  168-174
  (二) 交往是传播学的思想动力  174-188
    1. 促成传播学核心问题的回归  178-181
    2. 为新的传播研究范式提供依据  181-183
    3. 展开传统话语体系外的省视  183-188
结语、重新审视交往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188-196
  (一) 交往思想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188-190
  (二) 交往思想对传播学的影响  190-192
  (三) 交往思想面临的媒介新语境:以“景观”为例  192-196
参考文献  196-20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0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207-208
致谢  208-209

相似论文

  1. 交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2. 农村生源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G645.5
  3. 交往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G641
  4. 社会特质·历史生成·实践批判,A811.6
  5.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倾向及其对策研究,G645.5
  6.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交往研究,G633.2
  7. 基于交往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64
  8. 简析主体性,B01
  9. 明清小说批评“幻”审美观念研究,I207.41
  10. 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思想政治教育,G641
  11.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本学解读,B0-0
  12. 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913
  13. 论主体性的历史生成,B01
  14. 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15. 人才培养目标视域下的地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16.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瓶颈及对策,G641
  17. 变异与重组:海派文学的历史转型研究(1927-1937),I206.6
  18. 美国价值观浅探,B018
  19.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A811
  20. 高中历史课生成教学研究,G633.51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