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糖尿病腹泻(脾胃虚弱型)的临床观察
作 者: 邓毅
导 师: 胡爱民
学 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腹泻 辨证论治 加味参苓白术散
分类号: R2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运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糖尿病腹泻的临床观察,观察中药的临床疗效,探寻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腹泻的有效途径。方法:1.将已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腹泻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28例。中药组用中药辨证治疗,使用加味参苓白术散: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白扁豆、薏苡仁、山药、莲子肉、砂仁、葛根、黄芩、黄连、桔梗,并在此方基础上辨证加减。西药组采用思密达片口服(每次0.5g,每日3次,1 0天为1疗程)。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填写症候积分量化表。3.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腹泻次数、肠鸣音次数、大便性状等指标,作出疗效评价。4.计算各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并做统计学处理,比较其疗效。结果:1.中药组总有效率92.86%,西药组总有效率64.29%。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中药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症状积分,明显优于西药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中药组在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腹泻症状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降糖总疗效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4.中药组在降低血糖、改善腹泻症状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糖、并能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腹泻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为治疗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腹泻的有效的方剂和方法之一。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9 英文缩写对照表 9-10 前言 10-12 临床研究 12 一、临床资料 12-15 1. 病例选择 12-14 2. 病例资料 14-15 二、方法 15-17 1. 治疗方法 15-16 2. 观察指标 16 3. 疗效评定标准 16 4. 统计方法 16-17 三、结果 17-21 1. 两组间总疗效观察 17-20 2. 两组患者降糖疗效比较 20-21 3. 相关因素与疗效观察 21 四、讨论 21-31 1. 中医理论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腹泻的病因病机治则的阐述 21-22 2. 现代医学对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腹泻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3.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糖尿病腹泻的立论依据 22-23 4. 加味参苓白术散的组方原则 23-29 5. 疗效分析评价 29-30 6.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30 7. 结束语 30-31 参考文献 31-36 文献综述 36-44 参考文献 40-44 致谢 44
|
相似论文
- 辨证论治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的临床观察,R259
- 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R249.2
- 刘燕池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R249
- 鱼腥草对糖尿病的影响及药理学分析,R285.5
- DPP-IV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R914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R587.1
-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4、IL-6、IL-10的影响,R587.1
- 每日一次双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R587.1
- 口服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血糖达标的因素,R587.1
- 2型糖尿病伴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R587.1
- 抗生素干预小鼠及菌群相关疾病患者肠道菌群蛋白组分研究,R446.5
- 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评价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颈动脉硬化及管壁弹性,R445.1
- 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R587.1
- 早发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587.1
-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压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R587.1
- 胰岛素泵及降糖药对糖尿病的疗效对比分析,R587.1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的剂量及相关因素分析,R587.1
-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膜干细胞多项分化潜能的研究,R587.1
- 脂多糖3年变化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演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R543.5
-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应用剂量相关因素分析,R587.1
- 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587.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