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苏北方言语音研究

作 者: 冯青青
导 师: 项梦冰
学 校: 北京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苏北方言 语音 读音类型 演变
分类号: H17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苏北方言属于官话方言的一部分。以往研究多以单点方言为主,较少关注区域范围内方言的整体面貌。苏北占据江苏省一半的面积,这么大的区域范围内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方言点之间存在很多语音差异。本文研究苏北范围内各方言点之间的语音差异,共考察46个方言点的语音材料,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描写法、历史比较法、方言地理学方法等对苏北方言的语音进行深入的区域性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苏北方言声母、韵母、声调的读音类型演变过程,以方言地图的形式显示读音类型的差异,并对演变的音理作出分析。本文的研究对于了解苏北方言的语音面貌、弄清方言特征的地理分布、探讨方言语音的演变过程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分五章,其中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为全文的主体部分。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介绍苏北地区概况和苏北方言情况,包括地理、行政区划、建置沿革、方言归属等:其次考察20世纪以来苏北方言语音研究情况,分为发端期、普查期、繁荣期三个阶段;最后交代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材料来源。第二章声母。本章主要讨论苏北方言声母的读音类型和演变情况。首先介绍声母概况,包括声母的数量、声母的共性和差异,之后重点讨论非组声母、泥来母、知庄章组声母和日母、影疑母等。本章的主要结论有:古非敷奉母有f声母型、x声母型和f/x兼有型等三种读音类型,微母有9声母型、v声母型和φ/v兼有型等三种读音类型;非敷奉母的读音出现“f>x”演变现象,微母的读音出现“φ>v”演变的现象;非敷奉母的演变是由于合口成分的圆唇色彩被凸显,微母的演变是由于合口成分的触唇动作被加强。古泥来母的读音部分方言点相混,部分方言点不混:相混的方言点都读成1声母,不混的方言点多是n与1的对立,个别方言点是n与τ的对立;少数方言点泥母个别字发生唇音化音变,读成m声母。古知庄章组声母今读可以分为合一型和二分型两种类型,合一型又可以分为ts类声母型和ts类声母型,二分型又可以分为ts/tf类声母型、ts/ts类声母型、ts/t(?)他类声母型和ts/t(?)类声母型;古知庄章组声母的演变过程较为复杂,在知二庄、知三章分立的前提下,开口和合口经历不同的演变阶段,最后形成两大类、六小类的读音格局。邳州戴圩方言的f声母有一部分来源于庄章组,是在合口条件下发生的音变。古日母的读音可以分为止摄开口日母和止摄开口以外日母,前者有l声母型、τ声母型和φ声母型等三种读音类型,后者有(?)声母型、z声母型、1声母型、τ声母型和p声母型等五种读音类型;前者的演变过程为[*(?)i]→[*(?)i]→[*ji]→[*(?)i]→[z(?)]→((?))→[(?)]→[(?)]→([(?)])→((?))→[(?)r],后者的演变过程为[*(?)i-]→[*(?)i]→[*]→([*(?)])→[z]/[(D→1/τ],两类日母的演变过程与韵母部分i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古影疑母有φ声母型、φ/v两分型、φ/η两分型和φ/η/v三分型等四种读音类型;影疑母开口最后都演变为φ声母,影疑母合口先合流为φ声母,后又分化出v声母。第三章韵母。本章主要讨论苏北方言韵母的读音类型和演变情况。首先介绍韵母概况,包括韵母的数量、韵母的共性和差异,之后重点讨论果摄、假摄开口三等、蟹止摄、咸山摄、宕江摄、深臻曾梗摄和边音韵尾等。本章的主要结论有:果摄一等的读音有完全合流型和部分合流型两种;演变的总体趋势是合流,且合流后的主要元音高化;果摄三等的读音有相同型和不同型两种,演变的总体趋势是主要元音高化。假摄开口三等精影组和章日组的读音有差异,前者的读音之间存在主要元音高化后又舌尖化的关系,后者的读音之间存在主要元音高化或韵母裂化的关系。蟹摄开口三四等和止摄开口三等在部分方言点里元音高化,是推链式的过程;蟹摄合口一三等和止摄合口三等端系在多数方言点里合口介音消失。咸山摄阳声韵从韵尾上看有鼻尾型、部分鼻化型、鼻化型、部分开尾型和开尾型等五种,从主要元音上看有单一型、二分型、三分型和四分型等四种;不同古音条件下演变过程存在差异,但都经历主要元音高化、鼻音成分弱化丢失的过程。宕江摄阳声韵今读在介音和主要元音上的差异很小,主要的差异表现在韵尾上,可以分为鼻尾型、部分鼻化型、鼻化型和开尾型等四种读音类型;演变过程主要是齐齿呼韵母的鼻音韵尾弱化,主要元音鼻化后高化,再彻底丢失鼻音成分,个别方言点宕江摄阳声韵的读音与咸山摄阳声韵的读音合流。深臻曾梗摄阳声韵在多数方言点读音合流,少数方言点读音有对立。入声韵在部分方言点里保留,部分方言点里消失;咸山摄入声韵在入声韵保留型的方言里主要元音有单一型、二分型、三分型和四分型等四类,在入声韵消失型的方言里主要元音只有二分型和三分型两类;宕江摄入声韵在入声韵消失型的方言里读音与果摄的读音混同。灌南新安、灌南长茂、响水南河、滨海陈涛、阜宁陈集等5个方言点里部分入声字收边音韵尾;边音韵尾是由t尾演变而来,但又受到喉塞尾的影响向其靠拢,最终都演变为φ韵尾。第四章声调。本章主要讨论苏北方言声调的读音情况。首先介绍声调概括,包括声调的数量、声调的调型和调值、声调的共性和差异,然后介绍平声、上声、去声的读音情况,之后重点讨论入声的读音。本章的主要结论有:从声调数量上看,部分方言点有四个声调,部分方言点有五个声调,个别方言点有六个声调;从调型和调值上看,四个声调的方言点调型一致性较强,调值略有差异,而五个声调的方言点调型和调值差异都很大。盐城盐都方言少数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和浊声母去声字今读阴平调,可能是受到通泰方言的影响。古入声调今读可以分为盐淮型、驼峰型、丁嘴型和徐宿型等四种,前三种的方言点保留入声调,最后一种的方言点入声调消失。驼峰型和丁嘴型方言都存在入声舒化现象,入声舒化的过程是渐进的。泗洪青阳方言有两个入声调,入声甲调可能是受北边方言影响而从入声调中分化出来的一个调类,其实质是向阴平调转化的过渡性调类。第五章苏北方言的内部分区。本章主要讨论苏北方言的内部分区情况。首先介绍苏北方言分区概说,之后重点讨论东西两区的语音特点和内部差异,最后对苏北方言的内部分区进行总结。本章的主要结论有:苏北方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东西两区,东区可以分为东盐和东淮两片,西区可以分为西赣和西徐两片。东区方言有入声调,西区方言没有入声调;东盐片方言咸山摄阳声韵今读以开尾韵为主,东淮片方言咸山摄阳声韵今读以鼻化韵为主;西赣片方言分尖团,西徐片方言不分尖团。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5
第一章 绪论  15-30
  1.1 苏北地区概况  15-17
    1.1.1 研究区域  15-16
    1.1.2 行政区划  16
    1.1.3 建置沿革  16-17
  1.2 苏北方言情况  17
  1.3 20世纪以来苏北方言语音研究综述  17-28
    1.3.1 发端期  17-18
    1.3.2 普查期  18-19
    1.3.3 繁荣期  19-27
      1.3.3.1 描写和比较的方法  19-23
      1.3.3.2 方言地理学的方法  23-24
      1.3.3.3 实验语音学的方法  24-25
      1.3.3.4 社会语言学的方法  25-26
      1.3.3.5 音系学的方法  26
      1.3.3.6 其它  26-27
    1.3.4 已有研究的局限  27-28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28
    1.4.1 研究意义  28
    1.4.2 研究方法  28
  1.5 研究范围和材料来源  28-30
    1.5.1 研究范围  28-29
    1.5.2 材料来源  29-30
第二章 声母  30-80
  2.1 声母概况  30-32
    2.1.1 声母的数量  30-31
    2.1.2 声母的共性和差异  31-32
  2.2 帮非组声母  32-39
    2.2.1 帮组声母的读音情况  32
    2.2.2 非组声母的读音及演变  32-39
      2.2.2.1 非敷奉母的读音及演变  32-36
      2.2.2.2 微母的读音及演变  36-39
  2.3 端系声母  39-48
    2.3.1 端组声母的读音情况  39-41
    2.3.2 泥来母的读音分合  41-45
      2.3.2.1 泥来母的读音类型  41-43
      2.3.2.2 泥母的唇音化  43-45
    2.3.3 精组声母的读音类型  45-48
  2.4 知系声母  48-69
    2.4.1 知庄章组声母的读音及演变  48-61
      2.4.1.1 知庄章组声母的读音类型  48-58
      2.4.1.2 知庄章组声母的演变过程  58-60
      2.4.1.3 邳州戴圩方言来自庄章组的f声母  60-61
    2.4.2 日母的读音及演变  61-69
      2.4.2.1 日母的读音类型  62-66
      2.4.2.2 日母的演变过程  66-69
  2.5 见系声母  69-80
    2.5.1 见晓组声母的读音情况  69-74
    2.5.2 影疑母的读音及演变  74-77
      2.5.2.1 影疑母的读音类型  74-76
      2.5.2.2 影疑母的演变过程  76-77
    2.5.3 云以母的读音及演变  77-80
第三章 韵母  80-166
  3.1 韵母概况  80-83
    3.1.1 韵母的数量  80-82
    3.1.2 韵母的共性和差异  82-83
  3.2 阴声韵  83-109
    3.2.1 果摄的读音及演变  83-91
      3.2.1.1 果摄一等的读音及演变  83-87
      3.2.1.2 果摄三等的读音及演变  87-91
    3.2.2 假摄的读音及演变  91-95
      3.2.2.1 假摄开口二等和合口二等的读音情况  91
      3.2.2.2 假摄开口三等的读音及演变  91-95
    3.2.3 遇摄的读音情况  95-96
    3.2.4 蟹止摄的读音及演变  96-106
      3.2.4.1 蟹止摄的读音  96-103
      3.2.4.2 蟹止摄的演变  103-106
    3.2.5 效摄的读音情况  106-107
    3.2.6 流摄的读音情况  107-109
  3.3 阳声韵  109-134
    3.3.1 咸山摄阳声韵的读音及演变  109-119
      3.3.1.1 咸山摄阳声韵的读音类型  109-117
      3.3.1.2 咸山摄阳声韵读音与其它摄的分合关系  117-118
      3.3.1.3 咸山摄阳声韵的演变过程  118-119
    3.3.2 宕江摄阳声韵的读音及演变  119-124
      3.3.2.1 宕江摄阳声韵的读音类型  119-123
      3.3.2.2 宕江摄阳声韵的演变过程  123-124
    3.3.3 深臻曾梗摄阳声韵的读音情况  124-132
    3.3.4 通摄阳声韵的读音情况  132-134
  3.4 入声韵  134-166
    3.4.1 咸山摄入声韵的读音及演变  134-143
      3.4.1.1 咸山摄入声韵的读音类型  135-142
      3.4.1.2 咸山摄入声韵的演变过程  142-143
    3.4.2 宕江摄入声韵的读音及演变  143-150
      3.4.2.1 宕江摄入声韵的读音类型  144-148
      3.4.2.2 宕江摄入声韵的演变过程  148-150
    3.4.3 深臻曾梗摄入声韵的读音情况  150-156
    3.4.4 通摄入声韵的读音情况  156-159
    3.4.5 边音韵尾  159-166
      3.4.5.1 苏北方言入声韵尾的类型  159-160
      3.4.5.2 边音韵尾的古音来源及读音分析  160-163
      3.4.5.3 入声韵尾的演变过程  163-165
      3.4.5.4 入声韵尾边音化的原因  165-166
第四章 声调  166-181
  4.1 声调概括  166-171
    4.1.1 声调的数量  166-168
    4.1.2 声调的调型和调值  168-171
    4.1.3 声调的共性和差异  171
  4.2 平声、上声、去声的读音  171-174
    4.2.1 平声的读音情况  171-172
    4.2.2 上声的读音情况  172-173
    4.2.3 去声的读音情况  173-174
  4.3 入声的读音  174-181
    4.3.1 入声的读音类型  174-177
    4.3.2 入声舒化的过程  177-178
    4.3.3 泗洪青阳方言的入声两调  178-181
第五章 苏北方言的内部分区  181-190
  5.1 苏北方言分区概说  181-182
  5.2 东西两区的语音特点  182-185
  5.3 东西两区的内部差异  185-188
  5.4 苏北方言分区总结  188-190
结语  190-191
参考文献  191-201
附录一 发音合作人信息表  201-203
附录二 苏北方言声母读音表  203-205
附录三 苏北方言韵母读音表  205-207
附录四 苏北方言字音对照表  207-300
后记  300-302

相似论文

  1.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2. 说话人识别中不同语音编码影响的补偿方法,TN912.34
  3.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4. 基于停用词处理的汉语语音检索方法,TP391.1
  5.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6.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7. 英语语音意识,句法意识与工作记忆对英语阅读理解之预测力的动态变化,G633.41
  8. 排球竞赛规则修改的演变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影响,G842
  9. 从《格萨尔》探析古代藏族“拉、鲁、念”崇拜之渊源及演变,I207.9
  10. 黑龙江嫩江方言研究,H17
  11.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41
  12. 陕西关中地区唐代陵墓石刻侍臣像造型研究,K878.8
  13. 基于ARM9的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设计,TN912.34
  14. 语音识别技术研究与实现,TN912.34
  15. 基于BF533的多路语音编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TN912.3
  16. 肃北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传承及其特证,J607
  17. 基于日本学习者的汉语语音教学,H195
  18. 从一个村庄的变迁看村民自治的民主化进程,D422.6
  19. 语音信号的压缩感知研究及其在语音编码中的应用,TN912.3
  20. 跨越中西绘画的界限,J205
  21. 解读瞬间的痕迹,J213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方言 > 北方话(官话方言) > 江淮方言(下江官话)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