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清末民初以来的“一+VP”结构

作 者: 高诗云
导 师: 郭锐
学 校: 北京大学
专 业:
关键词: “一+VP”结构 完整体 完成体 清末民初 北京话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VP”结构指的是“一”和谓词性成分组成的结构。本文研究“一+VP”结构在现代汉语共时层面的体貌地位,以及清末民初至今“一+VP”结构的发展变化。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VP”结构的谓词的选用规律、语义自足性、体貌地位及其内部联系和分歧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7部清末民初至今的北京话文本中的“一+VP”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得出以下结论:(1)对“一+VP”结构而言,光杆动词、形容词、动宾结构、动补结构、状中结构都能进入该结构中的VP位置,受到不同的条件限制。节律等因素也可能会对VP的准入起限制性作用。(2)现代汉语“一+VP”中,“一”可能是存古的动量用法,可能是完整体用法,也可能是完成体用法;“一+VP”出现在句子末尾时,语义可能是自足的,也可能是不自足的。“一+VP”结构的语义自足性、结句性和体貌地位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3)通过对7部清末民初至今的北京话历时文本的考察,我们发现,完整体功能的使用频率有所波动,但总体用例仍然较少;完成体和准完整体功能的用法波动幅度很大,并且在某些特定文本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负相关性。我们认为,这与文本的文体、内容、口语色彩的强弱会对“一+VP”结构的使用造成影响有关。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引言  8-14
  1.1 “一+VP”结构中“一”的词典释义  8-10
  1.2 “一+VP”结构相关研究综述  10-13
    1.2.1 “一”的动量分析  10-11
    1.2.2 “一”的主观量分析  11
    1.2.3 “一”的体貌地位分析  11-12
    1.2.4 “一+VP”结构的自足性分析  12-13
  1.3 本文研究对象和研究框架  13-14
  1.4 语料说明  14
2 “一+VP”结构的谓词准入倾向  14-24
  2.1 “VP”为动词  14-16
  2.2 “VP”为形容词  16-17
  2.3 “VP”为动宾结构  17-19
  2.4 “VP”为动补结构  19-20
  2.5 “一”的主观小量功能与VP的准入倾向  20-21
  2.6 状语对“一+VP”结构的影响  21-23
  2.7 节律因素对VP选择的影响  23-24
3 “一+VP”结构的分类  24-40
  3.1 关于“完成体”与“完整体”  24-26
  3.2 “一+VP”结构的自足性与完整体功能  26-29
  3.3 “一+VP”结构的非自足性与准完整体功能  29-32
  3.4 “一+VP”结构的完成体功能及其语义关联类别  32-39
    3.4.1 非事件性关联的完成体“一”+VP结构  32-36
    3.4.2 事件关联性的完成体“一+VP”结构  36-39
  3.5 “一+VP”结构的分类  39-40
4 清末民初以来北京话文本的选择及统计规则  40-43
  4.1 北京话文本的选择及其情况概述  40-41
  4.2 北京话文本的版本信息说明  41-42
  4.3 统计说明  42-43
5 清末民初以来北京话中的“一+VP”结构概述  43-76
  5.1 《儿女英雄传》(1878)  44-52
    5.1.1 “一”后搭配高频动词考察  44-45
    5.1.2 “一+VP”类别分布考察  45-48
    5.1.3 文本表现的其他特点  48-52
  5.2 《小额》(1908)  52-60
    5.2.1 “一”后搭配高频动词考察  52-53
    5.2.2 “一+VP”类别考察  53-56
    5.2.3 文本表现的其他特点  56-60
  5.3 《骆驼祥子(1936)  60-64
    5.3.1 “一”后搭配高频动词考察  60-61
    5.3.2 “一+VP”类别考察  61-63
    5.3.3 文本表现的其他特点  63-64
  5.4 《正红旗下(1961)  64-67
    5.4.1 “一”后搭配高频动词考察  64
    5.4.2 “一+VP”类别考察  64-67
    5.4.3 文本表现的其他特点  67
  5.5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6)与《顽主》(1987)  67-71
    5.5.1 “一”后搭配高频动词考察  68
    5.5.2 “一+VP”类别考察  68-70
    5.5.3 文本表现的其他特点  70-71
  5.6 《画虫儿》(2008)  71-76
    5.6.1 “一”后搭配高频动词考察  71-72
    5.6.2 “一+VP”类别考察  72-73
    5.6.3 文本表现的其他特点  73-76
6 清末民初以来北京话中的“一+VP”结构发展综述  76-82
  6.1 清末民初以来北京话“一+VP”结构出现频率的发展趋势  76-77
  6.2 清末民初以来北京话“一+VP”结构小类的发展趋势  77-79
  6.3 清末民初以来北京话“一+VP”结构完整体与完成体的发展趋势  79-80
  6.4 影响“一+VP”结构使用的可能因素探索  80-82
7 结语  82-83
注释  83-84
参考文献  84-85

相似论文

  1. 清末民初女装装饰工艺研究,TS941.2
  2. 1903-1929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特点研究,G623.2
  3. 武侠小说中“义”观念从清末到民初的变迁,I207.42
  4. 常熟话体范畴研究,H173
  5. 汉语V+le结构与英语have+V-ed结构的语法化对比研究,H314
  6. 江西境内赣方言动词完成体考察,H17
  7. 汉语与越南语动词完成体对比研究,H146
  8. 探析中国大学生英语现在完成体习得中的母语迁移,H314
  9. 英语现在完成体构式与动词互动的ICP分析,H314
  10. 清末民初天津下层市民犯罪问题研究,K292
  11. 单、双语人学习英语现在完成体的特征对比分析,H319
  12. 北京话话语标记语“就是”、“反正”研究,H172
  13. 现代汉语中“着”的体貌用法研究,H146
  14. 留学生“V着(zhe)”的习得研究,H195
  15. 汉法完成体对比分析,H32
  16. 现代汉语“有”字连谓式研究,H146.3
  17. 现代汉语“V个VP”结构研究,H146
  18. 现代汉语“对NP的VP”结构功能研究,H146
  19. 《北京话语音读本》整理与研究,H172.1
  20. 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完成体处理的速度:母语词汇体的影响,H319
  21. 罗伯聃与《华英说部撮要》,H19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