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福乐智慧》诗学思想研究

作 者: 王成奇
导 师: 刘振伟
学 校: 新疆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福乐智慧》 诗学思想 诗人 读者 诗歌价值
分类号: I207.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十一世纪,我国维吾尔族学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撰写了哲理性长诗《福乐智慧》。近年来,众多学者在多领域对《福乐智慧》进行了研究,与这些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绩相比,《福乐智慧》的诗学研究仍然比较欠缺。本文力图较为系统、客观地挖掘、整理这些诗学思想。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优素甫诗学思想意义,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全文以文学四要素为依据,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诗人论。优素甫认为诗人应具备丰富人生阅历与渊博知识,还必须道德品质高尚。至于诗人之所以为诗人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拥有敏锐艺术眼光,使他们在素材审视、效果制造、对语言美的发现,远远超出常人。第三部分,读者论。优素甫意识到,读者是诗歌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他们对诗歌价值意义生成,诗人美好名声传播都起到重要作用。其次,读者需要具备一定条件才能较好解读诗歌内涵意义,优素甫认为,理想读者应具备的条件是:完备学识和良好鉴赏能力。由于当时大多数人不具备接受教育的条件,愚昧落后,且优素甫出生名门,精英文化意识浓厚,平民意识比较淡薄,他认为像《福乐智慧》这样有价值的著作是给“有知者”阅读的,而把普通人排除出读者行列。因而,受特权思想桎梏,优素甫对读者群体的理解比较狭隘。第四部分,诗与社会之关系论。优素甫认为,诗歌对社会的影响,体现在诗歌可以使诗人获得美好名声、足够财富与较高社会地位。对于更加广阔的社会人事,诗歌有助于内政外交、安邦治国;可以引导人们以更加幸福、智慧的方式面对世事人生。同时,社会环境对诗歌发展也产生一定影响。受时代环境影响,优素甫特别关注诗歌政治功用;由于宗教文化意识关照,他的诗学思想还浸染了宗教对人生终极意义劝诫意旨,认为诗歌应承担劝谕人生的重任。第五部分,诗歌论。优素甫认为,诗歌要产生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诗歌思想内容必须真实可信。为规导训诫众人、启迪智慧,诗歌内容还应富有哲理内涵。如果诗歌内容能较好地契合读者心理需要,产生的效果会更加理想。此外,优素甫认为形式创造有助于更好地表现社会政治内容,诗歌语言应简炼扼要,兼优美高雅。对于诗体、诗律,他既着眼于更好地表达内容的需要,也充分考虑诗歌作为独特艺术形式本身的特点,对诗歌整体形式美观和内在韵律的音乐美都有独到认识。实际创作体会,使优素甫深知诗歌内容与形式各自独立品格和价值,也更能深刻体会两者和谐融洽的意义。纵观优素甫对诗歌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认识,他侧重于诗歌内容,同时也重视诗歌形式创造。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1 引言  7-9
2 诗人论  9-16
  2.1 求知:丰富的阅历与渊博学识  9-11
  2.2 为善:高尚的道德性情  11-13
  2.3 海底探宝人:敏锐的艺术眼光  13-16
3 读者论  16-23
  3.1 读者的地位:参与诗歌价值生成及传播诗人美名  16-19
  3.2 理想读者的条件:完备学识和良好鉴赏能力  19-20
  3.3 特权思想下对读者群体的狭隘理解  20-23
4 诗与社会之关系论  23-33
  4.1 诗歌之于诗人的意义  23-26
    4.1.1 美好名声  23-25
    4.1.2 财富与地位  25-26
  4.2 诗歌对社会、人生的干预  26-29
    4.2.1 内政外交,安邦治国  26-28
    4.2.2 幸福、智慧的人生态度  28-29
  4.3 时代环境、文化意识对诗歌价值观的影响  29-33
    4.3.1 政治功用—时代环境驱使  30-31
    4.3.2 劝谕人生—文化意识使然  31-33
5 诗歌论  33-49
  5.1 论诗歌内容  33-40
    5.1.1 真实性  33-35
    5.1.2 哲理性  35-38
    5.1.3 契合读者心理  38-40
  5.2 论诗歌形式  40-46
    5.2.1 论诗歌语言  41-45
    5.2.2 对诗体、诗律的认识  45-46
  5.3 注重内容,亦重形式创造  46-49
结语  49-50
参考文献  50-53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53-54
后记  54

相似论文

  1. 诗意的疏离:图文之间,J506
  2.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3.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研究,B83-0
  4. 润物细无声—美学视野下的《读者》杂志研究,I206.7
  5. 鱼玄机及其诗歌成就,I207.22
  6. 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演唱与研究,J616
  7. 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研究,H319
  8. 《生活》周刊“读者信箱”研究,G239.29
  9. 清初诗人李良年研究,I207.22
  10. 文化权利、图书馆权利、读者权利及其关系研究,G250
  11. “《废都》现象”研究,I207.42
  12. 接受美学视野下《理智与情感》的接受过程,I561.074
  13. 荒寒之路上的最后守望者,I207.22
  14. 华兹华斯《序曲》中的宗教思想解读,I561.072
  15. 面向读者服务的民办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TP393.092
  16. 图书馆读者隐私安全管理和保护,G251
  17. 报纸定位与新闻呈现差异化关系的研究,G216.2
  18. 从接受美学视域看《小不点和安东》的翻译,I046
  19. 高校图书馆读者信用评价体系的研究应用,TP315
  20. 《骚坛千金诀》研究,I207.22
  21. 中国酒店文宣英译文与英语平行文本的对比研究,H315.9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少数民族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