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穆旦诗歌接受研究

作 者: 李光辉
导 师: 钟军红
学 校: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穆旦 诗歌 接受美学 “非中国性”
分类号: I207.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学界对穆旦诗歌的研究,要么从西方诗学的视域来探寻其创作渊源,要么从身世阅历和人格气质角度来解读其与创作之联系,抑或以文本细读方法阐释其文本的丰富意蕴,而往往忽视了读者对穆旦作品内涵的不断开发和审美再造的贡献。穆旦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现代新诗人,其卓越的的新诗创造及其传播、接受过程不可能离开中国读者而独立存在。因此,本文试图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穆旦诗歌的接受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上篇从历时接受的角度概要地梳理了穆旦诗歌在20世纪40年代战争语境、新时期以来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接受和研究的历史,描述了穆旦诗歌作品是如何满足、迎拒、超越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以及它们之间动态变化的关系,进而试图揭示穆旦诗歌的生成机制及创作的价值取向。下篇主要对穆旦诗歌接受过程中生成的“非中国性”接受视野试作探讨。首先肯定穆旦诗歌在语言新奇、意蕴晦涩、诗法西化等方面的确存在不少貌似“非中国性”的表现形态;其次分析穆旦诗歌在感伤之美、自然意象、“以论为诗”等方面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与新文学传统的深度继承;最后得出结论:穆旦诗歌里隐藏着足以让我们震撼的中国传统诗歌的内核,在表层上他借鉴了西方诗歌的技巧,在本质上他是更隐蔽、更沉潜地继承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时刻不离中国的艺术精神土壤!关于穆旦诗歌的“非中国性”提法实在是一种误读与偏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录  6-7
引言  7-9
上篇 历时接受:发现的河流  9-21
  第一节 1940 年代穆旦诗歌接受研究  10-13
    一、思想主题“受难的品质”接受视野的生成  10-11
    二、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一个显著的接受点  11-13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穆旦诗歌接受研究  13-21
    一、对诗歌创作进行分类的接受视野之贡献  14-15
    二、接受者对穆旦诗歌主题思想的不断深化  15-16
    三、穆旦诗歌的艺术手法得到接受者重新整理  16-18
    四、对穆旦诗歌宗教意的阐释和解读  18-21
下篇 问题意识:“非中国性”之显现与质疑  21-36
  第一节 穆旦诗歌“非中国性”之显现  22-28
    一、语言:发现的惊异  23-24
    二、意蕴:晦涩的森林  24-25
    三、诗法:艾略特风情  25-28
  第二节 穆旦诗歌“非中国性”之质疑  28-36
    一、伤感之美:传统情感的呼应  28-30
    二、意象之珠:还向传统采撷  30-32
    三、以论为诗:有根的宋诗传统  32-36
结语及尾声:穆旦诗歌在青年读者中的接受现状及我们面临的任务  36-38
注释  38-42
参考文献  42-45
在学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5-46
后记  46-47

相似论文

  1.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2. 接受美文学理论在职业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G633.3
  3.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审美教育内化问题研究,G718.5
  4. 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索古代体育健身思想的演变,G812.9
  5. “幻想底乘客”,I106.2
  6. 弗罗斯特诗歌面具下的个体身份建构,I712.072
  7. 冯镇峦诗歌研究,I207.22
  8.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研究,B83-0
  9. 石韫玉诗歌研究,I207.22
  10. 唐代帝王诗歌研究,I207.22
  11. 唐代长安名胜诗研究,I207.22
  12. 接受美学视角下苏州古典园林介绍英译之研究,H315.9
  13.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语文阅读教学,G633.3
  14. 接受美学视野下《理智与情感》的接受过程,I561.074
  15.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G633.3
  16. 言意之辩与文学阅读,I04
  17. 《乐记》美学思想研究,B83-0
  18. 从接受美学视域看《小不点和安东》的翻译,I046
  19. 张羽诗歌研究,I207.22
  20. 刘大观及其诗歌研究,I207.22
  21. 文天祥《集杜诗》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新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