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象学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尼扎尔·格巴尼诗歌研究

作 者: 马会
导 师: 张洪仪
学 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专 业: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尼扎尔·格巴尼 现象学 空间 诗歌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9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尼扎尔·格巴尼是叙利亚籍阿拉伯著名诗人,以情诗见长。从1944年第一部诗集问世起,女人和爱情就成为其诗歌中最常出现的主题。诗人在诗歌内容和形式上勇于创新,诗歌风格独特,热烈而开放。就女性描写的特色而言,一方面,在遣词上诗人超越传统,大胆而热烈,毫不避讳地在女性胴体上着墨颇多;另一方面,诗歌中大量采用隐喻修辞,时而将女性与自然界相糅合,时而又将某位女子与某座城市相关联。现代诗歌空间理论已经成为诗歌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表现不但帮助诗人完成了对整个宇宙的对象性的描绘,也帮助他在想象的领域建造出一个个独立的微型异托邦,最终完成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审美诉求。诗人尼扎尔·格巴尼的女性母题诗歌以其对身体和知觉体验的强烈关注而成为现象学空间文评最为合适的实践地。本文紧随目前学术话语向“空间转向”的潮流,将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与文学批评领域的空间理论相结合,对尼扎尔诗歌中经常出现的空间意象群进行分析,以寻求空间现象原初意义的显现,并探讨其对诗歌主题氛围构建产生的作用以及具有的诗学美学价值。本文以“现象学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尼扎尔·格巴尼诗歌研究”为题。论文主要由前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相关理论概念和诗人尼扎尔·格巴尼,第一部分“诗学之空间理论”内含三个方面:1、现象学空间理论概述;2、文学空间转向格局的形成;3、诗学与现象学。第二部分“诗人尼扎尔·格巴尼”包括他的生平和诗歌特色。之后分章节阐释尼扎尔·格巴尼诗歌中四个独特的空间显现:第二章、诗人的孤独——无爱空间,以知觉空间为主,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山鲁亚尔的悲剧塑造孤独无爱的消极空间;第三章、自然与女人——童话空间,通过阐释自然与女人并置的童话空间,揭示诗人的阴性世界观;第四章、最特殊的女人——母爱空间,母亲是与诗人诗中的其他女人绝对不同的,通过母爱空间中物象的特色来揭示母亲的特殊性;第五章、城市与女人——情仇空间。以诗人最常写到的两座城市大马士革和贝鲁特为例,分析城市与女性身体空间的互文并置,展示城市与诗人的爱恨纠葛。

全文目录


致谢  5-6
中文摘要  6-9
前言  9-11
第一章 导论  11-18
  1.1 诗学之空间理论  11-15
  1.2 诗人尼扎尔·格巴尼  15-18
第二章 诗人的孤独——无爱空间  18-23
第三章 自然与女人——童话空间  23-27
第四章 最特殊的女人——母爱空间  27-32
第五章 城市与女人——情仇空间  32-50
  5.1 尼扎尔和城市  32-35
  5.2 大马士革与母亲  35-41
  5.3 贝鲁特与爱人  41-50
结语  50-52
参考文献  52-54
附件  54

相似论文

  1.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2.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3. 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TU241.93
  4.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5.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6.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7.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变换研究,TN761
  8. 极化SAR图像超分辨算法的研究,TN957.52
  9. 文山州特色经济的空间布局研究,F127
  10. 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组分空间分布特征,S718.5
  11. 认知风格和空间能力对网络搜索行为的影响,B842.1
  12. 具有非光滑核的Toeplitz型积分算子的有界性,O177.6
  13. 广义分数次积分交换子的有界性,O177.6
  14. 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探索古代体育健身思想的演变,G812.9
  15. 亲密关系中的正向信念,B844.3
  16. 信息空间视角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模式研究,G644
  17. 爱德华·苏贾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哲学批判,B712.59
  18. 戴维·哈维空间转移理论及其哲学意义探析,B089.1
  19. Orlicz-Lorentz空间的λ性质和关于φ-变差模空间的性质,O177
  20. 基于GIS的矿井水灾害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统研究,TD745
  21. 闻喜县镁工业区镁生产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特点,X53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