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医协同AF系统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回顾性研究

作 者: 陈星
导 师: 肖强兵
学 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
关键词: 中医 垫枕疗法 背伸位牵引 AF内固定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分类号: R68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和比较中医协同AF系统后路撑开复位内固定和单纯AF系统后治疗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湖北省中医院、武汉市普爱医院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8例,其中A组40例中医协同(术前给予垫软枕、背伸位牵引)结合AF后路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组38例单纯运用AF后路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伤椎治疗前、术后3天、术后9-12月取出内固定器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比、Cobb角的矫正效果及术后9-12月临床疗效评定。结果1.椎体前缘高度比的变化中医协同AF系统内固定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比为48.2±5.9,术后3天为98.1±1.1,手术前后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9-12月取出AF系统内固定物后椎体前缘高度比与术后3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7>0.05)。单纯AF系统内固定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比为49.1±5.4,术后3天椎体前缘高度比为92.4±1.1,手术前后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9-12月取出AF系统内固定后椎体前缘高度比术后3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5>0.05)。两组均能有效恢复伤椎体前缘高度,两组行组间t检验,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中医协同AF系统内固定组较单纯AF系统内固定组能更好恢复伤椎前缘高度。2.椎体后缘高度比的变化中医协同AF系统内固定组术前椎体后缘高度比为91.6±1.3,术后3天为99.0±0.6,手术前后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9-12月取出AF系统内固定物后椎体后缘高度比与术后3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7>0.05)。单纯AF系统内固定组术前椎体后缘高度比为91.5±0.7,术后3天椎体前缘高度比为98.9±0.7,手术前后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9-12月取出AF系统内固定物后椎体后缘高度比与术后3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0>0.05)两组均能较好恢复椎体后缘高度,两组恢复椎体后缘高度比情况行组间t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3.伤椎椎体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的变化中医协同AF系统内固定组术前伤椎椎体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为33.9±1.1,术后3天为1.7±0.5,手术前后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9-12月取出AF系统内固定物后伤椎椎体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与术后3天无统计学差异(P=0.08>0.05)。单纯AF系统内固定组术前伤椎椎体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为33.7±0.8,术后3天为5.0±0.9,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9-12月取出AF系统内固定物后后伤椎椎体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与术后3天无统计学差异(p=0.07>0.05)。两组均能有效矫正伤椎椎体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行组间t检验,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中医协同AF系统内固定组较单纯AF系统内固定组能更好矫正伤椎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4.术后9-12月临床疗效评定的比较中医协同AF系统内固定治疗组和单纯AF系统内固定治疗组术后9-12月疗效评定经X检验,P=0.04<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中医协同AF系统后路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较单纯AF系统后路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更加优越结论AF后路撑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手术前辅以中医保守方法(垫软枕、背伸位牵引)能更好的恢复伤椎的椎体高度及Cobb角,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和生物力学平衡。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Abstract  7-11
前言  11-13
一、资料与方法  13-17
  1. 临床资料  13-14
  2. 研究方法  14-15
  3. 观察指标  15-16
  4. 研究方法  16-17
二、结果  17-21
  1. 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的变化  17-18
  2. 伤椎椎体后缘高度比的变化  18-19
  3. 伤椎椎体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的变化  19-20
  4. 术后9-12月临床疗效评定  20-21
讨论  21-26
  1. 关于无神经损伤型爆裂性骨折  21
  2. 关于AF内固定系统  21-23
    2.1 AF内固定系统的特点  21-22
    2.2 AF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作用  22-23
  3. 祖国医学对胸腰椎骨折认识和治疗的记载  23-24
  4. 中医协同AF系统内固定的优势  24-26
结语  26-27
参考文献  27-28
文献综述  28-36
  参考文献  34-36
典型病例  36-37
致谢  37

相似论文

  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FN-γ相关性研究,R259
  2. 狼疮解毒丸治疗缓解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R259
  3.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与尿酸及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R259
  4.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与中医肾虚证的相关性研究,R259
  5.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脏超声特点与中医辩证及其关联性探索,R544.1
  6. 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观察,R259
  7.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R259
  8. 中医升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的应用研究,R277.5
  9.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0.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11.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益气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R249.2
  12. 柯微君辨治血液病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ITP用药规律研究,R249
  13. 嵌入式中医经脉理疗仪的研究,R197.39
  14. 陈彤云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粉刺理法方药的研究,R249.2
  15. 寻常型银屑病不同分期及证侯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R275.9
  16. 钉棒系统加伤椎体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不稳定爆裂性骨折,R687.3
  17. 血清VEGF、TPS、CA125水平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不同中医证型疗效的关系,R733.1
  18.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规范化方案研究,R743.3
  19. 中医耳诊专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TP311.52
  20.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证候学研究,R749.94
  21.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R573.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矫形外科手术学 > 骨骼手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