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临床研究

作 者: 白春晓
导 师: 徐林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异位骨化 并发症
分类号: R68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CDF)是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但术后加快相邻节段的退变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既可以解除神经压迫症状,又能保留相邻节段的活动度,避免或减少了邻椎病的发生,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随着新技术的研究深入,术后并发症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其中异位骨化成了被关注的焦点。人工假体置换主要是为了避免融合术后的并发症而产生的新技术,然异位骨化的出现与这一理念相悖,如果不能有效的防止异位骨化的发生,便失去了人工假体置换的意义。本文综述部分主要介绍了异位骨化的研究现状,包括定义,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防治,简单介绍了中医学对异位骨化的研究认识,重点从术前术中术后及其他方面分析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影响因素。临床研究部分主要是收集近两年来在我科行单纯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病例资料作一回顾性研究。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并对可能导致异位骨化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异位骨化对病变节段活动度的影响。研究方法:病例资料均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单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病人,共计37例,全部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34~68岁,平均51.41岁,神经根型颈椎病21例,脊髓型颈椎病8例,混合型颈椎病8例,单节段置换27例,双节段置换10例,C3/4为3个节段,C4/5为18个节段,C5/6为24个节段,C6/7为2个节段,女性共28个节段,男性19个节段,总共47个节段;≦50岁13例17个节段,>50岁24例30个节段。手术均由同一位主刀医师完成。术后1天透视颈椎正侧位平片,观察假体位置,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半年、1年、2年门诊复查颈椎正侧屈伸四位X线片,通过侧位片对术后是否发生异位骨化根据McAfee分级法进行评估,通过过屈过伸位片测量置换节段的活动度(ROM),并与术前对照。本组患者在术后均得到大于3个月的随访,其中最长20个月,平均8.81个月。应用SPSS17.0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37例患者中共47个节段,其中6个节段术后发生H0,发生率为12.77%,大部分在术后4-8周出现,异位骨化程度按McAfee分级法Ⅰ级,1例;Ⅱ级,5例,随访患者中未发现椎间融合者。把病例资料按不同的依据分成若干对照组,从性别区分,其中男性3个节段,发生率为15.79%,女性3个节段,发生率为10.7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50岁为界限,分为高龄组(共24例30个节段)和低龄组(共13例17个节段),其HO发生率高、低龄组分别为0.00%和20.00%,p<0.05,有统计学差异。从节段数量讲,单节段发生率明显低于双节段的发生率,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颈椎分型来看,神经根型总21例,发生3例,脊髓型总8例,发生1例,混合型中8例,发生2例,HO发生率分别为14.29%、12.50%、25.00%;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关调查,发生HO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6.83min,术中出血量为25.67ml,未发生HO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6.10,术中出血量为16.13ml,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者与发生异位骨化的相关分析,手术时间P值为0.042,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P值为0.067,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基础疾病出发,分析心肺脑及关节类疾病与异位骨化形成的关联性,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从末次随访病变节段活动度与术前活动度比较,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单纯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的异位骨化发生率在近期较低,与年龄及手术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随访发现发生异位骨化的患者病变节段的活动度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由此得出,HO形成对术后疗效无明显影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技术是治疗退行性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以上结论仍需进一步长期大样本的临床验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9
英文缩略词表  9-10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0-20
  1 异位骨化的定义  10
  2 异位骨化的病因  10
  3 异位骨化的病理学改变  10
  4 异位骨化的发病机制  10-11
  5 人工颈推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影响因素  11-15
  6 异位骨化的临床表现与诊疗  15-18
  7 中医对异位骨化的认识  18-20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0-27
  前言  20-2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22
  结果  22-26
  讨论  26-27
  结论  27
参考文献  27-32
附图  32-36
致谢  36-37
个人简历  37

相似论文

  1.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疗效对比,R687.3
  2. 肾综合征出血热胸部并发症的CT征象及临床意义研究,R512.8
  3. ω-3鱼油脂肪乳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应激反应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R735
  4. 治疗性ERCP在重症胰腺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和疗效,R657.51
  5. 云南西部地区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视功能及心理行为问题研究,R779.6
  6. 骨盆软骨肉瘤的外科治疗,R738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癌放疗后膀胱炎和直肠炎的临床研究,R737.33
  8. 脑胶质瘤术后早期癫痫临床相关因素分析,R742.1
  9. 减少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并发症的手术技巧探讨,R658.3
  10. 胰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评估,R735.9
  11.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分析,R714.2
  12. 玻璃体腔注射小剂量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R774.5
  13. 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临床研究,R779.6
  14. CT引导下经皮微波热毁损术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研究,R738
  15. 两种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对比研究,R735
  16.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不同处置方法的手术疗效分析,R779.6
  17.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R657.3
  18. 局部微量透析治疗注射丰胸并发症的临床应用及其机制研究,R459.5
  19. 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回顾性研究,R739.8
  20. 电针百会、风池干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R246.6
  21. PD-L1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的意义及辛伐他汀、卡托普利的调节作用,R54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矫形外科手术学 > 骨骼手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