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靶基因比较MicroRNA与HBV蛋白的作用模式

作 者: 杨琳琳
导 师: 曹志伟
学 校: 华东理工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工
关键词: 乙肝 microRNA HBV蛋白 靶基因 GO 网络
分类号: R512.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毒性疾病之一。我国正处于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是乙肝患者大国。microRNA (miRN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的内源性单链小分子RNA,它可以与靶基因序列进行特异性地结合,在转录或翻译水平实现负调控。近年来,miRNA在乙肝研究中逐渐成为热点,许多研究证实microRNA (miRNA)可以介导宿主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miRNA在HBV感染中的作用有助于新型治疗策略的提出。然而,miRNA的多靶点特性限制了其功能研究。为了研究miRNA对HBV的调节机制,本文在靶基因水平上比较了HBV相关miRNA和HBV蛋白的功能谱,采用半定量手段进行功能分析并从网络层面挖掘其潜在的作用模式。结果表明,在靶基因水平上,miRNA功能较为集中,HBV蛋白的作用效应可能更为广泛;在网络拓扑结构上,miRNA主要通过直接作用于HBV蛋白的靶基因及其邻居节点达到其调节作用;在生理效应上,miRNA在凋亡、细胞周期以及体液免疫的调节上呈现出拮抗HBV蛋白效应的趋势。本研究不仅为miRNA的靶点功能研究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法,而且miRNA在HBV感染中的作用模式可以有助于今后基于miRNA的乙肝治疗方案的提出。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1章 前言  9-21
  1.1 乙型肝炎病毒  9-14
    1.1.1 HBV病毒颗粒特征  9-10
    1.1.2 HBV的流行病学  10-12
    1.1.3 HBV相关疾病的病程发展和治疗  12-13
    1.1.4 HBV研究现状  13-14
  1.2 MicroRNA参与调控多种生物过程  14-19
    1.2.1 MicroRNA的产生和作用机制  14-15
    1.2.2 MicroRNA与疾病  15-18
    1.2.3 MicroRNA研究现状  18-19
  1.3 研究miRNA对HBV调节机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9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9-21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33
  2.1 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  21-22
    2.1.1 HBV蛋白靶点数据收集  21
    2.1.2 HBV相关的miRNA靶点数据收集  21
    2.1.3 HBV蛋白靶基因和HBV-miRNA表达水平的确定  21-22
  2.2 GO分析  22-25
    2.2.1 GO富集分析  22-23
    2.2.2 GO谱相似性分析  23
    2.2.3 靶点作用模式的判定  23-25
  2.3 网络分析  25-28
    2.3.1 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25
    2.3.2 构建最小子网络  25-26
    2.3.3 构建核心网络  26-27
    2.3.4 网络参数的计算  27-28
    2.3.5 网络分解  28
  2.4 图形展示  28-31
    2.4.1 Cytoscape软件  28-29
    2.4.2 Microsoft office visio软件  29-30
    2.4.3 MEGA软件  30-31
  2.5 工作流程  31-33
第3章 HBV蛋白靶基因和HBV-miRNA靶基因的数据收集和统计  33-40
  3.1 HBV蛋白靶基因  33-37
  3.2 HBV-miRNA靶基因  37-38
  3.3 本章小结  38-40
第4章 HBV蛋白靶基因和HBV-miRNA靶基因的GO功能谱分析  40-48
  4.1 GO富集分析  40-41
  4.2 GO谱的相似性  41-43
  4.3 GO功能分区  43-46
  4.4 HBV蛋白靶基因和HBV-miRNA靶基因对GO生理过程的作用模式统计  46-47
  4.5 本章小结  47-48
第5章 HBV蛋白靶基因和HBV-miRNA靶基因的网络特征  48-56
  5.1 HBV蛋白靶基因和HBV-miRNA靶基因的网络特征  48-49
  5.2 HBV蛋白靶基因和HBV-miRNA靶基因的子网络构建  49-51
  5.3 HBV蛋白靶基因和HBV-miRNA靶基因的核心网络构建  51-55
    5.3.1 两组靶基因对凋亡过程的调节  53-54
    5.3.2 两组靶基因对免疫的调节  54
    5.3.3 两组靶基因对细胞周期的调节  54
    5.3.4 HBV蛋白靶基因和HBV-miRNA靶基因呈拮抗模式  54-55
  5.4 本章小结  55-56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56-59
  6.1 结论  56-57
  6.2 展望  57-59
参考文献  59-69
致谢  69-70
科研成果  70

相似论文

  1. 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描述语言研究,Q78
  2.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过程中物性研究及数据处理,TE644
  3. 复合超声振动拉丝的理论与实验研究,TG663
  4. 调频式电容位移传感器高速测频与非线性校正技术研究,TH822
  5. 基于多Agent理论的卫星协同定轨技术研究,V474
  6.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电动汽车电池组综合测试技术研究,U469.72
  7. 基于感性负载的车身网络控制系统,U463.6
  8. 复杂边界条件下多体结构的瞬态热分析,TK124
  9. 基于MODBUS的发电厂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TM621
  10. 配电网故障定位与网络重构算法的研究,TM727
  11.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12. 多基地高频雷达固定站中央主机软件研制,TN957.5
  13. 中医舌诊中舌形与齿痕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TP391.41
  14. 基于神经网络的水厂投药预测控制研究,TP273.1
  15. 智能家居系统中ZigBee节点的研究,TN929.5
  16. 无线传感器网络上的数据聚集调度算法,TP212.9
  17.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在可穿戴计算机上的应用,TP202
  18. 多样性密度学习算法的研究与应用,TP181
  19. 基于LEACH的安全建簇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TP212.9
  20. 从《道德经》英译看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典籍英译的解释力,H315.9
  21. 基于比对技术的非法网站探测系统的实现与研究,TP393.0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传染病 > 病毒传染病 > 病毒性肝炎 > 乙型肝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