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阿育魏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作 者: 刘玲玲
导 师: 张正方; 赵新; 王强
学 校: 新疆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阿育魏实 挥发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抑菌 酪氨酸酶活性 微量元素
分类号: R2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阿育魏实为伞形科糙果芹属植物阿育魏的成熟果实,作为传统的维吾尔医药,用于瘫痪,颤抖,肌腱无力,胸痛。煎水滴耳可增强视力,空腹内服除肾和尿道结石。配蜂蜜内服治白癜风和皮肤病,并可除鸦片烟瘾。此外,挥发油中所含麝香草酚,对口腔、咽喉黏膜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对龋齿有防腐、局麻作用,还用于皮肤化脓性感染和驱钩虫作用。为了寻找新的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本文对阿育魏实中挥发油与脂肪酸成分、抗氧化活性酪氨酸酶活性抑菌活性、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微量元素的测定进行了研究。本文对阿育魏实的研究包括四个部分:(1)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阿育魏实挥发性化学成分,为阿育魏实挥发性成分分析提供新方法。实验中以PDMS、CAR/PDMS、PDMS/DVB和PDMS/DVB/CAR为萃取纤维,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并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HD)提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50/30μmDVB/CAR/PDMS纤维头能有效地吸附阿育魏实挥发性成分,其中相对质量分数较高的有γ-萜品烯(26.21%)、p-伞花烃(23.58%)、百里香酚(20.02%)。两种分析方法相互补充,共鉴定出2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挥发性物质组分保持一致,HS-SPME-GC-MS能快速地获得其组成成分,可应用于阿育魏实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及质量控制。通过GC-MS分析了阿育魏实中的脂肪酸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油酸甲酯(75.34%)。(2)采用琼脂扩散法及肉汤稀释法测定阿育魏实挥发油的抑菌作用;采用DPPH、ABTS和还原能力法研究了阿育魏实挥发油和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并测定阿育魏实中的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抑菌活性研究表明阿育魏实挥发油对12种受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霉菌抑制效果较为明显;并且,阿育魏实挥发油和提取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甲醇和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相对优于其它溶剂萃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有较明显差异。结果表明阿育魏实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挥发油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作用与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大相关性。(3)在对阿育魏实的系统分离中,对阿育魏实的醇提物依次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得到的各分段部位进行酪氨酸酶活性筛选,结果乙酸乙酯部位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最强。以对酪氨酸酶的激活率为指导,对阿育魏实乙酸乙酯部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逐级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经现代波谱初步鉴定,该化合物为单萜糖苷类化合物百里香酚-4-β-D-葡萄糖苷thymol-4-O-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酶活性筛选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对于阿育魏实中具有酪氨酸酶激活作用的活性成分,后续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分离。(4)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12个不同来源的阿育魏实中14种常见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阿育魏实中主要存在的微量元素有Cu,Zn,Fe,K,Ca,Na,Mg,Mn,Sr,Cr,Ni;具有潜在生理毒性的元素为Pb,Hg,Cd。不同的阿育魏实的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3
第一章 绪论  13-30
  1.1 前言  13-22
    1.1.1 阿育魏实的研究概况  13-14
    1.1.2 性状鉴别  14-15
    1.1.3 阿育魏实的化学成分  15-17
    1.1.4 阿育魏实生物活性研究  17-22
      1.1.4.1 抑菌作用  18
      1.1.4.2 抗结石活性  18-19
      1.1.4.3 抗肿瘤活性  19
      1.1.4.4 降血脂活性  19
      1.1.4.5 抗血小板凝结活性  19-20
      1.1.4.6 抗微生物活性  20
      1.1.4.7 抗耐药菌活性  20-21
      1.1.4.8 驱杀软体动物活性  21
      1.1.4.9 驱杀昆虫活性  21
      1.1.4.10 堕胎活性  21-22
      1.1.4.11 展望  22
  1.2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及鉴定方法  22-24
    1.2.1 天然产物的提取方法  22-23
    1.2.2 天然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23-24
  1.3 白癜风  24-28
    1.3.1 白癜风的研究现状  24-26
    1.3.2 酪氨酸酶的作用类型  26-28
      1.3.2.1 激活作用  26-27
      1.3.2.2 抑制作用  27
      1.3.2.3 双相作用  27-28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方案  28-30
    1.4.1 立题依据  28
    1.4.2 研究内容和方案  28-30
第二章 阿育魏实挥发油与脂肪酸成分分析  30-41
  2.1 阿育魏实挥发油成分分析  30-37
    2.1.1 材料  30-31
      2.1.1.1 主要材料、仪器与试剂  30-31
    2.1.2 实验方法  31
      2.1.2.1 水蒸气蒸馏(HD)法  31
      2.1.2.2 固相微萃取法(SPME)  31
      2.1.2.3 GC 及 GC-MS 分析  31
    2.1.3 结果与讨论  31-34
    2.1.4 阿育魏实中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和比较  34-36
    2.1.5 结论  36-37
  2.2 阿育魏实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37-41
    2.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37-38
      2.2.1.1 仪器  37-38
      2.2.1.2 试剂与药品  38
    2.2.2 实验方法  38
    2.2.3 样品制备  38
    2.2.4 结果与讨论  38-39
    2.2.5 结论  39-41
第三章 阿育魏实抑菌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41-54
  3.1 阿育魏实抑菌活性研究  41-46
    3.1.1 材料与方法  41-43
      3.1.1.1 原材料与试剂  41-42
      3.1.1.2 仪器和设备  42
      3.1.1.3 供试菌种  42
      3.1.1.4 培养基  42-43
    3.1.2 阿育魏实挥发油抑菌活性的测定  43-44
      3.1.2.1 挥发油的提取  43
      3.1.2.2 供试菌液的制备  43
      3.1.2.3 抑菌圈的测定(DD)  43
      3.1.2.4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43-44
      3.1.2.5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44
    3.1.3 结果与讨论  44-45
      3.1.3.1 阿育魏实的抑菌活性  44-45
    3.1.4 结论  45-46
  3.2 阿育魏实抗氧化活性研究  46-54
    3.2.1 实验仪器及材料  46-47
      3.2.1.1 仪器  46-47
      3.2.1.2 原料和试剂  47
    3.2.2 实验方法原料  47-50
      3.2.2.1 挥发油的提取  47
      3.2.2.2 溶剂萃取物的制备  47
      3.2.2.3 总酚含量的测定  47-48
      3.2.2.4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48-49
      3.2.2.5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49
      3.2.2.6 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49
      3.2.2.7 还原能力的测定  49-50
    3.2.3 结果与讨论  50-53
      3.2.3.1 阿育魏实提取物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50
      3.2.3.2 阿育魏实提取物对 ABTS 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50-51
      3.2.3.3 还原能力的测定  51-52
      3.2.3.4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52-53
    3.2.4 结论  53-54
第四章 阿育魏实化学成分及酪氨酸酶活性研究  54-69
  4.1 材料和方法  54-58
    4.1.1 原料、试剂和仪器  54-55
    4.1.2 提取与分离工艺流程  55-58
  4.2 实验方法  58-60
    4.2.1 酪氨酸酶活性筛选  58-59
    4.2.2 多巴色素自动氧化生成黑素量的测定  59
    4.2.3 不同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59-60
    4.2.4 乙酸乙酯层样品的硅胶柱层析分离  60
    4.2.5 重结晶  60
  4.3 数据处理  60
  4.4 结果分析  60-68
    4.4.1 不同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分析  60-62
    4.4.2 乙酸乙酯层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  62-63
    4.4.3 乙酸乙酯层样品的硅胶柱层析分离活性筛选  63-64
    4.4.4 重结晶部位酪氨酸酶活性的筛选  64-68
  4.5 结论  68-69
第五章 阿育魏实微量元素分析  69-78
  5.1 阿育魏实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69-72
    5.1.1 实验部分  71-72
      5.1.1.1 原料、试剂和仪器  71
      5.1.1.2 样品前处理  71-72
  5.2 阿育魏实中常量及微量元素的测定  72-73
    5.2.1 各元素的波长和检出限  72
    5.2.2 标准工作曲线  72-73
  5.3 结果与讨论  73-77
    5.3.1 回收率的测定  76
    5.3.2 聚类分析的结果  76-77
  5.4 结论  77-78
第六章 结论  78-80
参考文献  80-86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6-87
致谢  87

相似论文

  1. 三种羧酸系列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O621.13
  2.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3. 磷石膏中微量组分对水泥熟料烧制及性能的影响,TQ177.3
  4. 芝麻饼粕中木酚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29
  5.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Vc脂肪酸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TS202.3
  6. 金针菇水溶性物质与不溶性残渣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S646.15
  7. 番茄对稀土的耐性及修复污染环境的潜力研究,S641.2
  8. 茶渣多肽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TS209
  9. 枯草杆菌脂肽抗嗜水气单胞菌的机理和应用研究,S948
  10. 微量元素对学龄前儿童身体发育影响研究,R179
  11. 菊花(Flos Chrysanthemi)的富硒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S682.11
  1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S828
  13. 多足配体钙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研究,O641.4
  14. 白术挥发油的提取、氧化分解及抗肿瘤研究,R285
  15. 链霉菌182-2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抑菌特性的初步研究,S482.2
  16. 一种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TQ423.9
  17. 生长猪环保型饲料的研究与应用,S828.5
  18.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药的微量元素研究,R284.1
  19. 微胶囊化月桂酸单甘油酯的制备,TS202.3
  20. 新疆蒙、哈族18—22岁学生头发内含微量元素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G804.49
  21. GH4169G合金的组织结构与蠕变行为,TG14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