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品种威灵仙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作 者: 李倩倩
导 师: 马长华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药物分析学
关键词: 常春藤皂苷元 含量测定 齐墩果酸 威灵仙 指纹图谱
分类号: R2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0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威灵仙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等功效。《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的威灵仙来源于毛莨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 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市场上流通的威灵仙除上述收录于《中国药典》2010版的三种正品之外,尚有多种植物的根及根茎作威灵仙用。历史上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地域的药用品种差距很大,其中云南地区向来使用菊科植物显脉旋覆花(Inula nervosa Wall)的根及根茎作威灵仙入药。目前对威灵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研究报道,威灵仙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其中非挥发性成分有三萜及其皂苷类、黄酮及多元酚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等。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威灵仙被报道的药理活性有镇痛抗炎、解痉、抗菌、抗肿瘤、降血压等。近年来虽然对威灵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但对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少。《中国药典》2005年版就只对威灵仙进行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的薄层色谱鉴别,并无定量控制项目。《中国药典》2010年版新增以常春藤皂苷元及齐墩果酸为指标进行的质量控制。《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典颁布以来,不少厂家反应药材市场上的威灵仙药材达不到药典规定标准,因此对药材市场上流通的不同品种威灵仙药材进行质量调查具有重大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威灵仙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进行考察与优化,确立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以及最佳色谱条件:采取《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录威灵仙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色谱柱采用Agela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组成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1,险测波长为205nm。本章还对该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样品稳定性以及加样回收率进行了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说明该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样品在12小时内保持稳定。然后对威灵仙C.chinensis、东北铁线莲C.manshurica、棉团铁线莲C.hexapetala及云南威灵仙四个品种不同批次中的指标成分常春藤皂苷元与齐墩果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测样品中仅有部分威灵仙C.chinensis药材中常春藤皂苷元和齐墩果酸的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标准;东北铁线莲C. manshurica药材中齐墩果酸含量远大于0.30%,但常春藤皂苷元含量极微;棉团铁线莲C. hexapetala及云南威灵仙中未检测到常春藤皂苷元和齐墩果酸。除此之外,选取购于福建的威灵仙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根及根茎的指标成分含量;选取在永吉采摘的东北铁线莲为研究对象,对其指标成分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第二章,建立东北铁线莲的指纹图谱研究。首先根据文献报道以及试验确定色谱条件:色谱柱采用Agela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组成为:乙腈(A)-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0.8mL·miin-1,检测波长为205nm。本章还对该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样品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均符合要求,说明该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样品在10小时内保持稳定。然后对31个产地的东北铁线莲样品进行了测定,建立了31批次东北铁线莲样品的指纹图谱,得到了28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27批次东北铁线莲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说明东北铁线莲中所含成分相对稳定,但含量有很大差别。同时以含量测定部分的10批毛茛科威灵仙为研究对象,建立威灵仙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得到23个共有峰,并生成威灵仙的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10批毛茛科威灵仙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说明威灵仙所含成分相对稳定。最后通过LC-MS连用技术,对33号毛茛科威灵仙样品进行分离测定,鉴定出分子量为1206、1352、1336、1190、1498、1220、1336的七种三萜皂苷,并对其结构进行推测,初步认为三萜皂苷成分出现于指纹图谱45min-60min。本实验对药典收录的三个品种威灵仙及地方药云南威灵仙共四个品种进行质量调查,并结合指纹图谱技术对威灵仙样品进行研究,旨在为规范药材市场上威灵仙的流通与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英文缩写  10-11
前言  11-12
文献综述  12-27
  1 威灵仙药材的研究现状  12-27
    1.1 威灵仙简介  12
    1.2 不同品种威灵仙的性状与鉴别  12-13
    1.3 威灵仙的化学成分  13-19
      1.3.1 威灵仙的挥发性成分  13-14
      1.3.2 威灵仙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  14-19
    1.4 威灵仙的药理作用  19-22
      1.4.1 镇痛抗炎作用  19-20
      1.4.2 解痉作用  20
      1.4.3 抗微生物作用  20
      1.4.4 抗肿瘤作用  20-21
      1.4.5 降血压作用、抗利尿作用  21
      1.4.7 其他作用  21
      1.4.8 临床应用  21
      1.4.9 小结  21-22
    1.5 相关活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22-23
      1.5.1 防治骨关节炎(OA)的机制  22
      1.5.2 治疗尿酸性肾病的机制  22
      1.5.3 抗炎镇痛机制的初步研究  22-23
    1.6 威灵仙样品的制备方法  23-24
      1.6.1 三萜皂苷的制备方法  23-24
        1.6.1.1 化学制备  23
        1.6.1.2 微波提取法  23
        1.6.1.3 超声提取法  23
        1.6.1.4 其它  23-24
    1.7 威灵仙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  24
    1.8 威灵仙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现状  24-27
      1.8.1 中药指纹图谱简介  24-25
      1.8.2 液-质联用技术在指纹图谱技术中的应用  25-26
      1.8.3 威灵仙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现状  26
      1.8.4 小结  26-27
第一章 威灵仙的含量测定  27-44
  1 仪器与试药  27-30
    1.1 仪器  27
    1.2 试剂  27
    1.3 对照品与药材  27-30
  2 方法与结果  30-42
    2.1 威灵仙样品中常春藤皂苷元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30-34
      2.1.1 《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威灵仙样品的制备流程及待考察步骤  30
      2.1.2 威灵仙样品制备方法的考察  30-32
        2.1.2.1 稀乙醇提取时间的考察  30-31
        2.1.2.2 水解温度与时间的考察  31
        2.1.2.3 其它  31-32
        2.1.2.4 小结  32
      2.1.3 色谱条件的考察  32-33
      2.1.4 色谱条件  33-34
    2.2 威灵仙中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的考察  34-39
      2.2.1 线性关系的考察  34-36
        2.2.1.1 常春藤皂苷元与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34
        2.2.1.2 标准曲线的绘制  34-36
      2.2.2 精密度试验  36-37
      2.2.3 重复性试验  37-38
      2.2.4 稳定性试验  38-39
      2.2.5 加样回收率试验  39
    2.4 样品测定  39-42
      2.4.1 不同产地东北铁线莲样品的测定  39-40
      2.4.2 不同品种威灵仙药材的含量测定  40-42
    2.5 威灵仙药材稳定性的考察  42
    2.6 威灵仙不同药用部位含量的测定  42
  3 小结  42-44
第三章 威灵仙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  44-55
  1 仪器和材料  44-45
    1.1 仪器  44
    1.2 试剂  44
    1.3 供试品  44-45
  2 方法与结果  45-54
    2.1 色谱条件的确立  45
      2.1.1 威灵仙样品的制备  45
      2.1.2 色谱条件的确立  45
    2.2 方法学考察  45-49
      2.2.1 方法精密度测定  45-46
      2.2.2 方法重现性的测定  46-47
      2.2.3 样品稳定性的测定  47-48
      2.2.4 小结与讨论  48-49
    2.3 31批东北铁线莲指纹图谱的建立  49-50
    2.4 10批毛莨科威灵仙指纹图谱的建立  50-52
    2.5 质谱鉴别  52-54
      2.5.1 色谱条件  52
      2.5.2 质谱条件  52-53
      2.5.3 结果  53-54
  3 小结与结论  54-55
附录  55-67
参考文献  67-72
致谢  72-73
个人简历  73

相似论文

  1. 消癌平制剂及其绿原酸单体的药动学研究与质量控制,R285
  2.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3.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初步研究,TQ463
  4. 土壤酶活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S154
  5. 江苏省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及水稻抗瘟基因鉴定,S435.111.41
  6.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S476.1
  7. 天山雪莲指纹图谱及总黄酮提取物研究,R284.1
  8. 枇杷止咳颗粒质量标准的修订及指纹图谱研究,R286.0
  9. 芜菁药材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R284.1
  10. 昆明山海棠有效成分提取方法优化和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R284.1
  11. 柱前衍生化HPLC法在远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初探,R284
  12. 北青龙衣细胞毒活性部位谱效关系的研究,R284
  13. 辛夷指纹图谱的研究,R284
  14. 白芷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R285.5
  15. 基于SELDI-TOF-MS技术的乳头状甲状腺癌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及筛选模型的构建,R736.1
  16. 玉环柚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及指纹图谱的研究,R284
  17. DNA指纹图谱的自动识别与分析定位研究,TP391.41
  18. 滨海湿地药用植物盐地碱蓬HPLC化学指纹图谱与网状软柳珊瑚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19. 人参次苷H注射液相关指纹图谱研究,R286.0
  20.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血浆和尿液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R782.21
  21. 山东省食源性沙门氏菌监测及分型研究,R155.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