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两株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作 者: 孙红
导 师: 王斌贵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专 业: 海洋药物学
关键词: 红树林内生真菌 链格孢菌 普通青霉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分类号: R2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9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对源自海洋红树林植物的15株真菌进行了不同发酵条件的筛选,以抑菌活性结合发酵产物多样性为指标对其发酵粗提物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选择2株次级代谢产物丰富且具有一定抑菌活性的菌株(红树林植物红海榄内生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 EN192和红树林植物杯萼海桑内生真菌普通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 MA11)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用MH2培养基静置发酵培养,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评价。采用常规的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pTLC)、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HPLC)以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综合利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UV、IR、MS、NMR等)以及与标准品和文献数据对比的方法,从Alternaria tenuissima EN192静置MH2培养基中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AT1~AT19),其中4个为吲哚二萜类化合物(AT1~AT4),这是从Alternaria tenuissima中分离得到indole-diterpene类化合物的首次报道;从Penicillium commune MA11静置MH2培养基中分离鉴定了21个化合物(PN1~PN21),其中3个为新的吲哚二萜类化合物(PN1、PN2、PN3)。此外,本文还对从Penicillium commune MA11中分离得到的吲哚二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做了简单探讨。对分离鉴定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细菌、抗真菌和卤虫致死活性测试。化合物AT1~AT9对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大肠埃希氏杆菌(E. Coli)、枯草芽孢杆菌(B. Subtlis)和鳗弧菌(V. anguillarum)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抑制活性;化合物PN5、PN6和PN16对大肠杆菌(E. Coli)有中等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12、13mm;PN1~PN3、PN9、PN10、PN18~PN20对大肠杆菌(E.Coli)抑制活性较弱;PN12、PN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有弱的抑制活性;PN5、PN9对白菜黑斑病菌(A. alternate)有弱的抑制活性。此外,化合物PN1、PN2、PN5~PN8、PN10、PN16对卤虫(Artemia salina L.)均具有一定的致死活性,其中PN10的活性最强,在浓度为50μg/mL时的致死率为100%,PN5、PN7和PN16也具有较强的活性。进一步对PN7和PN10做了梯度实验,其LD50值分别为45.48和7.16μg/mL。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和海洋天然产物的化合物结构,为海洋微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全文目录


致谢  4-7
中文摘要  7-8
ABSTRACT  8-10
化合物结构式  10-12
第一章 绪论  12-29
  第一节 引言  12-13
  第二节 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新进展  13-25
    一、聚酮类  13-16
    二、肽类  16-18
    三、生物碱类  18-21
    四、萜类  21-22
    五、其他类  22-25
  第一章 参考文献  25-29
第二章 红海榄内生真菌 Alternaria tenuissima EN192 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  29-53
  第一节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9-38
  第二节 实验部分  38-48
    一、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38-39
    二、菌株来源、分离、形态描述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39-41
    三、菌株的大规模发酵  41
    四、提取与分离  41-42
    五、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  42-48
  第三节 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初步评价  48-50
  第四节 结果讨论  50-51
  第二章 参考文献  51-53
第三章 杯萼海桑内生真菌Penicillium commune MA11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  53-83
  第一节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53-65
    一、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53-57
    二、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57-65
  第二节 实验部分  65-75
    一、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65
    二、菌株来源、分离、形态描述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65-69
    三、菌株的规模发酵  69
    四、提取与分离  69-70
    五、化合物的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  70-75
  第三节 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初步评价  75-80
    一、卤虫致死活性筛选  75-77
    二、抑菌活性测试  77-80
  第四节 部分化合物的生源合成途径探讨  80-81
  第三章 参考文献  81-83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83-85
  一、结论  83
  二、创新点  83-85
部分化合物的谱图  85-90
作者简历  90-91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91

相似论文

  1. 南海多室草苔虫和脆灯芯柳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R284
  2. 两株南海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R284
  3.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4. 预氧化强化生物活性炭滤池除氮效能及机理研究,X703
  5. Eu3+和纳米Eu2O3对人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R735.7
  6. 生物活性肽胶囊的分析及应用研究,R927.2
  7. 生物活性垫料中有效菌种筛选及其在应用中影响因素研究,S828.5
  8. 聚磷酸酯/β-TCP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体外模拟生物矿化,R318.08
  9. 大豆生物活性肽功能研究-Lunasin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Q946.1
  10. 植物内生真菌HCCB05974和HCCB06030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R284
  11. 水处理中生物活性炭吸附性能及其数学模型研究,X703
  12. 巴斯德毕赤酵母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Q936
  13. 硫自养反硝化结合生物活性炭技术处理硝酸氮污染水的研究,X703
  14. 手性3-羟基吡啶-4-酮类铁离子螯合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筛选,R914
  15. 多级复合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合成及性能研究,R318.08
  16. 降解多环芳烃高效菌及生物活性炭的研制,X703
  17. 臭氧—活性炭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TU991.2
  18. 力生长因子E肽促进骨愈合及含E肽生物活性材料的研究,R318.08
  19. 不同真核载体表达人神经生长因子,Q42
  20. 双氧水、活性炭、沸石不同组合对污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X703
  21. 油田采出水臭氧氧化处理试验研究,X703.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