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自拟脾肾双补方治疗更年期手足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 者: 郭宇
导 师: 华华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
关键词: 临床观察 慢性湿疹 手足部湿疹 中药
分类号: R27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湿疹是皮肤科临床一种常见疾病,临床常分为三期,即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其中,急性期以丘疹、水疱、结痂及红斑等为临床特征,慢性湿疹则以干燥、鳞屑、苔藓化等为典型特征,瘙痒常伴发在各期之中。而发生在手足部的慢性湿疹为湿疹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皮损以干燥、粗糙、角化及皲裂等为临床特征,往往伴有剧烈瘙痒,且缠绵难愈。据临床观察,此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考虑体内性激素的变动可能参与湿疹的发病过程。因此,本研究立足于益肾健脾之法,临床观察单纯采用内服中药治疗与更年期相关的手足部慢性湿疹,以求为临床治疗手足部的慢性湿疹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思路。研究方法: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2012年5月至2012年9月)为病例来源,主要以符合手足部慢性湿疹、女性年龄在45-55岁及男性年龄在50-60岁为入选标准,共收集并完成病例38例。入组患者给予单纯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方取自拟脾肾双补方,每日中药一剂,分服2次,具体用药如下:土茯苓30g、山药20g、制首乌10g、党参10g、糯米30g。在本研究过程中,为每名患者建立相应临床病例观察表,以红斑情况、角化程度、皲裂程度、皮损面积及瘙痒程度为观察指标,并采用4级(0-3分)评分法拟定疗效评分标准,疗程共3周。研究结果:入组并完成观察病例共38例,3周疗程结束后,痊愈0人,显效7人、占总人数的18.42%,有效18人、占总人数的47.37%,无效13人、占总人数的34.21%,总有率达65.79%;治疗前总评分为10.61±1.534分,治疗后总评分为6.21+2.752分,且通过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得出近似概率值P<0.05,可认为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评分结果有差异,即可认为治疗有效。其中,各项评分指标结果分别为:红斑情况治疗前评分为0分有1例、1分有4例、2分有24例、3分有9例,总评分为2.08±0.673分,治疗后评分为。分有10例、1分有16例、2分有11例、3分1例,总评分为1.08±0.818分;角化程度治疗前评分为0分有0例、1分有1例、2分有17例、3分有20例,总评分为2.50±0.558分,治疗后评分为0分有2例、1分有25例、2分有11例、3分有0例,总评分为1.24±0.542分;皲裂程度治疗前评分为0分有0例、1分有19例、2分占有15例、3分有4例,总评分为1.61±0.679分,治疗后评分为0分有17例、1分有18例、2分有3例、3分有0例,总评分为0.63±0.633分;皮损面积治疗前评分为0分有0例、1分有10例、2分有15例、3分有13例,总评分为2.08±0.784分,治疗后评分为0分有0例、1分有19例、2分有6例、3分有13例,总评分为1.84±0.916分;瘙痒程度治疗前评分为0分有1例、1分有3例、2分有16例、3分有18例,总评分为2.34±0.745分,治疗后评分为0分有6例、1分有14例、2分有14例、3分有4例,总评分为1.42±0.889分,且对5项观察指标分别进行Wilcoxon带符号秩检验,均得出近似概率值P<0.05,可认为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的结果有差异。结论:自拟脾肾双补方(土茯苓30g、山药20g、制首乌10g、党参10g、糯米30g)以益肾健脾为法,对于治疗更年期相关的手足部慢性湿疹具有一定疗效,在红斑情况、角化程度、皲裂程度、皮损面积及瘙痒程度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为临床治疗手足部顽固性慢性湿疹提供了新的临床治疗思路。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英文缩略语  8-10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0-35
  综述一 中医学对湿疹的研究概况  10-24
    第1章 古代中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10-15
    第2章 现代中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15-24
  综述二 西医学对湿疹的研究概况  24-35
    第1章 病因  24
    第2章 发病机制  24-29
    第3章 治疗  29-35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自拟脾肾双补方治疗更年期手足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35-51
  前言  35-36
  第1章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36-38
  第2章 结果  38-43
  第3章 讨论  43-51
参考文献  51-60
致谢  60-61
个人简历  61

相似论文

  1. 辨证论治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的临床观察,R259
  2. 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R277.7
  3. 中药干预与多发性硬化T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分析,R277.7
  4.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5. 中药接骨散对犬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S858.292
  6. 郁仁存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与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R249
  7. 黄芩苷液体栓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R283
  8. 抗痛风胶囊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R259
  9. 动物性中药材地龙DNA条形码的初步研究,R282.5
  10. 归芩合剂治疗大鼠阿霉素肾病的实验研究,R285.5
  11. 三味药食同源中药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及抗氧化的影响,R285.5
  12. 不同充填技术根尖封闭性能及临床疗效观察,R781.05
  13. 中药联合凯时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R576
  14.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药的微量元素研究,R284.1
  15. 中药二维液相色谱分析体系的建立,R284
  16. 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对策,F326.12
  17. 中药祛湿化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R285.5
  18. 过程分析技术在两种中药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TQ461
  19. 生肌红粉膏促进慢性感染性创面愈合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R285
  20. 益气活血复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AngⅡ影响的相关性研究,R285
  21. 耳穴压籽结合宁神益眠汤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R256.2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皮科 > 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