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口服中药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

作 者: 卢丽芬
导 师: 郑怡真
学 校: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妇科学
关键词: 产后缺乳 气血虚弱型 通乳丹 低频脉冲电刺激 临床研究
分类号: R271.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通乳丹加味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气血虚弱型缺乳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血虚弱型缺乳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中药通乳丹加味颗粒剂猪蹄汁冲服,每天早、晚服用一包,并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30min/次,2次/d;中药组给予口服中药通乳丹加味颗粒剂猪蹄汁冲服,每天早、晚服用一包;理疗组给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30min/次,2次/d;均3天为1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泌乳量、乳房充盈度、乳汁质量等指标,来评定口服中药通乳丹加味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的临床疗效。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痊愈率43.3%,总有效率93.3%。中药组治疗缺乳痊愈率20.0%,总有效率83.3%。理疗组治疗缺乳痊愈率10.0%,总有效率76.7%。各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3<0.05)。中药组与理疗组综合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05)。(2)乳量疗效比较:各组治疗均能有效增加泌乳量,其中治疗组痊愈率56.7%,总有效率93.3%。中药组痊愈率30.0%,总有效率83.3%。理疗组痊愈率26.7%,总有效率73.3%。各组乳量疗效比较,有差异(P=0.034<0.05)。中药组与理疗组乳量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2>0.05)。(3)治疗前后单项中医症状比较:治疗组与中药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即两组治疗均能明显改善中医症状(面色、神疲、食欲);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理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4)安全性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P均>0.05)。本研究过程中未发生荨麻疹、恶心、呕吐、晕厥等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表明各组治疗产后缺乳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产后42天复查,产妇身体康复及婴幼儿发育情况均正常。结论:口服中药通乳丹加味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气血虚弱型缺乳,能有效增加乳汁分泌,且能明显改善缺乳程度及临床症状,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

全文目录


目录  4-6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前言  10-11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1-22
  1 资料与方法  11-17
    1.1 一般资料与分组  11-13
    1.2 诊断标准  13-14
    1.3 观察病例标准  14-15
    1.4 治疗方法  15-16
    1.5 观测项目  16
    1.6 疗效评定标准  16-17
    1.7 统计学处理  17
  2 结果  17-22
    2.1 各组疗效观察  17-21
    2.2 安全性评价  21-22
第二章 分析与讨论  22-27
  1 立法依据  22
  2 通乳丹加味组方分析  22-23
    2.1 方义分析  22
    2.2 现代药理分析  22-23
  3 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  23
    3.1 机理  23
    3.2 作用  23
  4 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3-25
  5 本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25-27
结论  27-28
参考文献  28-30
附录  30-35
  附录A 调查表  30-35
致谢  35-36
文献综述  36-41
  参考文献  39-41
作者简历  41

相似论文

  1.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2.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3.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4. 极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R683
  5.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6. 王焕禄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宣痹通络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7. 消瘤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R737.33
  8. 保留股骨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研究,R687.4
  9. 解氏肺癌2号方对肺癌伴恶性胸水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R734.2
  10.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小儿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R747.2
  11. 扶正化纤散防治乙肝后肝纤维化(正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R259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阳虚型)PCOS的临床研究,R711.75
  13. 一个单纯性先天上颌侧切牙缺失家系的基因突变及临床研究,R782.1
  14. 中医药在咽喉反流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R259
  15. 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研究,R651.3
  16. 钛铸件表面等离子氮化/镀膜复合处理的表面性能及生物学研究,TG174.44
  17.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R743.3
  18. 热碘油TACE联合乙酸消融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R735.7
  19. 垂体腺瘤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R736.4
  20. 结肠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改变的临床研究,R735.35
  21. 健脾补肾方联合DP方案治疗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R734.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妇产科 > 产科病 > 产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