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氟苯尼考在西伯利亚鲟的体内外药效学及药动学研究

作 者: 王瑞雪
导 师: 李艳华
学 校: 东北农业大学
专 业: 基础兽医学
关键词: 氟苯尼考 氟苯尼考胺 西伯利亚鲟 药效学 药动学
分类号: S9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鲟鱼养殖业蓬勃发展,病害日益严重,氟苯尼考作为新型动物专用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氟苯尼考胺是氟苯尼考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在水产品中欧盟和中国均以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共同作为检出物。本论文旨在通过综合评价氟苯尼考的药效学药动学指标,为该药在西伯利亚鲟养殖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对鲁氏耶尔森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生长曲线、杀菌动力学曲线以及四种培养因子(细菌接种量、镁离子、小牛血清和培养基pH值)对氟苯尼考抗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鲁氏耶尔森氏菌的MIC、MBC和MBC/MIC分别为0.5μtg/mL、1.0μg/mL和2,说明氟苯尼考对鲁氏耶尔森氏菌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效果;鲁氏耶尔森氏菌在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1h以后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约持续7h,8h时细菌浓度达108CFU/mL以上,8h后生长速度减慢,12h时细菌数趋于恒定;氟苯尼考1MIC、2MIC、4MIC和8MIC组对鲁氏耶尔森氏菌的杀菌曲线,由上向下依次排列,表现出强浓度依赖性,即杀菌速率8MIC>4MIC>2MIC>1M1C;氟苯尼考对鲁氏耶尔森氏菌的体外PAE值呈浓度依赖性,当药物浓度从2MIC增加到8MIC时,PAE分别为3.71±0.11h、4.54±0.27h、5.52±0.23h;氟苯尼考对鲁氏耶尔森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受pH值、细菌接种量和血清体积分数等培养条件的影响较明显。对西伯利亚鲟感染鲁氏耶尔森氏菌的疾病模型进行复制后,在感染24h时,进行氟苯尼考体内药效学试验,各试验组分别进行治疗试验,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3d。试验结果显示:氟苯尼考高(50mg/Kg)、中(20mg/Kg)、低(5mg/Kg)三个剂量组均能降低西伯利亚鲟感染鲁氏耶尔森氏菌后的死亡率,且中、高剂量组的有效率可达100%,表明鲁氏耶尔森氏菌对氟苯尼考高度敏感,与体外药效试验结果一致。建立了西伯利亚鲟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采用碱性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脱脂,浓缩后过ACQUIT UPLC BEH-C18色谱柱分离,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在10~1000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回归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ng/mL和0.5n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110%、80%~98%;日内和日间平均变异系数均在15%以内,为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在水温22℃条件下,氟苯尼考以15mg/kg单次口灌西伯利亚鲟后,测定血浆、肝脏、肾脏和肌肉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的浓度,所得数据显示:氟苯尼考及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在西伯利亚鲟体内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血药浓度和时间方程为:CFF=4.154e-0.131t+1.142e-0.022t-5.296e-0806t和CFFA=0.236e-0.084t+0.108e-0008t-0.344e-0278t,主要药动学参数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3.400pg/mL,达峰时间(Tpeak)为2.943h,表观分布容积(V/F)为3.267L/kg,消除半衰期(t1/2β)为31.210h,Cmax(FFA)/Cmax(FF)和AUCFFA/AUCFF为5.44%和20.73%;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在各组织中的分布规律相似,均先在肝肾中富集,氟苯尼考在组织中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脏、肾脏、肌肉,氟苯尼考胺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肝脏、肌肉;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均在肾脏中消除最为缓慢且氟苯尼考胺的消除速度明显慢于氟苯尼考。综上所述:氟苯尼考在西伯利亚鲟体内具有吸收迅速、达峰浓度高、消除相对缓慢及组织中广泛分布的特征,且在西伯利亚鲟体内氟苯尼考主要以原形药物形式消除。综合药效学及药动学试验结果:建议氟苯尼考对西伯利亚鲟感染鲁氏耶尔森氏菌后给药剂量为20mg/kg,给药间隔时间为24h。

全文目录


摘要  10-12
Abstract  12-14
1 引言  14-30
  1.1 西伯利亚鲟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现状  14-16
    1.1.1 西伯利亚鲟的生物学特性  14
    1.1.2 西伯利亚鲟养殖现状  14-15
    1.1.3 鲟鱼主要常见疾病  15-16
  1.2 鲁氏耶尔森氏菌的研究概况  16-20
    1.2.1 耶尔森氏菌属简介  16-18
    1.2.2 鲁氏耶尔森氏菌的生物学性状  18-19
    1.2.3 鲁氏耶尔森氏菌的致病性  19-20
  1.3 氟苯尼考研究进展  20-28
    1.3.1 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理化性质  20
    1.3.2 氟苯尼考的作用机理  20-21
    1.3.3 氟苯尼考药效学研究进展  21-23
    1.3.4 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3-25
    1.3.5 氟苯尼考药动学研究进展  25-28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8-30
2 材料与方法  30-38
  2.1 材料  30-32
    2.1.1 试验菌株  30
    2.1.2 试验动物  30
    2.1.3 试验药品与试剂  30-31
    2.1.4 试验仪器  31
    2.1.5 培养基的配置  31-32
  2.2 氟苯尼考对鲁氏耶尔森氏菌的体外药效学试验方法  32-34
    2.2.1 菌液制备  32
    2.2.2 细菌计数  32
    2.2.3 细菌生长曲线  32
    2.2.4 对数生长期菌悬液的制作  32-33
    2.2.5 MIC和MBC的测定  33
    2.2.6 氟苯尼考杀菌动力学曲线的建立  33
    2.2.7 体外抗菌后效应(PAE)的测定  33-34
    2.2.8 不同培养条件对氟苯尼考抑菌及杀菌活性的影响  34
  2.3 氟苯尼考在西伯利亚鲟的体内药效学试验方法  34-35
    2.3.1 疾病模型复制  34
    2.3.2 治疗试验  34-35
    2.3.3 疗效评价  35
  2.4 氟苯尼考对西伯利亚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方法  35-38
    2.4.1 给药及样品采集  35
    2.4.2 样品处理  35-36
    2.4.3 色谱条件  36
    2.4.4 质谱条件  36-37
    2.4.5 标准曲线及最低检测限的测定  37
    2.4.6 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测定  37
    2.4.7 数据处理  37-38
3 结果  38-53
  3.1 氟苯尼考对鲁氏耶尔森氏菌的体外药效学试验结果  38-43
    3.1.1 鲁氏耶尔森氏菌的生长曲线  38-39
    3.1.2 氟苯尼考体外抗菌活性的测定结果  39
    3.1.3 氟苯尼考的杀菌动力学曲线  39-40
    3.1.4 氟苯尼考的体外PAE测定结果  40-41
    3.1.5 不同培养条件对氟苯尼考抑菌及杀菌活性的影响结果  41-43
  3.2 氟苯尼考在西伯利亚鲟的体内药效学试验结果  43-44
  3.3 氟苯尼考对西伯利亚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结果  44-53
    3.3.1 标准曲线及最低检测限  44-45
    3.3.2 回收率与精密度  45-46
    3.3.3 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在西伯利亚鲟体内药动学特征  46-49
    3.3.4 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在西伯利亚鲟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  49-53
4 讨论  53-58
  4.1 氟苯尼考对鲁氏耶尔森氏菌的体外药效学  53-55
    4.1.1 氟苯尼考对鲁氏耶尔森氏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53
    4.1.2 氟苯尼考对鲁氏耶尔森氏菌抗菌后效应  53-54
    4.1.3 不同培养条件对氟苯尼考抑菌及杀菌活性的影响  54-55
  4.2 氟苯尼考在西伯利亚鲟的体内药效学  55
  4.3 氟苯尼考对西伯利亚鲟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  55-58
    4.3.1 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在西伯利亚鲟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分析  55-56
    4.3.2 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在西伯利亚鲟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分析  56-58
5 结论  58-59
致谢  59-60
参考文献  60-6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6

相似论文

  1. 天山雪莲指纹图谱及总黄酮提取物研究,R284.1
  2. 氟苯尼考、喹乙醇的环境行为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X713
  3. 天舒胶囊效应部位组的探索性研究,R283
  4. 射干扶正口服液的研制及其药效学初探,R285.5
  5. 批准兽药数据库的建立与恩诺沙星的回顾性药动数据分析,S851.66
  6. 缬草提取物包衣片的制备与评价,TQ461
  7. 双黄连粉针在家兔、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S859.79
  8. 罐疗对盐酸川芎嗪体内透皮吸收影响研究,R244.3
  9. 双氯芬酸钠巴布剂的研制及体内外透皮动力学研究,R944.9
  10. 当归多糖抑制IDA大鼠hepcidin表达的研究及当归多糖铁口服液的研制,R285.5
  11. “四黄注射液”对动物热证的药效学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S853.7
  12. 基于PEPT1的缬沙坦修饰物吸收筛选研究,R96
  13.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胶囊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研究,R96
  14. 当归水煎液对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的体内药动学影响,R96
  15. 吡喹酮长循环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R965
  16. 炔丙基半胱氨酸吸收特性的研究,R96
  17. 肺癌特异性结合多肽ZS-1的靶向性鉴定和药动学研究,R734.2
  18. 中药白花前胡水提物对阿霉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R285.5
  19. 白藜芦醇三甲醚(BTM)乳胶的构建及局部施予兔踝关节的药动学评价,R285.5
  20. 阿魏酸四甲基吡嗪药动学研究及其片剂的制备,R283
  21. 脑清微乳的药动学研究,R28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保护学 > 水产药物学、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