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及替米考星微囊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作 者: 胡亚南
导 师: 李引乾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基础兽医学
关键词: 氟苯尼考 恩诺沙星 替米考星 微囊 药动学 
分类号: S859.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替米考星的新型制剂微囊,给灌服之后,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比较微囊制剂与其原粉的优缺点,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1.氟苯尼考微囊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试验分析氟苯尼考微囊(Florfenicol Microcapsules,FM)和氟苯尼考原粉(Florfenicol,FF)在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猪单剂量分别灌服FF和FM 30 mg·kg-1,36 h不同时间16次前腔静脉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药中FF的浓度。结果表明,FM和FF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配置均符合有吸收因素一室开放模型,其药-时曲线最佳方程分别为:CFM=3.772 7(e﹣0.047t-e﹣0.8477t),CFF =0.375 9 (e﹣0.2581t-e﹣4.670 9t)。微囊及原粉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0.944 6±0.507 5) h,(0.155 0±0.030 1) h;消除半衰期t1/2Ke分别为(15.214 0±3.024 9) h,(2.694 5±0.169 5)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7.311 1±13.312 7)mg·L-1·h,(1.374 7±0.606 0) mg·L-1·h;峰质量浓度分别为(2.937 1±0.232 2) mg·L-1,(0.298 3±0.023 9) mg·L-1;达峰时间分别为(3.951 0±1.533 9) h,(0.675 3±0.104 6) h。通过比较,说明FM口服给药吸收较慢但完全,达峰时间较长,消除缓慢,能够发挥长效作用。2.恩诺沙星微囊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试验分析了恩诺沙星微囊(Enrofloxacin Microcapsules, EM)和恩诺沙星原粉(Enrofloxacin, ENR)在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猪单剂量分别灌服EM和ENR 30 mg·kg-1,72 h不同时间18次前腔静脉采血,HPLC测定猪血浆中ENR的浓度。结果表明,6头猪灌服EM和ENR后,其药动学配置均符合有吸收因素二室药代动力学模型。最佳药时曲线方程为:CEM=11.326 3e-0.353 8t+5.420 6 e-0.0661t-16.746 9e-0.979 8t和CENR=11.251 1e-0.934 7t+5.330 1e-0.079 9t-16.581 2e-2.965 7t。EM在猪体内的吸收相半衰期t1/2ka为(0.769 5±0.250 9) h,分布相半衰期t1/2a为(2.160 3±0.704 1) 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10.522 4±0.719 5) h,AUC为(92.924 3±5.308 4) mg·L-1·h。通过其与原粉的比较,表明EM在猪体内吸收缓慢,达峰时间长,消除相对较慢,能够较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3.替米考星微囊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试验分析了替米考星微囊(Tilmicosin Microcapsules,TM)和替米考星原粉(Tilmicosin,TMS)在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猪单剂量分别灌服TM和TMS 30 mg·kg-1,72 h不同时间18次前腔静脉采血,HPLC测定猪血浆中TMS的浓度。结果显示,6头猪灌服微囊和原粉后,其药动学配置均符合有吸收因素二室药代动力学模型。最佳药时曲线方程为:CTM =5.927 7e-0.444 8t+2.641 7e-0.051t-8.579 4e-2.471 4t和C TMS =5.083e-1.233t+2.366 4e-0.086 4t-7.449 4e-6.585 7t。TM在猪体内的t1/2ka为(0.291±0.057) h,t1/2a为(1.954±0.267) h,t1/2β为(13.602±0.611) h,AUC为(61.344±3.371) mg·L-1·h。表明TM在猪体内吸收缓慢完全,消除相对较慢,能较长时间发挥药效。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3-30
  1.1 氟苯尼考的研究概况  13-17
    1.1.1 氟苯尼考的理化性质  13
    1.1.2 氟苯尼考的化学结构  13-14
    1.1.3 氟苯尼考的抗菌活性  14
    1.1.4 氟苯尼考的作用机理  14
    1.1.5 氟苯尼考的药动学特点  14-15
    1.1.6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  15-16
    1.1.7 氟苯尼考的检测方法  16
    1.1.8 氟苯尼考的临床应用  16-17
  1.2 恩诺沙星的研究概况  17-22
    1.2.1 恩诺沙星的理化性质  17
    1.2.2 恩诺沙星的化学结构  17-18
    1.2.3 恩诺沙星的抗菌活性  18-19
    1.2.4 恩诺沙星的作用机理  19
    1.2.5 恩诺沙星的药动学特点  19-20
    1.2.6 恩诺沙星的毒副作用  20-21
    1.2.7 恩诺沙星的检测方法  21
    1.2.8 恩诺沙星的临床应用  21-22
  1.3 替米考星的研究概况  22-27
    1.3.1 替米考星的理化性质  22
    1.3.2 替米考星的化学结构  22-23
    1.3.3 替米考星的抗菌活性  23-25
    1.3.4 替米考星的作用机理  25
    1.3.5 替米考星的药动学特点  25-26
    1.3.6 替米考星的毒副作用  26
    1.3.7 替米考星的检测方法  26-27
    1.3.8 替米考星的临床应用  27
  1.4 微囊的研究概况  27-30
    1.4.1 药物微囊制剂研究进展  27
    1.4.2 微囊发展史  27-28
    1.4.3 微囊的作用  28
    1.4.4 微囊在兽药新剂型方面应用  28-29
    1.4.5 展望  29-30
第二章 氟苯尼考微囊在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30-38
  2.1 试验材料  30
    2.1.1 试验仪器  30
    2.1.2 试验动物  30
    2.1.3 供试药品  30
  2.2 试验方法  30-31
    2.2.1 色谱条件  30
    2.2.2 给药方法及采血时间  30-31
    2.2.3 血浆样品预处理  31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
    2.2.5 精密度测定  31
    2.2.6 回收率的测定  31
    2.2.7 猪血浆中氟苯尼考浓度的测定  31
    2.2.8 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31
  2.3 结果与分析  31-36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32
    2.3.2 精密度的测定结果  32
    2.3.3 回收率的测定结果  32-33
    2.3.4 猪血浆中氟苯尼考浓度的实测值及血浆样品检测的色谱图  33-34
    2.3.5 猪体内血药浓度测定值  34-35
    2.3.6 氟苯尼考微囊和原粉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35-36
    2.3.7 氟苯尼考微囊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  36
  2.4 讨论与结论  36-37
    2.4.1 氟苯尼考血药浓度的测定  36-37
    2.4.2 氟苯尼考两种剂型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模型  37
    2.4.3 氟苯尼考微囊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37
  2.5 小结  37-38
第三章 恩诺沙星微囊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38-46
  3.1 材料与方法  38
    3.1.1 试验仪器  38
    3.1.2 试验动物  38
    3.1.3 供试药品  38
  3.2 试验方法  38-39
    3.2.1 色谱条件  38
    3.2.2 给药方法及采血时间  38
    3.2.3 血浆样品预处理  38-39
    3.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39
    3.2.5 精密度测定  39
    3.2.6 回收率的测定  39
    3.2.7 猪血浆中恩诺沙星浓度的测定  39
    3.2.8 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39
  3.3 结果与分析  39-45
    3.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9-40
    3.3.2 精密度的测定结果  40
    3.3.3 回收率的测定结果  40-41
    3.3.4 猪血浆中恩诺沙星浓度的实测值及血浆样品检测的色谱图  41-42
    3.3.5 猪体内血药浓度测定值  42-43
    3.3.6 恩诺沙星微囊和原粉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43-44
    3.3.7 恩诺沙星微囊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  44-45
  3.4 讨论与结论  45
    3.4.1 恩诺沙星血药浓度的测定  45
    3.4.2 恩诺沙星两种机型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模型  45
    3.4.3 恩诺沙星微囊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45
  3.5 小结  45-46
第四章 替米考星微囊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46-54
  4.1 试验材料  46
    4.1.1 试验仪器  46
    4.1.2 试验动物  46
    4.1.3 供试药品  46
  4.2 试验方法  46-47
    4.2.1 色谱条件  46
    4.2.2 给药方法及采血时间  46-47
    4.2.3 血浆样品预处理  47
    4.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47
    4.2.5 精密度测定  47
    4.2.6 回收率的测定  47
    4.2.7 猪血浆中替米考星浓度的测定  47
    4.2.8 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47
  4.3 结果与分析  47-53
    4.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47-48
    4.3.2 精密度的测定结果  48
    4.3.3 回收率的测定结果  48-49
    4.3.4 猪血浆中替米考星浓度的实测值及血浆样品检测的色谱图  49-50
    4.3.5 猪体内血药浓度测定值  50-51
    4.3.6 替米考星微囊和原粉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程的拟合  51-52
    4.3.7 替米考星微囊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  52-53
  4.4 讨论与结论  53
    4.4.1 替米考星血药浓度的测定  53
    4.4.2 替米考星两种剂型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模型  53
    4.4.3 替米考星微囊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53
  4.5 小结  53-54
结论  54-55
参考文献  55-60
致谢  60-61
作者简介  61

相似论文

  1. 猪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抵抗素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R587.1
  2. 猪粪堆肥的理化特征及腐熟度评价研究,S141.4
  3. 猪BMP7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关联性分析,S828
  4. 猪BMP7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多态性检测及其与繁殖性状关系的研究,S828
  5. 猪链球菌2型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S858.28
  6. 营养调控对猪生产性能及氮磷排放影响的研究,S828.5
  7.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遗传变异分析及猪α干扰素的真核表达,S858.28
  9.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S852.65
  10. 猪细小病毒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11.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蛋白与猪血管内皮细胞互作蛋白筛选,S852.611
  12.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X173
  13. 2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制备及质量检测方法研究,S482.3
  14. 极端低蛋白日粮对初产小梅山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生长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S828
  15. 副猪嗜血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链球菌2型三重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S858.28
  16. 太湖猪卵巢组织FSHR基因表达水平与5’调控区多态性分析,S828
  17.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模拟体内发病条件下培养的蛋白组学研究,S858.28
  18. 多个猪IgGⅡB类Fc受体剪接异构体的分子生物学特征,S828
  19. 苏钟猪TLR4基因多态性及编码区C1027A功能分析,S828
  20. PCV2对体外培养仔猪淋巴细胞NF-κB信号的影响,S858.28
  21. PCV2对体外培养仔猪淋巴细胞钙信号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S858.2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动物医学(兽医学) > 兽医药物学 > 兽医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