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部分南海可培养微藻的分子鉴定及富油藻株的筛选

作 者: 冯甜
导 师: 潘克厚; 杨官品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生物工程
关键词: 微藻 分类鉴定 18S rDNA 筛选
分类号: S91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南海水域辽阔,地质、气候等环境条件复杂,蕴含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能源微藻资源库。本研究以从南海分离到的微藻细胞为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分类鉴定,通过测定其生长指标及含油量,筛选出生长快速、油脂含量高的藻种,为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具体的工作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交互使用微吸管法、96孔板稀释法、水滴法、平板法,从141个水样中分离纯化出57株纯种微藻,获得了丰富的藻种资源。其中稀释法效果最好,但得到的藻种种类较单一,一般为优势藻种。2.利用18S核糖体RNA基因(rDNA)对分离纯化得到的57株纯种藻细胞进行分子鉴定,共鉴定出11种不同种类的藻细胞,其中8种被鉴定到属,1种被鉴定到科,2种被鉴定到目。鉴定结果如下:1、5、7、11、21、29、59、72号藻株分别为Bodo属、Pavlova属、Cafeteria属、Paraphysomonas属、Chlamydomonas属、Pycnococcus属、Psammodictyon属、Caecitellus属,55号藻株属于Bacillariaceae科,54号藻株属于Chlorellales目,109号藻株属于Chromulinales目。这一结果验证了分子鉴定在微藻分类鉴定中的高效性。3.对11株已鉴定的藻株进行生理生化分析,通过光密度法测定藻细胞浓度,观察藻细胞生长曲线,54号和109号藻株从进入指数生长期到指数生长期结束生长明显比其他藻株迅速;54、55、109、1号藻株比生长速率相对较高,其中54号藻株比生长速率最高,达到0.4415/d;利用冷冻干燥后称重的方法测定终生物量,59、72号藻株终生物量明显高于其他藻株,59号藻株终生物量最大,达到167.33g/mL;通过重量法测定总脂含量,54、109、59号藻株总脂含量相对较高,其中54号藻株总脂含量最高,达到藻细胞干重的40.42%;54、59、109号油脂产率明显高于其他藻株,59号藻株油脂产率最大,达到46.46g/mL。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54号、59号、109号藻株生长较迅速、油脂含量较高,比较适合用作微藻生物柴油原材料。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前言  12-24
  1 海洋微藻简介  12-13
  2 海洋微藻分离纯化方法  13-15
    2.1 微吸管分离法  13-14
    2.2 水滴分离法  14
    2.3 平板分离法  14
    2.4 稀释分离法  14-15
    2.5 其他分离方法  15
  3 微藻分类鉴定方法研究  15-18
    3.1 依据形态学特征分类法  15-16
    3.2 依据生理生化指标分类法  16
    3.3 依据分子生物学的分类法  16-18
  4 微藻在生物柴油领域的应用研究  18-20
  5 能源微藻优良藻种选育  20-22
    5.1 人工选育  20-21
    5.2 诱变育种  21
    5.3 基因工程  21-22
    5.4 细胞融合  22
  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24
第一章 南海浮游微藻分离纯化  24-30
  1 材料来源  25
  2 样品处理  25-28
    2.1 试剂与仪器  25
    2.2 实验室预培养  25
    2.3 分离纯化方法  25-28
      2.3.1 水滴分离法  25-26
      2.3.2 微吸管分离法  26-27
      2.3.3 平板分离法  27
      2.3.4 稀释分离法  27-28
  3 结果  28
  4 讨论  28-30
第二章 南海浮游微藻分类鉴定  30-41
  1 实验材料  30-31
  2 实验方法  31-36
    2.1 形态观察  31
    2.2 分子鉴定  31-36
      2.2.1 微藻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1-32
      2.2.2 基因组 DNA 的电泳检测  32-33
      2.2.3 基因组 DNA 的 PCR 扩增  33-34
      2.2.4 序列拼接比对与相似性分析  34-36
      2.2.5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36
  3 结果  36-39
    3.1 实验藻株光镜照片  36
    3.2 实验藻株系统发育分析  36-39
      3.2.1 基于 18S rDNA 的系统进化树构建  36-37
      3.2.2 基于 18S rDNA 的系统发育分析  37-39
  4 讨论  39-41
第三章 南海浮游微藻生长参数测定及富油微藻筛选  41-52
  1 实验材料  42-43
  2 实验方法  43-45
    2.1 生长曲线绘制  43
    2.2 比生长速率测定  43
    2.3 终生物量测定  43-44
    2.4 总脂含量测定  44-45
      2.4.1 BODIPY 染色  44
      2.4.2 重量法测定  44-45
    2.5 数据分析  45
  3 结果  45-49
    3.1 生长曲线  45
    3.2 生长参数  45-49
    3.3 BODIPY 染色分析  49
    3.4 富油微藻筛选  49
  4 讨论  49-52
总结与展望  52-53
参考文献  53-60
附录  60-78
  附录 I: f/2 培养基  60-62
  附录Ⅱ: 分离得到的中国南海小型浮游生物形态图像  62-68
  附录Ⅲ: 分离得到的中国南海小型浮游生物的 18S rDNA 序列  68-78
致谢  78-80
个人简历  80-81

相似论文

  1. 珊瑚共附生可培养真菌菌群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R284
  2. 地黄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梓醇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研究,TQ461
  3.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3的克隆,S435.112.1
  4.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5.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6.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X172
  7. 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TQ922.1
  8. 二化螟温州种群Cry1Ab抗性基因频率的F2检测及氨肽酶N基因CsAPN2的克隆,S435.112.1
  9.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10. 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防治作用研究,S435.111.4
  11. 线粒体温和解偶联剂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R341
  12. 成年母猪后肠道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S816.7
  13. 高浓度焦化有机废水高效降解菌筛选及生长特性研究,X172
  14. 建立基于人PPARs为靶标的药物筛选细胞平台,R965.1
  15. 结核特异性抗体结合肽的筛选及其在结核病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R52
  16. 镉低积累小白菜品种的筛选,S634.3
  17. 三种绿藻的ITS和18SrDNA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Q943
  18. JAK/STAT途径对BmNPV的感染应答及家蚕作为痛风药物筛选动物模型的研究,R965
  19. 海洋微藻的分离、无菌化和异养培养,S917.3
  20. 海洋微藻生长抑制微量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化学生态效应评价中的应用,R284
  21. 微藻DHA在几种烘焙产品中的应用,TS202.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基础科学 > 水产生物学 > 水产植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