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消化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 者: 白海文
导 师: 孙大江
学 校: 上海海洋大学
专 业: 水产养殖
关键词: 施氏鲟 温度 摄食 生长 消化酶 免疫 抗氧化能力
分类号: S91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黑龙江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是我国重要的鲟鱼养殖品种。近些年来,随着鲟鱼养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施氏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养殖,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养殖范围的不断扩大,养殖温度也有最初的偏冷水性养殖发展到现在的广温性养殖,致使部分养殖地区出现渡夏难的问题,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以施氏鲟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生物化学及免疫学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养殖温度下(15℃、18℃、21℃、24℃、27℃)幼鱼的生长、消化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养殖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消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了施氏鲟幼鱼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研究结果如下:1.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在15℃~24℃范围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和相对增重率(RWG)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 <0.05),均在24℃时达到最高值。利用二次方程拟合SGR和温度(T),得出回归方程: SGR=(-0.0346)T2+1.6447T-14.33(P <0.05,R2=0.8494),计算得出SGR最大值的养殖温度为23.77℃。随养殖温度的升高,其饲料系数(FC)先显著性降低,后显著升高。利用二次方程拟合FC和温度(T),得出回归方程:FC=0.0178T~2-0.788T+9.258(P <0.05,R~2=0.8057),计算得出饲料系数最小值时,养殖温度为22.13℃。此外,幼鱼摄食率(FR)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 <0.05),其生长速度依次为24℃组>21℃组>27℃组>18℃组>15℃组。综上,施氏鲟幼鱼摄食和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1℃~24℃。2.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的影响。养殖温度对施氏鲟幼鱼肠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显著,尤其对前肠的蛋白酶活性,其中24℃组和27℃组前肠的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15℃组(P <0.05)。温度对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温度对幼鱼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各温度组前肠的脂肪酶活性均高于中肠和后肠。温度对幼鱼肠道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淀粉酶的活性顺序为:中肠>后肠>前肠。综上,低温养殖条件下(15℃),施氏鲟幼鱼肠道对蛋白质营养的消化、吸收主要集中在前肠,而在高温养殖条件下(24℃~27℃)下主要集中在中肠和后肠。此外,幼鱼前肠对脂肪的吸收利用能力优于中肠和后肠,而幼鱼肠内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也主要集中在中肠。3.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抗氧化性能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温度对施氏鲟幼鱼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以及肝脏的T-AOC、过氧化氢酶(CAT)、AKP、ACP、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影响显著(P <0.05),对血清和肝脏的溶菌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无显著性影响(P>0.05)。低温环境下(15℃~18℃),幼鱼有相对较高的免疫功能,是由于施氏鲟对于低温环境的良好适应所致。结果表明,施氏鲟幼鱼在21℃~24℃时免疫相关酶活性较高,提示幼鱼在此温度范围内有较强的免疫功能。综上结果表明,施氏鲟幼鱼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1℃~24℃。在此温度范围内,施氏鲟幼鱼可获得最大生长率和存活率,且具有较强的消化及抗氧化能力。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引言  12-14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4-25
  1.1 鱼类的摄食  14-15
    1.1.1 鱼类摄食类型和摄食方式  14
    1.1.2 鱼类食性的转换  14-15
    1.1.3 鱼类个体摄食量的研究方法  15
    1.1.4 施氏鲟的摄食  15
  1.2 鱼类的生长  15-17
    1.2.1 影响鱼类生长的因子  16
    1.2.2 鱼类生长的测定  16
    1.2.3 鱼类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16
    1.2.4 温度对鱼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16-17
  1.3 鱼类消化酶  17-20
    1.3.1 鱼类消化酶的分布  18
    1.3.2 鱼类消化酶的种类  18-19
    1.3.3 鱼类消化酶的研究概况  19
    1.3.4 温度对鱼类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9-20
  1.4 鱼类免疫系统  20-24
    1.4.1 鱼类免疫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  21-22
    1.4.2 水温对鱼类免疫活动的影响  22-24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4-25
第二章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25-32
  2.1 引言  25
  2.2 实验材料  25-26
    2.2.1 试验鱼  25
    2.2.2 试验鱼饲养  25-26
    2.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6
  2.3 实验方法  26-27
    2.3.1 实验设计  26
    2.3.2 指标测定  26-27
    2.3.3 数据分析  27
  2.4 实验结果  27-30
    2.4.1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的影响  27-29
    2.4.2 施氏鲟幼鱼的摄食率和饲料系数  29
    2.4.3 施氏鲟幼鱼的存活率  29-30
  2.5 讨论  30-32
第三章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2-41
  3.1 引言  32
  3.2 实验材料  32-35
    3.2.1 供试鱼  32
    3.2.2 试验鱼饲养  32-33
    3.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33-34
    3.2.4 主要试剂  34
    3.2.5 溶液的配制  34-35
  3.3 实验方法  35-37
    3.3.1 实验设计  35
    3.3.2 酶液样品的制备  35
    3.3.3 酶活性测定  35-37
      3.3.3.1 蛋白浓度的测定  35-36
      3.3.3.2 蛋白酶(Protease)活性测定及计算方法  36
      3.3.3.3 淀粉酶(Amylase)活性测定及计算方法  36
      3.3.3.4 脂肪酶(Lipase)活性测定及计算方法  36-37
    3.3.4 数据分析  37
  3.4 实验结果  37-39
    3.4.1 温度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7-38
    3.4.2 温度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38
    3.4.3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8-39
  3.5 讨论  39-41
    3.5.1 温度对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9-40
    3.5.2 施氏鲟幼鱼肠道消化酶分布特性  40-41
第四章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抗氧化性能以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1-54
  4.1 引言  41
  4.2 实验材料  41-43
    4.2.1 试验鱼  41
    4.2.2 试验鱼饲养  41-42
    4.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
    4.2.4 主要试剂  42-43
  4.3 实验方法  43-44
    4.3.1 实验设计  43
    4.3.2 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43
    4.3.3 酶液样品的制备  43
    4.3.4 酶活性测定  43-44
    4.3.5 数据分析  44
  4.4 结果  44-50
    4.4.1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 T-AOC 含量的影响  44-45
    4.4.2 温度对 T-SOD 活性和 MDA 含量的影响  45
    4.4.3 温度对 CAT 活性的影响  45-46
    4.4.4 温度对 NO 含量的影响  46-47
    4.4.5 温度对 NOS 活性的影响  47
    4.4.6 温度对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47-48
    4.4.7 温度对 AKP 和 ACP 活性的影响  48-50
  4.5 讨论  50-54
    4.5.1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的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50-52
      4.5.1.1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  50-51
      4.5.1.2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 T-SOD 活性、MDA 含量和 CAT 活性的影响  51
      4.5.1.3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 NO 含量和 NOS 活性的影响  51-52
    4.5.2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52-54
      4.5.2.1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52
      4.5.2.2 温度对施氏鲟幼鱼 AKP 和 ACP 活性的影响  52-54
结论  54-55
参考文献  55-63
致谢  63-64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64

相似论文

  1.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2. 基于温度变化的润滑脂对接触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TH117.22
  3.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技术研究,TH811
  4. 基于多光谱法的爆炸火焰测温系统的研制,TH811
  5.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6.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7.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8. 喷管羽流温度场测量系统的研制,V434
  9.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流动过程数值分析,TM911.4
  10.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11. 苹果多酚对γ射线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研究,S661.1
  12. 数字电路内建自测试方法的研究,TN79
  13. 交联电缆生产线电控系统的研制,TP273.5
  14.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P273
  15. 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N752
  16.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17. 草鱼呼肠孤病毒vp6和ns3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VP6和NS38免疫原性研究,S941.41
  18. HSV-2gD模拟抗原表位P6、HBsAg、IL18重组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观察,R392
  19. 微纤维相关蛋白4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和外周血浓度与肝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R575.2
  20. 经典Wnt信号关键基因在人早期牙齿发育中的表达检测,R78
  21. 牡蛎壳海卤缓释氮肥对辣椒和香菜生长影响的研究,S145.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基础科学 > 水产生物学 > 水产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