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双组份SO_2-ClO_2对红提葡萄采后品质劣变影响的研究

作 者: 张玉丽
导 师: 曹丽琴; 王吉德; 吴斌
学 校: 新疆大学
专 业: 化学
关键词: 红提葡萄 双组份 SO2-ClO2 SO2 采后品质 动力学
分类号: S66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疆是我国主要葡萄产区之一,以其优异的品质而享誉世界。国内外葡萄商业化贮藏中98%以上都采用SO2的快速和慢速释放方式相结合来熏蒸保鲜葡萄。但SO2在使用过程中又存在一些问题,如熏蒸浓度不足,达不到防腐的目的;浓度太高又易使果粒褪色漂白,严重时果实组织结构也受到破坏,食品安全性变差。二氧化氯(ClO2)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安全、高效、广谱、强力的无毒杀菌剂,被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消毒剂。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制备了双组份SO2-ClO2葡萄保鲜纸,以红提葡萄为研究试材,分析了双组份SO2-ClO2对红提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了双组份SO2-ClO2对果实衰老、软化相关酶的影响及葡萄花色苷降解动力学的模型,探讨了双组份SO2-ClO2葡萄保鲜剂降低SO2残留量,延缓红提葡萄果实品质劣变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筛选和优化SO2与ClO2发生剂的配方比例,确定亚硫酸盐类/氯酸盐类为10/1,采用热合工艺技术制备出了商业化双组份SO2-ClO2葡萄保鲜纸,应用于红提葡萄贮藏保鲜。结果显示双组份SO2-ClO2能显著抑制果实的腐烂率及褐变率,延缓pH值、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的下降。红提葡萄果实中SO2的积累量最大为41.52mg/kg,低于国标(<50.0mg/kg),表明双组份保鲜纸可有效保持葡萄采后贮藏品质,降低果实中SO2残留量,延长红提葡萄采后的货架期。2.采用双组份SO2-ClO2及单组份SO2保鲜纸处理红提葡萄果实,研究两种保鲜纸对红提葡萄果实内抗氧化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双组份SO2-ClO2可抑制果实内MDA含量的积累,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可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增加,延缓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下降。双组份SO2-ClO2处理果实中H2O2和O2-.的含量均低于对照,表明双组份SO2-ClO2可减少H2O2和O2-.在葡萄果实内的积累,减轻H2O2对膜的毒害作用,并削弱自由基对膜的伤害,从而可达到延缓果实衰老的作用。3.采用双组份SO2-ClO2及单组份SO2保鲜纸处理红提葡萄果实,对果实内软化相关酶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双组份SO2-ClO2处理降低了果实内原果胶(TP)水解,减缓了可溶性果胶(WSP)的增加,延缓果实硬度的降低;同时抑制了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裂解酶(PL)、纤维素酶(Cx)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等几种细胞壁软化相关酶的活性,从而可延缓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较好保持葡萄果实的硬度。4.研究了红提葡萄花色苷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其降解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半衰期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通过对葡萄花色苷热稳定性的研究,推导其热降解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初步建立了红提葡萄花色苷热降解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可预测和颜色相关的贮藏期或货架期,为有效控制葡萄花色苷的降解和延长贮藏期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5
第一章 绪论  15-25
  1.1 新疆葡萄及其贮藏保鲜研究  15-16
  1.2 SO_2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16-17
  1.3 ClO_2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17-19
  1.4 双组份 SO_2-ClO_2防腐保鲜剂  19-20
  1.5 果实衰老相关酶的研究现状  20-21
  1.6 果实软化相关酶的研究现状  21
  1.7 鲜食葡萄花色苷的研究现状  21-23
  1.8 本文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23-25
    1.8.1 本文立题依据  23-24
    1.8.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4-25
第二章 双组份 SO_2-ClO_2保鲜纸的制备与应用  25-38
  2.1 引言  25-26
  2.2 材料与仪器  26-27
    2.2.1 主要试剂  26
    2.2.2 主要仪器  26-27
  2.3 方法  27-30
    2.3.1 试剂的预处理  27
    2.3.2 保鲜剂中 SO_2释放量的测定  27-28
    2.3.3 保鲜剂中 ClO_2释放量的测定  28
    2.3.4 供试材料与预处理  28
    2.3.5 果实外观品质的测定  28-29
    2.3.6 可溶性固形物和 pH 值的测定  29
    2.3.7 可滴定酸的测定  29
    2.3.8 可溶性糖的测定  29-30
    2.3.9 果实中 SO_2残留量的测定  30
    2.3.10 数据分析  30
  2.4 结果与分析  30-37
    2.4.1 双组份 SO_2-ClO_2保鲜剂气体释放曲线  30-32
    2.4.2 双组份 SO_2-ClO_2保鲜纸的制备  32-33
    2.4.3 双组份 SO_2-ClO_2保鲜纸处理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33-34
    2.4.4 双组份 SO_2-ClO_2保鲜纸对果实 pH 和 TA 的影响  34-35
    2.4.5 双组份 SO_2-ClO_2保鲜纸对果实 TSS 的影响  35
    2.4.6 双组份 SO_2-ClO_2保鲜纸对果实可溶性糖的影响  35-36
    2.4.7 双组份 SO_2-ClO_2保鲜纸对果实 SO_2残留量的影响  36-37
  2.5 讨论  37-38
第三章 双组份 SO_2-ClO_2对红提葡萄抗氧化相关酶的影响  38-53
  3.1 引言  38-39
  3.2 材料与仪器  39-40
    3.2.1 材料与处理  39
    3.2.2 主要仪器  39-40
    3.2.3 主要试剂  40
  3.3 方法  40-44
    3.3.1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40
    3.3.2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40-41
    3.3.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41
    3.3.4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41-42
    3.3.5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  42
    3.3.6 H_2O_2含量的测定  42-43
    3.3.7 超氧化物自由基(O2-.)含量的测定  43
    3.3.8 数据分析  43-44
  3.4 结果与分析  44-51
    3.4.1 双组份 SO_2-ClO_2对果实 MDA 含量的影响  44
    3.4.2 双组份 SO_2-ClO_2对果实 CAT 活性的影响  44-45
    3.4.3 双组份 SO_2-ClO_2对果实 POD 活性的影响  45-46
    3.4.4 双组份 SO_2-ClO_2对果实 SOD 活性的影响  46-47
    3.4.5 双组份 SO_2-ClO_2对果实 APX 活性的影响  47-48
    3.4.6 双组份 SO_2-ClO_2对果实 H_2O_2含量的影响  48-49
    3.4.7 双组份 SO-.2-ClO_2对果实 O2含量的影响  49-50
    3.4.8 葡萄果实中抗氧化酶和活性氧的相关分析  50-51
    3.4.9 葡萄果实中抗氧化酶和活性氧的回归分析  51
  3.5 讨论  51-53
第四章 双组份 SO_2-ClO_2对红提葡萄采后软化相关酶的影响  53-66
  4.1 引言  53
  4.2 材料与仪器  53-54
    4.2.1 材料与处理  53-54
    4.2.2 主要仪器  54
    4.2.3 主要试剂  54
  4.3 方法  54-57
    4.3.1 果胶含量的测定  54-55
    4.3.2 果胶甲酯酶(PME)活性的测定  55-56
    4.3.3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测定  56
    4.3.4 果胶裂解酶(PL)活性的测定  56-57
    4.3.5 纤维素酶(Cx)活性的测定  57
    4.3.6 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的测定  57
    4.3.7 数据分析  57
  4.4 结果与分析  57-65
    4.4.1 双组份 SO_2-ClO_2对果实果胶含量的影响  57-59
    4.4.2 双组份 SO_2-ClO_2对果实 PME 活性的影响  59
    4.4.3 双组份 SO_2-ClO_2对果实 PG 活性的影响  59-61
    4.4.4 双组份 SO_2-ClO_2对果实 PL 活性的影响  61
    4.4.5 双组份 SO_2-ClO_2对果实 Cx 活性的影响  61-62
    4.4.6 双组份 SO_2-ClO_2对果实β-Gal 活性的影响  62-63
    4.4.7 葡萄果实中细胞壁软化酶和果胶的相关分析  63-64
    4.4.8 葡萄果实中细胞壁软化酶和果胶的回归分析  64-65
  4.5 讨论  65-66
第五章 红提葡萄果实花色苷降解动力学的研究  66-76
  5.1 引言  66
  5.2 材料与仪器  66-67
    5.2.1 材料  66-67
    5.2.2 主要仪器  67
    5.2.3 主要试剂  67
  5.3 方法  67-69
    5.3.1 花色苷的提取及纯化  67
    5.3.2 花色苷的热降解研究  67
    5.3.3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67-68
    5.3.4 降解动力学研究  68-69
    5.3.5 数据分析  69
  5.4. 结果与讨论  69-74
    5.4.1 贮藏期花色苷的稳定性  69
    5.4.2 温度变化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69-70
    5.4.3 花色苷的降解速率及反应级数  70-71
    5.4.4 花色苷降解反应的半衰期及活化能  71-73
    5.4.5 贮藏期花色苷热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73-74
    5.4.6 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74
  5.5 结论  74-76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76-79
  6.1 结论  76-77
  6.2 本文创新点  77
  6.3 展望  77-79
参考文献  79-89
附录  89-91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91-93
致谢  93

相似论文

  1. 含苯并噁唑新型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O633.5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玻璃钢在高温高压水中分解回收的研究,TQ320.1
  3. 我国典型低挥发分煤热解成分的定量分析,TQ530.2
  4.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V249.122
  5. 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R318.1
  6. MTX保守治疗胎盘植入乳汁及血清浓度监测,R714.22
  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及其掺杂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TM912
  8.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9. 艾迪冻干粉针的制备与评价,R286
  10. 磁弹体混沌系统的电路实现及混沌控制,TM132
  11. 氯苯高效降解菌选育及应用其强化生物滴滤运行性能研究,X703
  12. 竹炭对典型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附性能的研究,X703
  13. 生物氧化锰的形成及其对典型环境雌激素的氧化降解,X703
  14. 新型抗真菌抗生素发酵工艺和分离纯化的研究,TQ927
  15. 非均相催化臭氧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X787
  16. 膝关节屈伸肌力变化对连续纵跳的影响,G804.2
  17. 摩托车减振系统及乘骑舒适性研究,U483
  18. 臭氧及均相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X703
  19. 生物法制备光学纯苄基缩水甘油醚的初步研究,TQ920.6
  20. D201大孔树脂从浓海水中吸附溴的机理及溴浓度分析方法的研究,TQ124.51
  21. 3-(1-萘氧基)-1,2-环氧丙烷水解动力学拆分及其应用的研究,O62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果树园艺 > 浆果类 > 葡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