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矿业权流转制度研究

作 者: 潘艳
导 师: 诸培新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矿业权 探矿权 采矿权 流转制度
分类号: F42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3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矿产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其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对矿业及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为了避免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把矿产资源依法确定为国家所有,把矿业纳入法制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建国几十年来,我国矿业有力地支撑着国民经济建设并不断促进综合实力的发展,但是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及其理论研究却远远滞后于客观需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矿产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如何保护和利用矿产资源对我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矿业权是矿产资源使用制度的核心内容,研究矿业权法律制度问题有利于保护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防止对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保障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矿业秩序的良性循环,对矿业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总结和分析了矿业权的概念和内涵。从矿业权概念的起源说起,综述了国内外的学术观点。接着阐述了我国矿业权流转制度的确立过程和矿业权流转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矿业权流转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我国1996年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确立了矿业权“有偿取得、依法转让”的基本法律制度。矿业权作为生产要素和特殊商品,在矿业权市场上可以依法流转。为了比较研究借鉴国外矿业立法经验,促进我国矿业权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论文对国外典型国家的矿业权流转制度特点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国外经验可借鉴之处。论文第四章用较大的篇幅分析了我国矿业权流转制度的主要内容。矿业权流转制度的内容是研究该制度进一步的基础,所以有必要对其内容作详细的分析、归纳。我国矿业权流转的主体是矿业权人,要成为矿业权的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和实质条件。主要包括矿业权流转的主体及法律条件,矿业权流转的方式,矿业权流转审批登记制度,矿业权评估制度等。论文第五章主要是以安徽省为例,分析矿业权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第六章,结合安徽省矿业权流转实践中在的问题,在总结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矿业权流转制度改进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第1章 导言  9-15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9-10
  1.2 文献综述  10-12
  1.3 研究内容  12-13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点  13-14
  1.6 技术路线  14-15
第2章 矿业权内涵及其性质  15-21
  2.1 矿业权的内涵  15-17
    2.1.1 矿业权的概念  15-16
    2.1.2 探矿权采矿权的关系  16-17
  2.2 矿业权的法律性质  17-21
    2.2.1 矿业权的物权属性  18-19
    2.2.2 矿业权是准物权  19-20
    2.2.3 矿业权是具有公权性质的私权  20-21
第3章 矿业权流转制度概述  21-31
  3.1 矿业权流转的涵义  21-22
  3.2 我国的矿业权流转制度  22-26
    3.2.1 我国矿业权流转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2-23
    3.2.2 我国矿业权流转制度的基本原则  23-25
    3.2.3 建立矿业权流转制度的必要性  25-26
  3.3 外国的矿业权流转制度  26-31
    3.3.1 主要发达国家的矿业权流转制度  26-28
    2.3.2 启示  28-31
第4章 我国矿业权流转制度的主要内容  31-41
  4.1 矿业权流转的前提条件  31-33
    4.1.1 矿业权流转的主体条件  31-32
    4.1.2 矿业权流转的法律条件  32-33
  4.2 矿业权流转的方式  33-38
    4.2.1 一级市场的出让方式  33-36
    4.2.2 二级市场的转让方式  36-38
  4.3 矿业权流转审批登记制度  38-39
    4.3.1 矿业权登记制度的理论基础  38
    4.3.2 我国的矿业权流转审批登记制度  38-39
  4.4 矿业权评估制度  39-41
第5章 安徽省矿业权流转实践  41-49
  5.1 安徽省矿业权流转的主要做法  41-43
  5.2 矿业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43-44
  5.3 矿业权流转问题的原因分析  44-49
    5.3.1 矿业权与土地权利的矛盾  44-45
    5.3.2 矿业权民事法律制度的欠缺  45-46
    5.3.3 矿业权市场不完善  46-49
第6章 完善矿业权流转制度的建议  49-53
  6.1 研究的结论  49-50
  6.2 完善制度建设的建议  50-53
    6.2.1 矿业权与土地权利冲突解决的方法  50-51
    6.2.2 矿业权民事法律制度的健全  51-52
    6.2.3 我国矿业权市场的完善  52-53
结语  53-55
附录  55-57
参考文献  57-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初级阶段探矿权评估的价值要素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F426.1
  2. 矿业权转让若干问题研究,D922.62;F426.1
  3. 土地流转制度下农村社区建设策略研究,TU982.29
  4. 矿业权流转方式法律制度研究,D922.62;F426.1
  5. 地级市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的研究,F321.1
  6.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F321.1
  7. 基于矿业权核查的坐标系统转换模式研究,P226.3
  8. 基于组件技术的采矿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P237
  9.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研究,D923.2;F301
  10. 我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研究,F426.1
  11. 矿业权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中折现率确定的研究,F223
  12. 青岛保税区矿业权交易平台项目建设与方案设计,F426.1
  13.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D922.3
  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研究,F321.1
  15.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法律问题分析,F426.21
  16. 矿业权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F426.1
  17.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研究,D923.2
  18. 净现值法与实物期权法相结合的矿业权评估研究,F426.1
  19. 我国矿业权市场投资风险问题研究,F426.1
  20. 我国矿业融资问题研究,F426.1
  21. 四川金窝井田幺塘煤矿床采矿权评估,TD8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部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