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绿豆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抗豆象基因定位

作 者: 钟敏
导 师: 程须珍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作物种质资源学
关键词: 绿豆 SSR 通用性 遗传图谱 抗豆象
分类号: S5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绿豆是我国传统的食用豆类作物,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产品,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绿豆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目前绿豆遗传育种研究相对落后,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在育种中还鲜有应用。加强绿豆重要性状的遗传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对高产高抗优质新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绿豆基因组SSR标记开发与评价为基础,利用野生绿豆和栽培绿豆杂交衍生的RIL群体,开展了绿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并进一步对抗豆象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同时开展了绿豆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发掘,为进一步开展基因克隆等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新开发的2240对绿豆基因组SSR引物中有1205对在绿豆材料中能有效扩增,选取绿豆、小豆、豇豆及饭豆材料各3份,分析1205对新开发的绿豆基因组SSR引物在这些材料中的扩增效果,结果显示绿豆基因组SSR引物在豇豆、小豆和饭豆中的通用性比率分别为50.0%、73.3%和81.6%;多态性比率分别为4.1%、1.7%和1.5%;有469对引物在4个种间均可通用。2.以高抗豆象澳大利亚野生绿豆ACC41和高感豆象美国栽培绿豆Berken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10为实验群体,利用264对在亲本间表现多态的SSR和STS标记对群体进行分析,结合前人的199个分子数据,构建了一张含有419个标记(333个SSR标记、74个RFLP标记、9个STS标记和3个RAPD标记)和一个抗豆象基因位点Br1的绿豆遗传图谱,图谱总长735.0cM,含11个连锁群,标记平均间距1.75cM。各连锁群长度在17.5cM~120.3cM之间,标记位点数9~76个之间,各连锁群标记分布较均匀,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标记最多、密度最高的绿豆遗传图谱。3.利用上述图谱将抗豆象基因Br1基因定位于第9连锁群上2.6cM的区间内,距离其两侧的SSR标记P2-627和C220均只有1.3cM。4.基于上述图谱,在4个环境下,对绿豆的株高、主茎节数、荚长、荚宽、单荚粒数和百粒重进行QTL定位,6个产量相关性状共检测到了62个QTL,分布在除第3连锁群以外的10个连锁群上, QTL贡献率在2.89%-30.19%之间,6个性状均检测到5-18个QTL。有7个QTL在2个或2个以上不同环境中都检测到,具有环境稳定性。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3
第一章 绪论  13-26
  1.1 绿豆概述  13
  1.2 SSR 分子标记的开发  13-15
    1.2.1 序列已知的 SSR 标记开发方法  14
    1.2.2 序列未知的 SSR 标记开发方法  14-15
  1.3 SSR 标记的通用性研究进展  15-19
    1.3.1 SSR 标记在属内近缘种间的通用性  16-17
    1.3.2 SSR 标记在属间近缘种间的通用性  17
    1.3.3 SSR 标记在科间近缘种间的通用性  17-18
    1.3.4 影响 SSR 标记在物种间通用性的因素  18-19
  1.4 绿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抗豆象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9-22
    1.4.1 绿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进展  19-20
    1.4.2 绿豆抗豆象研究进展  20-22
  1.5 数量性状基因(QTL)分析  22-24
    1.5.1 QTL 定位的原理、前提和步骤  22
    1.5.2 QTL 定位的统计分析方法  22-23
    1.5.3 绿豆 QTL 研究进展  23-24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4-26
    1.6.1 绿豆基因组 SSR 标记的通用性分析  24
    1.6.2 绿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抗豆象基因的精细定位  24-25
    1.6.3 绿豆重要农艺性状的 QTL 分析  25-26
第二章 绿豆基因组 SSR 引物在豇豆属作物中的通用性  26-35
  2.1 材料与方法  26-27
    2.1.1 试验材料  26
    2.1.2 SSR 引物来源  26
    2.1.3 DNA 提取和 PCR 扩增  26-27
    2.1.4 扩增产物的检测  27
  2.2 结果与分析  27-32
    2.2.1 绿豆基因组 SSR 引物的筛选  27-28
    2.2.2 绿豆基因组 SSR 引物的通用性分析  28-29
    2.2.3 SSR 引物的多态性分析  29-32
  2.3 讨论  32-34
    2.3.1 绿豆基因组 SSR 引物的通用性  32-33
    2.3.2 绿豆基因组 SSR 引物的多态性  33
    2.3.3 下一步研究方向  33-34
  2.4 小结  34-35
第三章 高饱和绿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抗豆象基因的精细定位  35-46
  3.1 材料与方法  35-37
    3.1.1 实验材料  35-36
    3.1.2 抗虫鉴定方法  36
    3.1.3 DNA 提取和 PCR 扩增  36
    3.1.4 引物筛选和群体分析  36
    3.1.5 遗传标记多态数据  36-37
    3.1.6 连锁图谱的构建  37
  3.2 结果与分析  37-42
    3.2.1 SSR 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37-38
    3.2.2 绿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抗豆象基因 Br1 的精细定位  38-41
    3.2.3 分子标记的偏分离分析  41-42
    3.2.4 新图谱与前人绘制图谱的比较  42
  3.3 讨论  42-45
    3.3.1 分子标记的偏分离  42-43
    3.3.2 高饱和绿豆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意义  43-44
    3.3.3 绿豆遗传连锁图谱的比较  44
    3.3.4 抗豆象基因的精细定位  44-45
  3.4 结论  45-46
第四章 绿豆重要农艺性状的 QTL 分析  46-55
  4.1 材料与方法  46-47
    4.1.1 供试材料  46
    4.1.2 田间实验  46-47
    4.1.3 遗传标记多态性数据  47
    4.1.4 数据分析  47
  4.2 结果与分析  47-53
    4.2.1 株高的 QTL 分析  47-48
    4.2.2 主茎节数的 QTL 分析  48
    4.2.3 荚长的 QTL 分析  48
    4.2.4 荚宽的 QTL 分析  48
    4.2.5 单荚粒数的 QTL 分析  48
    4.2.6 百粒重的 QTL 分析  48-53
  4.3 讨论  53-54
    4.3.1 不同环境下 QTL 位点分析  53
    4.3.2 QTL 位点的分布特征分析  53-54
  4.4 小结  54-55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5-56
参考文献  56-64
致谢  64-65
作者简历  65

相似论文

  1.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2.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3. 铁皮石斛叶绿体微卫星的开发应用及其种间通用性研究,S567.239
  4. 绿豆中清热解毒成分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TQ461
  5. 黄瓜渐渗系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研究,S436.421
  6. 黄瓜—酸黄瓜抗霜霉病渐渗系分子标记的筛选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436.421.11
  7.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8. 甘肃桃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抗南方根结线虫的分子标记,S662.1
  9. 大豆遗传图谱构建和百粒重等七个农艺性状的QTL定位,S565.1
  10. 砂梨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其果皮色泽性状的定位分析,S661.2
  11. 毛竹多拷贝SSR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S795.7
  12. 动态可配置WSN通用测控系统的应用研究,TN929.5
  13. 苹果SSR标记体系的优化及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初探,S661.1
  14. 绿豆黄豆浆腐败微生物的分离与控制研究,TS214
  15. 参数化产品族定位优化方法研究,TB472
  16. 基于事物特性表的零件族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TP391.72
  17. 豆科植物骆驼刺盐胁迫适应性研究,S793.9
  18. 大豆重组自交系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定位,Q943
  19. 光皮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S792.159
  20. 甘蔗亲本遗传多样性的SSR荧光标记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S566.1
  21. 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研究,TM77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绿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