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品种、配置和灌溉措施对小麦—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

作 者: 张蕊蕊
导 师: 梁卫理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关键词: 水分利用 小麦 玉米 高产 农艺
分类号: S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试验于2010-2012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进行。试验由三个部分组成:1.品种比较:选择生育期不同的6个品种进行比较;2.夏玉米灌浆期灌溉对玉米产量、小麦底墒水和小麦苗期水分效应的作用:设置两个处理,玉米收获前15天左右灌溉和不灌溉。3.夏玉米不同行距配置的抗倒伏效果比较,相同密度下设120cm等行距、株距10cm和60cm等行距、株距20cm两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生育期较长的品种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光热水资源。目前小麦-玉米生产中玉米收获偏早,不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获得更高产量。(2)玉米灌浆期灌溉对保持叶片功能提高粒重有一定的作用。(3)玉米灌浆期灌溉可以作为小麦底墒水,从而起到一水两用的作用,并且可以缓解小麦播前灌溉设施紧张的压力。玉米灌浆期灌溉增加了小麦苗期的底墒,促进了小麦分蘖的发生,为小麦的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4)目前生产中存在的玉米种植密度增大的现象是造成生产中玉米易倒伏的重要原因之一,种植密度过小又不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而玉米株行距的合理配置在提高玉米的抗倒伏性的同时可以保证玉米的产量,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有效措施。本研究结果认为,在相同的条件下,较大的行距更易发生倒伏。实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作物的高产和资源的高效利用,需要从整个生产系统的高度进行统筹安排,制定出一套合理的集成新型农艺策略,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某一单一的高产措施。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引言  8-16
  1.1 研究背景  8
  1.2 研究现状  8-14
    1.2.1 小麦-玉米光温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  8-12
    1.2.2 小麦-玉米水资源高效率利用的途径  12-14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5
    1.3.1 研究目标  14
    1.3.2 研究内容  14-15
  1.4 技术路线  15-16
2 材料与方法  16-19
  2.1 试验设计  16-17
    2.1.1 玉米品种比较  16-17
    2.1.2 夏玉米灌浆期灌溉对玉米产量、小麦底墒和小麦苗期墒情的影响  17
    2.1.3 夏玉米不同行距配置的产量和和抗倒伏表现  17
  2.2 观察测定项目与方法  17-18
  2.3 农田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18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18-19
3 结果与分析  19-33
  3.1 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的产量表现和潜力分析  19-22
    3.1.1 试验气温数据  19-20
    3.1.2 玉米不同品种比较观察记录数据分析  20-22
  3.2 玉米灌浆期灌溉对后期绿叶面积、籽粒灌浆、产量、小麦苗期墒情的影响  22-30
    3.2.1 玉米灌浆期灌溉对后期绿叶面积的影响  23-25
    3.2.2 玉米灌浆期灌溉对玉米后期籽粒灌浆的影响  25-26
    3.2.3 玉米灌浆期灌溉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6-27
    3.2.4 玉米灌浆期灌溉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27-30
  3.3 玉米不同种植行距的抗倒伏表现  30-33
    3.3.1 不同行距种植的干物质积累  30-32
    3.3.2 不同行距种植的抗倒伏表现  32-33
4 讨论与结论  33-35
  4.1 讨论  33-34
  4.2 结论  34-35
参考文献  35-38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8-39
作者简介  39-40
致谢  40-41

相似论文

  1. 玉米秸秆层燃特性的试验研究,TK16
  2.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3. 玉米凝集素性质及其在PGPR筛选中的应用,S513
  4.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5.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6.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7. 密度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S513
  8. ABA和H2O2对干旱高温复合胁迫诱导的玉米sHSPs和抗氧化防护酶的作用,S513
  9. 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混合配比对盆栽牡丹理化性状的影响,S685.11
  10. 两种赤眼蜂寄生行为的比较及种间竞争的研究,S476.3
  11.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12.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13. 不同基因型玉米根叶衰老差异及调控研究,S513
  14. 玉米挥发性物质提取方法优化设计与应用,S513
  15.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16.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17.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18.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19.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20. 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TQ922.1
  21. 重组脂肪氧合酶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在小麦粉中的应用,TS201.2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