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作 者: 李蓉
导 师: 关欣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可持续性 长沙市 观光休闲 关键技术
分类号: F32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0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可持续利用为主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战略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从实践层面来看农地可持续利用最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数据收集,在分析长沙市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长沙市进行可持续农业发展评价,找到长沙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优势,难点和突破口并提出建议,根据评价结果对长沙市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进行产业布局,提出符合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及相关的配套技术,解决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因子分析法通过农业社会,农业经济,农业生态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得出现长沙市可持续发展处于不可持续水平。2,将长沙市农村土地的生态农业分为复合型生产区,农家休闲区两大部分。同时复合型生产区要实施“种植,渔,牧”三者立体结合型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农家休闲区要实施复合多元互动农家休闲模式,实现长沙市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种植,渔,牧”三者立体结合型要实现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需要配套的关键技术包括:作物种植技术,水产和畜牧养殖技术,灌溉技术,施肥技术,以及水利设施建设。复合多元互动农家休闲模式要实现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需要配套的关键技术包括:作物种植技术,污水处理,农村能源利用技术以及机耕道建设。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引言  10-21
  1 绪论  10
  2 研究进展综述  10-14
    2.1 理论基础  10-14
      2.1.1 生态农业模式  10-11
      2.1.2 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  11-14
  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进展  14-18
    3.1 德国  15
    3.2 沙特、埃及  15-16
    3.3 澳大利亚  16
    3.4 菲律宾  16
    3.5 中国  16-18
  4 研究意义  18-19
  5 研究目的  19-20
  6 研究线路图  20-21
第三章 长沙市农业发展现状  21-28
  1. 自然地理资源基础  21-24
  2 农地资源现状  24
  3 畜牧业发展情况  24-26
  4 长沙市现有生态农业模式分布情况  26-27
  5 小结  27-28
第四章 长沙市的可持续农业发展评价  28-45
  1. 农业经济系统  29-34
    1.1 农业生产总值(C_1)  29-30
    1.2 非农地化系数(C_2)  30
    1.3 每公顷粮食播种面积产量(C_3)  30-31
    1.4 农业机械总动力(C_4)  31-32
    1.5 农业产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C_5)  32
    1.6 数据分析  32-34
  2 农村社会系统  34-39
    2.1 人口自然增长率(C_6)  34-35
    2.2 文化程度劳动比例(C_7)  35
    2.3 农村居民纯收入(C_8)  35-36
    2.4 农村恩格尔系数(C_9)  36-37
    2.5 社会公平度(C_(10))  37-38
    2.6 数据分析  38-39
  3 农业生态系统  39-43
    3.1 秸秆利用率(C_(11))  39-40
    3.2 森林覆盖率(C_(12))  40-41
    3.3 农村人均耕地变化(C_(13))  41
    3.4 化肥利用率(C_(14))  41-42
    3.5 数据分析  42-43
  4 长沙市可持续农业发展评价结果  43-45
第五章 长沙市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  45-60
  1 总体要求  45
  2 目标  45-46
    2.1 资源优化,技术整合  45
    2.2 重点向产量和质量并重转变  45
    2.3 实现农业发展“三高”  45-46
    2.4 强化实用性和推广性  46
  3 原则  46-47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6
    3.2 坚持发展特色产业原则  46
    3.3 生态反哺农业原则  46
    3.4 连贯性和协调性原则  46-47
    3.5 市场指导原则  47
    3.6 农旅合一性原则  47
  4 布局形式  47-60
    4.2 复合型生产区  48-56
      4.2.1 种植,渔,牧”三者立体结合型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  48-56
    4.3 农家休闲区  56-60
      4.3.1 复合多元互动农家休闲模式  56-60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0-62
参考文献  62-65
致谢  65-66
作者简介  66

相似论文

  1. 稻—蛙、瓜—蛙—鱼生态种养及养分平衡的研究,S-0
  2. 公民参与地方税务部门绩效评估研究,F812.42
  3. 青岛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F205
  4. 智能化在变电所中的运用,TM76
  5.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农业园环境艺术设计研究,TU986.5
  6. 长沙市农田生态系统战略调整研究,S181
  7. 长沙市旅游商品开发研究,F592.7
  8. 长沙市经营性乒乓球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6
  9. 长沙市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F224
  10. 贵州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F327
  11. 空管应急自动化系统技术体系的研究,V355
  12. 长沙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F327
  13. 长沙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F592.7
  14. 大型半潜运输船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分析,U665
  15.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支持与制度重构,F842.6
  16.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研究,U12
  17. 生态农业建设中科技要素研究,F323.3
  18. 中国县域生态农业型示范区建设中政府行为研究,F205
  19. 龟兹石窟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K879.2
  20. 浅析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农产品的出口,F752.02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技术观及其当代启示,A811.6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