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热电池用CoS_2的合成及其薄膜电极的制备

作 者: 吕坤
导 师: 赵平
学 校: 沈阳理工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热电池 CoS2 水热法 丝网印刷 薄膜正极
分类号: TM9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新技术武器的出现要求热电池同时具备大功率和高能量输出能力。目前热电池最常用的正极材料为FeS2,但是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缺点,严重限制了其在热电池中的应用。CoS2克服了FeS2的固有缺点,可同时具备大功率和高能量输出能力,是一种能替代FeS2的理想的正极材料。另外,现有热电池单体电池的制备采用粉末压片工艺,该工艺存在诸多缺点:环境要求高(相对湿度小于3%),制备工艺复杂,活性物质利用率低等,这些缺点既限制了热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同时也损害了热电池的性能。因此,首先针对热电池正极材料CoS2制备方法的不足,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oS2材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EDTA-2Na加入量、pH等因素对水热合成CoS2材料的影响,采用XRD、SEM、粒度分布分析、比表面及孔径分析、差热分析等手段对CoS2材料进行表征。其次,针对热电池单体电池制备工艺的不足,本文采用丝网印刷薄膜化工艺制备了薄膜正极,并研究了薄膜正极中添加剂、电解质体系和放电温度等因素对其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最后,将水热法合成的CoS2采用新型薄膜化工艺,制备得到CoS2薄膜正极。可得出如下结论:(1)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高纯度CoS2粉体,最佳制备条件为加热温度180℃,加热时间24h,CoSO4浓度0.4mol/L,n(CoSO4·7H2O):n(Na2S2O3·5H2O):n(EDTA-2Na)=1:2:0.5。pH不同时分别制得了球形、表面含有大量纳米级颗粒的块状、片形CoS2。表面含有大量纳米级颗粒的块状CoS2和片形CoS2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同时其分解温度也较高,这有利于其大功率和高能量放电。(2)丝网印刷薄膜化工艺可在正常环境下操作,制备工艺简单,可规模化生产;薄膜正极中电解质最佳添加量为20wt%,导电剂最佳添加量为3wt%;LiCl-LiBr-LiF电解质更适用于大电流放电;温度是一个较为敏感的因素,低于400℃时单体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很差;与传统粉末压片制备工艺相比,薄膜工艺制备的单体电池具有更小的内阻,其大电流放电性能更为突出。(3)采用新型薄膜化工艺制备CoS2薄膜正极,将其装配成单体电池进行放电,块状和片形CoS2制备的单体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明显优于球形CoS2。块状和片形CoS2更适用于制备大功率热电池。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3
第1章 绪论  13-33
  1.1 引言  13-14
  1.2 热电池的组成与结构  14-17
  1.3 热电池的分类  17-18
  1.4 热电池的特点及应用  18-19
    1.4.1 热电池的特点  18-19
    1.4.2 热电池的应用  19
  1.5 热电池的电极材料与电解质  19-28
    1.5.1 热电池负极材料  19-22
    1.5.2 热电池正极材料  22-26
    1.5.3 热电池电解质材料  26-28
  1.6 热电池正极材料 CoS_2的制备方法  28-29
    1.6.1 高温反应法  28
    1.6.2 水热法和溶剂热法  28-29
  1.7 热电池正极成型加工工艺现状  29-31
  1.8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31-33
    1.8.1 研究目的及意义  31
    1.8.2 研究内容  31-33
第2章 CoS_2正极材料的水热合成  33-53
  2.1 引言  33-34
  2.2 实验  34-36
    2.2.1 实验药品  34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4-35
    2.2.3 CoS_2材料的合成  35
    2.2.4 材料表征  35-36
  2.3 结果与讨论  36-51
    2.3.1 反应温度对水热合成 CoS_2材料的影响  36-37
    2.3.2 反应时间对水热合成 CoS_2材料的影响  37-39
    2.3.3 反应物浓度对水热合成 CoS_2的影响  39-41
    2.3.4 EDTA-2Na 加入量对水热合成 CoS_2的影响  41-42
    2.3.5 pH 对水热合成 CoS_2的影响  42-50
    2.3.6 反应机理  50-51
  2.4 本章小结  51-53
第3章 热电池薄膜电极的制备工艺研究  53-74
  3.1 引言  53-54
  3.2 实验  54-58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54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54-55
    3.2.3 FeS_2材料的表征  55
    3.2.4 单体电池的制备  55-57
    3.2.5 单体电池的放电性能测试  57
    3.2.6 单体电池的放电制度  57-58
  3.3 结果与讨论  58-72
    3.3.1 FeS_2材料的物相和形貌分析  58-59
    3.3.2 FeS_2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测试和差热分析  59-60
    3.3.3 电解质的差热分析  60-62
    3.3.4 薄膜正极中电解质添加量对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62-64
    3.3.5 薄膜正极中导电剂添加量对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64-66
    3.3.6 不同电解质体系的隔离层对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66-68
    3.3.7 不同温度对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68-70
    3.3.8 薄膜工艺与粉末压片工艺制备的单体电池放电性能对比  70-72
  3.4 本章小结  72-74
第4章 CoS_2薄膜正极的制备及其放电性能研究  74-88
  4.1 引言  74
  4.2 实验  74-77
    4.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74-75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75
    4.2.3 丝网印刷和粉末压片工艺制备热电池正极  75-76
    4.2.4 单体电池的制备  76
    4.2.5 单体电池的放电性能测试  76
    4.2.6 单体电池的放电制度  76-77
  4.3 结果与讨论  77-86
    4.3.1 不同电解质体系的隔离层对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77-79
    4.3.2 不同温度对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79-82
    4.3.3 不同形貌 CoS_2单体电池放电性能对比  82-84
    4.3.4 薄膜工艺与粉末压片工艺制备的单体电池放电性能对比  84-86
  4.4 本章小结  86-88
结论  88-90
参考文献  90-9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97-98
致谢  98-99

相似论文

  1. 水热法制备氧化物中空微球,TB383.4
  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工艺的研究,TM911.4
  3. 锂离子电池用多元Sn合金基碳复合材料的研究,TM912.9
  4. 碳酸根柱撑水滑石的制备及结构重构性能研究,TQ424.2
  5.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O611.4
  6. 多孔氧化铜空心微球的制备及表征,O614.121
  7. 基于磁流体组装的空心磁性碳微球及其功能性复合体,TB383.4
  8. 碳负载碳化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O614.613
  9. 钢铁表面超疏水膜的制备与表征,TB383.2
  10. 二氧化硅球腔微电极阵列以及复合磁性纳米氧化铁的制备与应用,TB383.1
  11. 碳纳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特性研究,TB383.1
  12. 彩色液晶高分子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O753.2
  13. 双通道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TP212.3
  14. 二氧化锡微球合成及形貌控制研究,O614.432
  15. 功率型LED陶瓷基印刷电路板的研究,TN41
  16. 金属氧化物平板气体传感器的制造工艺研究,TP212
  17. MOS气敏传感器的制备及棉花模板WO3的应用研究,TP212
  18. Cu2ZnSnSxSe4-x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材料的制备与表征,TM914.4
  19. 基于葵花籽粒结构的仿生抛光垫设计制造及抛光液流场的研究,TG175
  20. 厚膜浆料在晶体硅太阳电池中的应用工艺研究,TM914.4
  21. 碳纳米管薄膜场致发射性能研究,TB38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 > 热离子、热电子换能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