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利用水螅研究巢湖蓝藻资源化过程中藻毒素含量变化

作 者: 胡正宏
导 师: 李玉成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蓝藻 水螅 微囊藻毒素 蓝藻资源化 生物检测
分类号: X1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的爆发,给水体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蓝藻爆发不但危害水质和水生生物的安全,而且其产生的微囊藻毒素也对水质和水生生物的安全产生危害。巢湖水体近年来富营养化较为严重,湖中蓝藻在夏季常大量繁殖形成蓝藻水华湖靛(其中优势藻属为铜绿微囊藻),蓝藻湖靛的一次污染和释放藻毒素而造成二次污染都将严重危害巢湖水质和水生动物等的安全,但是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营养成分,可做资源化开发。蓝藻的资源开发方法较多,如可用于堆肥,提取藻蓝蛋白等。但是在蓝藻资源化过程中,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一直是一个难题。化学检测法是微囊藻毒素检测的常见方法之一,精确度高,但是,化学检测的费用高,若大批量的检测,成本非常昂贵。生物检测法所需成本则相对较低。本实验利用对污染物很敏感的常见水生生物水螅作为分析载体,为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找到一个有效途径,既可以分析蓝藻资源化产品中微囊藻毒素含量,又较大的减少检测分析的成本。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水螅研究MC-LR寸其的急性毒性作用。微囊藻毒素成分较为复杂,本实验选取的是微囊藻毒素中毒性较大的MC-LR,研究MC-LR对水螅的急性毒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水螅对MC-LR反应敏感,当MC-LR浓度达到1.853 mg/L的时候,36h内水螅就会死亡;当水体中的MC-LR浓度达到5.598 mg/L的时候,12h内水螅就会死亡。通过机率单位分析法计算得到24h的半致死浓度为(LC50)为12.158mg/L,48h水螅的半致死浓度为4.029mg/L。2、利用水螅研究MC-LR对其的慢性毒性作用。计算安全浓度(SC)和96h的LCso,再根据等对数间距方法设置了7个浓度梯度和一个空白对照,每组浓度各5个平行。这7个浓度梯度是524.8μg/L、263.0μg/L、131.8μg/L、66.07μg/L、33.11μg/L、16.60μg/L、8.318μg/L。通过培养水螅20个世代,以获得水螅在MC-LR的慢性毒性作用下,水螅的世代周期、所带芽体数、触手长短变化以及繁殖后代数等的实验数据,探讨MC-LR对水螅的慢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MC-LR对水螅的慢性毒性效果较明显,对水螅的种群稳定造成危险。3、HPLC检测部分蓝藻资源化产品中的MC-LR含量。本实验选取的样品主要是蓝藻分解和蓝藻堆肥产品样,用于研究生物检测方法的灵敏性。选取的样品为:蓝藻水解7天样品,蓝藻堆肥产品样品,提取上述样品中的藻毒素,供HPLC检测和水螅灵敏度分析。实验检测水螅的提取物的反应敏感性,实验表明,水螅对藻毒素提取样品反应敏感。4、分析上述样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提取物对水螅的毒性作用,通过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利用水螅检测微囊藻毒素的灵敏度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水螅可用于MC-LR的检测。生物检测方法的精确度没有化学方法高,但是有相应较高的灵敏度即可应用于蓝藻资源化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9
第一章 前言  9-18
  1.1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和危害  9-12
    1.1.1 蓝藻爆发的产生和危害  9
    1.1.2 微囊藻毒素的化学性质和危害  9-11
    1.1.3 蓝藻湖靛的处理  11-12
  1.2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12-15
    1.2.1 化学方法检测微囊藻毒素  12-13
    1.2.2 生物毒理学方法检测微囊藻毒素  13-14
    1.2.3 免疫检测法检测微囊藻毒素  14-15
    1.2.4 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15
  1.3 本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15-18
    1.3.1 本研究的意义  15-16
    1.3.2 本研究的内容  16-18
第二章 MC-LR对水螅的毒性作用  18-34
  2.1 急性毒性作用实验  18-21
    2.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8
    2.1.2 实验结果和分析  18-20
    2.1.3 讨论  20-21
  2.2 慢性毒性作用  21-32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22
    2.2.2 实验结果和分析  22-32
  2.3 本章小结  32-34
第三章 检验水螅分析检测MC-LR的灵敏  34-41
  3.1 蓝藻资源化样品中MC-LR的检测  34-36
    3.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4
    3.1.2 实验方法  34-35
    3.1.3 实验回收率  35
    3.1.4 实验结果和讨论  35-36
  3.2 生物毒理学方法检测样品中的MC-LR  36-40
    3.2.1 急性毒性作用实验  36-39
      3.2.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6-37
      3.2.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7-39
    3.2.2 慢性毒性实验  39-40
      3.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9
      3.2.2.2 实验结果和分析  39-40
  3.3 本章小结  40-41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43
  4.1 主要结论  41-42
  4.2 展望  42-43
参考文献  43-48
致谢  48-49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9

相似论文

  1. 山仔水库沉积物蓝藻复苏环境影响因子研究,X524
  2. 太湖水华蓝藻脱水及好氧堆肥技术研究,S141.4
  3. 金属硫蛋白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对重金属响应的研究,Q78
  4. 全氟化合物的量子点荧光生物检测方法研究,R123.1
  5. 低剂量微囊藻毒素对原代大鼠肝脏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及其初步机制研究,R363
  6. 恒定磁场对大乳头水螅及日本三角涡虫生物学效应的初步研究,X174
  7. 藻毒素产生影响因子、化感抑制及预测模型研究,X52
  8. 铜锈环棱螺对富营养化水体的综合生态效应,X524
  9. 傍河取水工程对黄河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R123.6
  10. 基于底物类型的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研究,TM919
  11. 陆地藻类在不同土壤基质中的生长以及土壤结皮的研究,S154
  12. 大乳头水螅再生进程及相关生化与细胞学指标的动态研究,Q418
  13. 益生菌对微囊藻毒素的清除及其机理初步研究,X172
  14. 蓝藻的气浮分离及其综合利用的研究,X70
  15. 纳米多孔吸附材料的制备、表征及蓝藻治理应用,X52
  16. 太湖蓝藻中天然色素提取技术的研究,TS264.4
  17. 微囊藻毒素对铜锈环棱螺肝组织的毒理效应,S917.3
  18. 免疫亲和层析法分离水中藻类毒素的初步探索,R392-33
  19. 微囊藻毒素-LR对雄性小鼠肝、肾和睾丸细胞的毒作用研究,R114
  20. UV_(365)/NaNO_2对Microcystin-LR的降解机理及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X173
  21. 微囊藻毒素促细胞生长机理的初步探讨,X17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植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